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諸神的傳說(希臘羅馬篇·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知識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希臘神話》《眾神的樣子》《極簡世界神話》上篇、中篇請關注回看……四、英雄的傳說神所創造的第一代人類處于黃金時代,這是第二代天神克洛諾斯統治的年代
諸神的傳說(希臘羅馬篇·下)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書單:《希臘神話》《眾神的樣子》《極簡世界神話》
上篇、中篇請關注回看……
四、英雄的傳說
神所創造的第一代人類處于黃金時代,這是第二代天神克洛諾斯統治的年代。這一代人類沒有疾病,沒有衰老。他們活著的時候不用勞動,大地給予了他們所需要的一切。他們死去后都成為了仁慈的保護神。
神所創造的第二代人類處于白銀時代,這是第三代天神宙斯統治的年代,宙斯劃分出四季。白銀時代的人類有著百歲生命,他們行為放肆,粗野而傲慢,互相之間有著紛爭,也不再祭祀神。他們死后可以作為魔鬼在地面上游蕩。
宙斯創造的第三代人類(神擁有永遠的生命,但人類壽命有限,因此寂寞的神會不斷創造人類),被稱為青銅時代。青銅時代的人類殘忍而暴虐,只知道發動戰爭,互相殘害。他們死后降入陰森可怕的冥府。
隨后,人類進入英雄時代,也稱半神時代。英雄時代的人類比以往更公正、更高尚,當他們在戰爭和災難中死去后,宙斯賜予他們極樂島,讓他們可以在那里繼續居住和生活。
人類繼續進入黑鐵時代,這一代的人類徹底墮落,貪婪狂妄,崇尚暴力。上不敬天,下欺眾生;父不慈,子不孝;兄弟相殘,朋友無義;騙子得勢,良善蒙冤。人類的生活充滿罪惡,神源源不斷送來新的災難。正義女神悲哀地用白袍蒙住臉頰,永遠地逃離了這個世界。大地上只有痛苦和絕望的復仇女神橫行,混亂和災難主宰了這一代人類。
阿斯翠亞即艾斯特萊雅,正義女神、群星女神、純潔女神,其形象是一個生有羽翼,手持火炬,散發璀璨光芒的少女。阿斯翠亞為阿斯特賴俄斯的女兒,她在黃金時代曾與人類共存于人世,但自白銀、青銅、黑鐵時代開始后,人類的道德逐漸敗壞,阿斯翠亞遂返回天上,成為黃道星座中的室女座,這也是處女座的由來。西方的十二星座與希臘神話息息相關,日本動漫《圣斗士星矢》也與希臘神話有關,當然希臘羅馬神話中,雅典娜的戰力絕對爆表,根本不需要圣斗士的保護。
當人類墮落到眾神無法忍受的地步時,憤怒的諸神決定放棄人類這個墮落的種族,于是潘多拉魔盒出現于世上,隨之而來的是無窮無盡的滅頂之災。地震、洪澇、冰雹、瘟疫奪取了無數人的性命。阿斯翠亞相信人類還沒有泯滅良知,于是懇求天神寬恕人類,并愿意代為受過,長年跪在奧林匹斯山崖上為人類祈禱希望的降臨(希望被鎖在潘多拉魔盒里)。
我們再回來前面說到的特洛伊戰爭,雖然是諸神引起的,打仗的卻是各位英雄,諸神只是在背后搖旗吶喊。阿喀琉斯渾身刀槍不入,唯一的弱點是腳踝,是特洛伊戰爭中的希臘方面最偉大的英雄,后來被阿波羅引帕里斯的箭射中腳踝致死,"阿喀琉斯之踵"說的就是他;阿伽門農則是特洛伊戰爭中希臘方面的統帥。特洛伊方面則有帕里斯,是他裁決了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誰是最美的女人,裁決了誰擁有金蘋果,后來他還與第一美女海倫私奔;赫克托耳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哥哥,特洛伊第一勇士,特洛伊戰爭中特洛伊方的統帥,最后他和阿喀琉斯決斗,落敗而亡。
雅典王忒修斯也是希臘神話中的著名大英雄之一。公元1世紀的時候,普魯塔克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因此這類問題現在被稱作"忒修斯之船"的問題。有些哲學家認為是同一物體,有些哲學家認為不是。在普魯塔克之前,赫拉克利特、蘇格拉底、柏拉圖都曾經討論過相似的問題。近代霍布斯和洛克也討論過該問題,到現在都沒有結論。
"你這樣美,唯有毀滅,才可獨占",三島由紀夫據此創作了小說《金閣寺》,日本哲學家后來也加入討論,金閣寺重建后還是原來的那個金閣寺嗎?這都是"忒修斯之船"的變種。
5、 總結
希臘神話中的諸神個性鮮明,沒有禁欲主義,諸神均有各自的命運,甚至還會為了一己私利干盡壞事,比如"老黃牛"宙斯,嫉妒女神赫拉等,這是西方人本主義的源頭。
希臘神話最重要的功用在于解釋自然現象,而不是對人民的統治,比如為了解釋四季,希臘神話以掌管四季的女神德墨忒爾與女兒的相聚、分離時的不同情緒,來說明不同季節的交替。
希臘神話按照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神,如擎天者阿特拉斯(20世紀美國著名哲學家、小說家安·蘭德的代表巨著就叫《阿特拉斯聳聳肩》)的職責就是把天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讓天不塌下來。
希臘神話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沒有輻射到整個西歐地區,因此也沒能在西方世界產生廣泛影響,后來的古羅馬神話(古羅馬神話其實就是古希臘神話的拙劣的復制)和北歐神話成為歐羅巴大陸更為流行的神話體系。
古羅馬神話中,維納斯是從海上的泡沫中誕生,原本就是裸體的形象。中世紀宗教人物畫唯一可以畫成裸體的,也就維納斯一神而已,比如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
貝尼尼的《誘拐佩爾塞福涅》,描繪了冥王雙臂環繞美貌的少女,想要劫走她的瞬間。
戈雅的繪畫理念展現出這一時期歐洲的"唯美"審美觀被顛覆,藝術家不再只是在作品中表現美,還可以表現丑陋、兇惡。戈雅的代表作《吞噬其子的農神》,題材來自于古希臘神話故事,戈雅在畫面中展示出極為血腥恐怖的場景,天神的形象非常原始殘暴。
最后,我們以一幅最名畫作結,布萊克(文藝復興的先驅,英國浪漫主義第一人)的《永恒之神》,相信大家一定在游戲或者別的什么地方見過。《永恒之神》是布萊克為自己的詩篇《歐洲,一個預言》所作的插圖之一。上帝耶和華手拿圓規,在淵面的周圍畫出圓圈,在一片黑暗中,代表上帝榮耀的紅色的球環繞著上帝。這個宇宙的創造者蹲伏于深淵上面,頭發被風吹向一側。"上帝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左手執圓規,創造出金色的光,劃分出了光明與黑暗,正是這光刺穿了周圍的黑暗,照亮了深淵的邊緣。
西方文明的發展史上,古希臘文化和希伯來文化被稱作哺育西方文明的兩只乳房。上帝耶和華來自希伯來文化,我在《宗教的起源與發展(基督教篇)》(請關注回看)有專門論述,這里不再展開說。
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