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Day1回顧路線:二郎-馬桑坪-茅臺鎮(zhèn)點擊閱讀:《從二郎到茅臺,40公里全球最貴河谷》Day2|茅臺鎮(zhèn)-黎民古鎮(zhèn)-鄢家渡-清池鎮(zhèn)(茅臺鎮(zhèn)/攝于June22,2018.10:55)【文/華商韜略】群山起伏,連綿又連綿。水波蕩漾,潺潺又潺潺。探
Day 1 回顧
路線:二郎-馬桑坪-茅臺鎮(zhèn)
點擊閱讀:《從二郎到茅臺,40公里全球最貴河谷》
Day 2 | 茅臺鎮(zhèn)-黎民古鎮(zhèn)-鄢家渡-清池鎮(zhèn)
(茅臺鎮(zhèn) /攝于June 22,2018.10:55 )
【文/華商韜略】
群山起伏,連綿又連綿。水波蕩漾,潺潺又潺潺。探秘美酒河,溯流赤水源,6月21日,赤水河探秘小分隊在路上。
走過茅臺鎮(zhèn),望過黎民古鎮(zhèn),山腰上,探秘7人組隨車穿行在山間,間或禮讓錯車,讓我們先行領略了這大山之際的純樸與自然,想象著今天重要的行程地點——鄢家渡究竟有著怎樣的人文風貌?
鄢家渡是一個古老的渡口,此岸仁懷,彼岸古藺。在當?shù)厝搜壑校@個渡口,連起了醬香的兩頭,郎酒在這頭,茅臺在那頭。
(黎民古鎮(zhèn)山腰 / 攝于June 22,2018.12:02)
渡口的兩頭,風揚不起一頭長發(fā),吹不來一番清涼,唯留人一身濕汗。自然,如此的淡然之風也吹不皺那一汪赤水。一艘等待的船只下,探秘組看見,波瀾不驚的水面盡顯從容。
從容之處有真義。據(jù)專家調(diào)研,這樣的風從二郎鎮(zhèn)便開始連貫,于千年常在。它在河谷中游溫潤吹拂,與其他氣候因子一道,形成熱量豐富的溫濕環(huán)境,于無聲處,喚醒河谷醬香精靈……
自然之風,千年吹拂
喚醒醬香微生物因子
赤水河谷立巖村,夏至將明媚的陽光質(zhì)感與淅瀝的小雨交織帶至。這正是典型的赤水河谷中游體驗:溫濕,熱情又迷蒙。
這樣的天氣,30歲的村民小楊已習慣了30年。就在前些天,小楊剛教過女兒,自己的家鄉(xiāng)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攝于June 22,2018.16:23 / 立巖村屋)
醬香,小楊是熟悉的。他喝過茅臺,那是在茅臺廠工作的朋友帶回來。他喝過青花郎,那是河對岸的哥哥乘船捎來的新年祝福。
事實上,小楊提到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正是鑄成他喜愛的醬香的關鍵因素之一。
醬酒是高溫酒。醬酒生產(chǎn)中有“四高”,分別為: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餾酒、高溫發(fā)酵。
在赤水河谷二郎灘,屬亞熱帶濕潤性高原氣候,賦予了當?shù)刎S富的熱量,這直接決定了釀酒過程中高溫制曲環(huán)節(jié)中必須的恰到好處的溫度和濕度。這種獨特環(huán)境里的富氧發(fā)酵,使得決定酒液香味的關鍵性微生物群落成倍增長。
(二郎灘郎酒 / 攝于June 21,2018. 16:50)
此外,二郎地帶四面環(huán)山,一水中流,游動的風經(jīng)過此地時,已變得柔和淡然許多,這助力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有利于釀酒微生物生長的小環(huán)境。
隨著探秘活動的深入,郎酒向相關專家了解到,在過去的歲月里,相較于中國的北方,南方并沒有經(jīng)歷較大的氣候變化。而像赤水河谷,應至少維持了千年的穩(wěn)定氣候,這仿佛是上蒼的厚愛,為有益微生物提供著一道安全的天然屏障。
可遙想,千年前,神秘的赤水河畔,有古老的風。這和煦的風靜靜地守望著岸上的人們?nèi)粘龆鳎章涠ⅲ∈毓欧ǎ薪承模瑢⑨劸剖炙嚧鄠鳌?/p>
古樸民風,合力守護
共鑄兩大醬香之魂
在小楊的家鄉(xiāng),渡船是一件便捷的事。古老的渡口鄢家渡,就在立巖村大山之腳。
這個渡口,小楊已不知趟過多少次。幾乎每個月,小楊都會在幾公里的山路上,踩過碎石子,踏過泥濘路,來到渡口旁,坐上一艘鐵船,游過十幾米寬的赤水河,抵達河對岸,再乘坐汽車,到往古藺二郎哥哥家中。
