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瘋子畫家”驚現街頭2008年,在江西贛州的街頭,一個蓬頭垢面的拾荒老人正在一塊木板上作畫。他手下出來的畫作栩栩如生,這樣的畫工少說都有幾十年,在場之人都無不感嘆、稱奇,令人奇怪的是,這樣的天才,怎么會出來拾荒呢?聽人說,這位老人其實是當年
“瘋子畫家”驚現街頭
2008年,在江西贛州的街頭,一個蓬頭垢面的拾荒老人正在一塊木板上作畫。
他手下出來的畫作栩栩如生,這樣的畫工少說都有幾十年,在場之人都無不感嘆、稱奇,令人奇怪的是,這樣的天才,怎么會出來拾荒呢?
聽人說,這位老人其實是當年“中國第一批”大學生,后來在一所院校任教,還有妻子兒女,生活原本十分幸福。
那么在他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才讓他淪落為現在的境地呢?
2008年8月份,有人在街頭發現了這個“寶藏天才”,將他的畫作傳到了網上,沒想到這個帖子迅速爆火。
隨著人們對事件的關注,很多人慕名涌上這個街頭,甚至還有很多記者也找到了這里,至此,這位老人的身世終于被扒了出來。
人們了解了前因后果以后,都紛紛嘆息。
這個老人叫徐榮發,他于1956年出生在江西的一個普通的家庭中。
徐榮發從小就是安靜、孤僻的性格,別的孩子都到處瘋玩,徐榮發卻總是喜歡一個人待著,他沒什么朋友,為人也很內向。
不過,往往內向的孩子都會有一些驚人的天賦,徐榮發也不例外。
他從小就對畫畫有著極高的興趣跟天賦,從小周圍的鄰居都叫他“小畫家”,十里八鄉沒有不知道他的。
徐榮發上學的時候學習很好,一直都成績優異,家里的獎狀也貼滿了墻,直到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徐榮發把握住了機會。
一來是徐榮發運氣好,趕上了第一批高考,二來也是他自己知道努力,憑借著優異的成績脫穎而出,順利考上了大學。
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可是不得了,何況這還是在村子里,跟古代時村里走出狀元差不多,村中出了一個知識分子的事傳得沸沸揚揚,家家戶戶沒有不羨慕的。
1981年,徐榮發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南方冶金學院,成為了一名美術老師。
雖說工資不是很高,發不了財,但是卻也能生活無虞,按照他的文憑,將來的發展空間肯定不止一點點。
按理說這樣的機遇已經非常少了,起點高、運氣好,有大學文憑,有穩定的工作,后來到了結婚的年齡,又結婚生子,這樣的人生不知道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
只不過對于徐榮發來說,這并不是他想要的。
按部就班地穩定生活,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幸福的代表,但是對于徐榮發來說,他的一生并不只是甘于過一輩子這樣的生活,并且他還有夢想要實現。
徐榮發因為性格內斂,又看不慣生活中的陰陽奉承,別人都在封城領導,逐漸升職加薪的時候,徐榮發卻不屑于做這種事。
他在同一個崗位一待就是15年,看著周圍的人都混得風生水起,他的內心也逐漸有了變化。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中國改革開放的時候,外面各行各業都迅速發展,很多人因此趕上了春風掙到了第一桶金,徐榮發看清了目前的形勢,內心冒出了一個想法。
有天晚上他告訴妻子,自己想辭掉工作,獨自去外面闖蕩,更重要的是,他想完成繪畫的夢想。
原本他盼著妻子能夠支持自己的想法,不料妻子在聽到她的話后,卻反應異常激烈。
她十分不贊同丈夫外出闖蕩,一來丈夫不是能去闖蕩的性格,二來丈夫走了,剩下他們娘倆在家中,日子還怎么過呢?
兩人因為分歧,爭吵了大半宿,最終徐榮發還是沒有聽妻子的話,他不顧全家反對,堅持要辭職外出。
1996年,他向學校遞交了辭職申請,學校知道此事后曾經極力挽留他,但是徐榮發早已鐵了心,還是放棄了這個穩定的“鐵飯碗”。
辭職以后,徐榮發獨自一人踏上了去廣東的道路,這個地區機遇多,發展快,他希望在這里能一展宏圖。
只不過可惜的是,現實永遠沒有想象地那么美好。
他在廣東浮浮沉沉了一年的時間,連一份正經的工作都找不到,在外要租房要吃飯,處處都是花銷。
在廣東打拼了幾年,卻并沒有遇到什么機遇,反而生活上越來越難堪,此刻他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會的競爭究竟是多么的激烈。
當時的徐榮發已經是快40歲的年紀了,論年齡,論發展空間,他都比不上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
在廣東被社會毒打了幾年之后,徐榮發終于認清了現實,此刻的他開始后悔自己的選擇了,在外打拼的這幾年,非但沒有實現夢想,就連生活都維持不了了。
幾個月后他回到了贛州,又聯系上了之前的學校,希望能夠重新回到學校工作,但是他已經走了這么多年了,哪里的崗位能一直等他呢?
