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雪菊花就是農牧民的錢袋子【導語】:深秋時節,山間朵朵雪菊搖曳爭艷,黃色的花蕊,惹人喜愛。深秋時節,山間朵朵雪菊搖曳爭艷,黃色的花蕊,惹人喜愛。在丹巴縣巴底鎮培爾村一片片金黃的雪菊地里,村民們正忙碌的采摘著雪菊花,一朵朵金黃色的雪菊花如一個個
雪菊花就是農牧民的錢袋子
【導語】:深秋時節,山間朵朵雪菊搖曳爭艷,黃色的花蕊,惹人喜愛。
深秋時節,山間朵朵雪菊搖曳爭艷,黃色的花蕊,惹人喜愛。在丹巴縣巴底鎮培爾村一片片金黃的雪菊地里,村民們正忙碌的采摘著雪菊花,一朵朵金黃色的雪菊花如一個個小太陽一樣溫暖著貧困群眾的心。
丹巴縣巴底鎮培爾村海拔2600米以上,屬于典型高山峽谷地帶,土地貧瘠,傳統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由于土地與產量的限制造成當地群眾經濟收入低下。今年起,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引領下,全鄉240余戶貧困戶紛紛加入到合作社開始雪菊的種植加工當中。
村民蘭卡初說,她家今年種了一分地的雪菊,通過前幾次的采摘晾曬,已經收了10余斤雪菊,買了2700余元,比以前種玉米收入高了好幾倍。雪菊合作社負責人阿太介紹,合作社提供免費的技術指導并且負責收購,一畝地大概可以晾曬100斤左右干雪菊,一斤收購價150元,年均收入可以達到一萬五千元左右。而且貧困戶還可以在合作社打工,不用外出就能掙錢。巴底鎮黨委書記介紹,該鎮針對貧困戶缺資金、缺技術、市場意識不強等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助力脫貧攻堅活動,下一步將立足發展特色產業,培育種養戶、合作社帶頭人、電商銷售等,使貧困群眾的產品通過各種渠道銷售出去,真正增加群眾的收入,將實惠帶給群眾。
何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