(鄢家渡 / 攝于June 22,2018.14:15)
也許這就是緣分,因為導航無法查詢鄢家渡的具體位置,問路之際探秘組一行巧遇正在裝修新房的小楊。了解了來龍去脈之后,熱心的小楊騎上摩托車,攜帶妻子和小兒子帶領我們前往鄢家渡。
走過一段狹窄的村間小路,相較于小楊的摩托車,我們的“大車”便失去了行走的優(yōu)勢,來到一處新老山路的交叉口,一行人只好下車尾隨前方帶路的小楊開始徒步前行,虔誠地用腳丈量這一方水土的溫度。
生在赤水河畔,小楊兩兄弟始終記得先輩教育他們的話,“保護好赤水河,子子孫孫就有福。”在小楊看來,保護赤水河不僅意味著不在河里游泳,不在河邊洗衣服,不往河里扔垃圾,還意味著每次經(jīng)過時別人的監(jiān)督。
(赤水河 / 攝于June 22,2018.14:02)
像小楊這樣的守護者還有許許多多。連續(xù)兩日探秘,從二郎行至貴州省畢節(jié)縣金沙縣清池鎮(zhèn)的129公里途中,探秘組隨處可見環(huán)境標語——“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赤水河”,“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也尚未發(fā)現(xiàn)有污染、廢棄物拋擲于邊。
有人說,赤水河是一片被眷戀的福地。自古就有大面積山林作為“官山”保護。新中國成立后,全國大力發(fā)展工業(yè)的時候,中央仍要求赤水河兩岸10公里以內(nèi)不準建化工廠,不準污染河水。或許得益于歷史背景的浸染,如今,敬畏之心已深入轉(zhuǎn)化成代代河邊沿河居民不折不扣的傳統(tǒng),引領著他們恪守祖訓,一絲不茍地對待這條神秘的美酒河。
守護綠水青山,茅臺與郎酒持續(xù)重拳出擊。十年左右的時間,郎酒持續(xù)累積投入3.8億元,打造污水處理廠,建立40余人專業(yè)團隊,構建全民環(huán)保體系,2018年,獲評“十大環(huán)保守信企業(yè)”。
(探秘之路沿途邂逅的村落 / 拍攝時間未知)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一條河流筑起一顆魂。守護自然秘境的純樸民風,已從古老的傳統(tǒng)走來,靠河長存。
徒步在碎石路上,老天爺也開始調(diào)皮,天空中飄起了不大不小的雨滴,幸好還能承受,探秘組成員仍舊樂此不疲的前行著,任厚泥與鞋底共行1個半小時后,終抵鄢家渡。
眼前的鄢家渡略顯落寞,但在熱心領路人小楊的陪同中,我們仿佛看到了它那往日的熱鬧繁華。在小楊的指引下,我們找到了掩沒在砂石雜草中的“鄢家渡”石碑,為了讓拍照更加清晰,小楊徒手清理掉石碑上的塵埃,徒手刨去了周邊的沙土和雜物。此時,在我們的眼中,“鄢家渡”石碑照片帶來到此一行的意義顯得不再那么重要,反倒是,小楊的一舉一動是那么的暖人心田,想必,這就是生長于斯的最佳寫照,他的純樸、憨厚,寫滿了人對鄉(xiāng)土自然最好的崇拜。
(“鄢家渡”石碑 石頭下方還留有小楊手刨土后露出的濕痕 / 攝于June 22,2018.15:32)
隔著迢迢時光,千年自然古風,培育出一個利于醬酒的微生物環(huán)境;疊著層層教誨,千年人文民風,熏陶出一個自覺敬畏的環(huán)保共識。
兩種既悠遠又貼近的暖風吹拂,喚醒沉釀醬香之魂,推動著一代代郎酒人借赤水以幻化原漿,秉赤心而傳承古法,懷赤誠終奉,飲世人。
告別鄢家渡已是下午時分,探秘組成員尚未吃午餐。就在我們探秘的空檔,隨行的司機師傅向當?shù)乩相l(xiāng)買了一些煮熟的土雞蛋,在前往當天住宿目的地“清池鎮(zhèn)”的路途中,大家吃得格外的美味,說不好究竟是餓,還是感動于這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
DAY 3| 明日敬請期待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zhuǎn)載!
馬陽一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