學校拒絕了他的請求,徐榮發只能輾轉去別的學校找工作,后來雖然有個學校收他做了美術老師,但是最終卻因為沒能達到學校的預期被辭退了。
徐榮發一度陷入了迷茫之中,在這期間,家中的花銷都只能靠著妻子所剩不多的積蓄,妻子曾經催促他趕緊去找工作,但是已經40多歲的人,去哪里找工作呢?
徐榮發在家一直處于待業狀態,沒有工作也沒有半點經濟來源,妻子給別人打工也賺不了幾個錢,何況還有孩子要養。
為了節省開支,妻子甚至去菜市場撿菜葉子吃,徐榮發看著妻子苦苦支撐著這個家庭,他非但沒有奮發圖強,反而拿了妻子最后的一點積蓄,買來顏料和畫筆,開始專心撲在了繪畫上。
妻子看到這樣的徐榮發,最終實在忍無可忍,帶著兒子離開了他。
專家:畫得一般
在這之后,徐榮發算是徹底窮困潦倒了,他每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繪畫上,也曾經拿著自己的畫作想賣掉賺點錢。
但是一個無名無姓的人畫的畫值幾個錢呢?他畫的畫根本就沒人要,到了后來,他連飯都吃不起了,也沒有錢買顏料跟畫板,于是就只能靠拾荒為生。
2004年,徐榮發的身體突然中風了,在醫院及時的手術下,好歹沒有癱瘓,只不過他的右手跟右腿卻失去了知覺。
右手不能用了,那怎么畫畫呢?
這對徐榮發來說,也并不是什么難事,右手沒了還有左手,只要能繼續畫畫,任何困哪都不叫困難。
此后,他就開始練習用左手畫畫,用的是撿來的破木板跟粉筆頭,吃的是集市上撿的剩飯,就連掛滿補丁的衣服都是在垃圾桶撿來的。
可是這樣的生活,從妻子走后他一個人過了10年。
直到2008年,一位網友在街頭發現了流浪的徐榮發,他蓬頭垢面,嘴里還在喃喃自語,看起來根本不像個正常人。
然而讓網友吃驚的是,這個流浪漢的畫作非常專業,簡直是驚為天人,她當即就發表了一篇名叫《那人,那畫,那藝術!那驚人的畫作!》的帖子。
沒想到這個帖子發出來,立馬就引起了強烈的關注,當天的點擊量就超過了50萬!
隨后,有記者走訪了徐榮發的老家,在鄰居的講述下,徐榮發背后的故事也終于被人們知曉。
當時在街道上有一位老婆婆,老婆婆告訴記者,徐榮發是她看著長大的,以前根本不是這樣的,他從小就有“小畫家”的稱呼,誰知道現在成了這副模樣。
后來記者又走訪了當初徐榮發畢業后分配的學校,校長說道:“徐榮發是個很有才華的人,還被評為過優秀教師,不過后來他停薪留職,假期是一年。”
“假期到期后,學校多次催他回來上課,但是他都不回來,學校要收編,就只能把他辭退了。”
校長說到這里的時候也是嘆了一口氣,校長還回憶道:“徐榮發是個脾氣很倔強的人,我曾經好幾次勸他好好干,誰知道他最后還是走了。”
其實對于徐榮發來說,夢想就是他最大,也是唯一的支撐,他的偶像就是音樂家王洛賓,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就是激勵他走向前方的動力。
根據記者對徐榮發的采訪,我們了解到,現在徐榮發最大的遺憾就是他的兒子,他沒能給兒子好的父愛,沒能在他成長的道路上盡職盡責。
不過讓他欣慰的是,兒子考上了研究生,并且還時常給他寫信讓他注意身體,這對于徐榮發來說,應該是最大的動力了。
徐榮發的事件被人們知曉以后,網友也對他評論不一,有人說就是因為他的特立獨行,才讓他能夠成為一個“藝術家”。
不過也有人不贊同他的做法,因為他的妻子他的孩子都成為了“受害者”。
不過,還是有更多的人驚嘆于徐榮發的畫作,甚至稱他為“中國畢加索”,而當他爆紅以后,有專家接受采訪時表示:
“這種民間藝人只要作品達到一定水平,就能加入協會了,但是目前徐榮發的作品還沒有達到入會標準,他畫的一般。”
隨著專家的現身說法,有更多人表示媒體將這件事炒過頭了,他的畫作是比較驚人,但是也因此帶來的很多負面影響。
那么你認為,徐榮發堪稱藝術家嗎?
高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