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吳京依靠《戰狼2》翻身,《長津湖》又賺翻了?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內地和香港導演聯合執導的《長津湖》以57.74億元打破吳京《戰狼2》的票房記錄,成功登頂中國票房榜榜首。《長津湖》投資成本超過2億美元,按票房分賬來算,片方可獲得39.24%
吳京依靠《戰狼2》翻身,《長津湖》又賺翻了?
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內地和香港導演聯合執導的《長津湖》以57.74億元打破吳京《戰狼2》的票房記錄,成功登頂中國票房榜榜首。
《長津湖》投資成本超過2億美元,按票房分賬來算,片方可獲得39.24%的分賬,大概能收23億元,按拍完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的成本算在內,扣除宣發費用,片方仍盈利約6億元。
《長津湖》的第一出品方為博納影業,主要出品方還包括八一電影制片廠、華夏電影、中國電影、上海電影、阿里影業、吳京旗下的登峰國際等。
吳京主演的《戰狼2》《流浪地球》都有投資,《戰狼2》成本2億元,票房56.9億,《流浪地球》票房46.89億,吳京旗下的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的分賬超過10億元。
據此前的報道,《流浪地球》的投資方一共有9家公司,本片的成本大約在5.3億元左右。《流浪地球》主要出品方包括: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吳京的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該片導演郭帆的公司)。
吳京又賺了,他的票房收益真的是國內最高的演員嗎?答案是否定的,《攀登者》《我和我的父輩》有吳京怎樣,不也是沒怎么賺錢嗎,吳京還不具備超級強的票房號召力,更沒有票房收益超高的潛質。
中國票房收益最高的是這三位演員,而不是吳京。
且看中國三大“票房收割機”
上個世紀90年代的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赴美發展的熱潮,1993年,隨著吳宇森的赴美成功,越來越多的香港電影人,開始把目光聚焦在北美電影市場之上。
而周潤發、成龍、李連杰三位巨星,也在90年代后期先后進軍好萊塢。
周潤發進軍好萊塢后,票房收割并不好,是三個巨星中票房最少的,《安娜與國王》《替身殺手》等多部影片票房和投資成本都是5000萬美元以上,但票房都不到1億美元,碟片賣的更少,投資方虧的褲衩都沒了。
周潤發顯然不夠票房收益巨星的門檻,賠本的和賺不到多少錢的電影太多,《澳門風云》系列一部比一部爛,投資一部比一部高,《讓子彈飛》《寒戰》倒是賺了,也沒說大賺,而沒去好萊塢發展的周星馳上榜了,和李連杰、成龍兩人成了三大票房收割者之一。
“功夫皇帝”李連杰的票房收割
1、2000年《致命羅密歐》
成本:2500萬美元
全球票房:9100萬美元
2、2001年《龍之吻》
成本:2500萬美元
全球票房:6443萬美元
3、2001年《宇宙追緝令》
成本:4900萬美元
全球票房:7268萬美元
4、2003年《致命搖籃》
成本:2500萬美元
全球票房:5648萬美元
5、2005年《狼犬丹尼》
成本:4500萬美元
全球票房:5087萬美元
6、2007年 《游俠》
成本:2500萬美元
全球票房:4050萬美元
雖然李連杰電影票房不是很高沒有過億美元的,但是李連杰主演的六部好萊塢電影的投資成本不算高,算是低成本的B級片,電影的dvd總收入基本上能與他的電影票房總收入旗鼓相當,這方面要比比成龍的碟片收入更高。
李連杰的《黃飛鴻》系列賺翻了
1991年李連杰主演的第一部黃飛鴻電影《黃飛鴻之壯志凌云》上映后,在全亞洲市場都大爆了,其中香港票房2970萬港元,排名年度第八位,臺灣地區年度前十。該片票房最火爆的是市場是在韓國,它票房狂賣了1000萬美元以上,是90年華語片最高之一,觀影人次更是90年代第一。
1992年李連杰主演的第二部,《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香港票房3040萬港幣,臺灣收8000萬臺幣,《黃飛鴻3:獅王爭霸》香港票房2746萬,全球票房1500萬美元。
92年李連杰憑借《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1750萬美元,《東方不敗》2621萬美元,《龍行天下》584萬美元,《龍行天下》。李連杰3部作品全球總票房4995萬美元,約3.89億港元。
能掙錢的演員好萊塢怎能不愛
李連杰他主演的電影基本上成本都不是太高,在好萊塢主演的都是B級片,像《宇宙通緝令》《龍之吻》《虎穴龍潭》成本都不高,但是票房和碟片收入非常可觀,李連杰在好萊塢主演的電影里就沒有虧本的,票房最差的都能盈利。
正如李連杰在《魯豫有約》里說的,那些電影公司像求爺爺似的上門求李連杰給他們公司拍電影,當你票房數據出來不好,人家一看你這不行了,就不用你了,票房好了就更孫子似的求你拍電影,好萊塢就是這么現實。
這也使得李連杰的片酬升到1000萬美元仍然還獲得好萊塢制作公司的青睞,也有傳言說李連杰在好萊塢的最高片酬超過成龍,超過2500萬美元。
陳可辛拍《投名狀》時李連杰給陳可辛導演的友情片酬1億元,劉德華和金城武加起來就3000萬,陳可辛直呼很值了,李連杰給的便宜很多了,自己很高興。
大哥成龍在好萊塢的票房收割
1、1998年《尖峰時刻》
成本:3500萬美元
全球票房: 2.45億美元
2、2000年《上海正午》
成本: 5500萬美元
全球票房:9927萬美元
3、2001年《尖峰時刻2》
成本: 4000萬美元
全球票房:3.37億美元
4、2002年《神奇燕尾服》
成本: 3000萬美元
票房:1.04億美元
5、2003年《上海正午2》
成本:5000萬美元
票房:8800萬美元
6、2004年《環游地球八十天》
成本:1.1億美元
票房:7218萬美元
7、2007年《尖峰時刻3》
成本:1.2億
票房:2.55億美元
8、2010年《鄰家特工》
成本:3000萬美元
票房:5550萬美元
9、2010年《功夫夢》
成本:2500萬美元
全球票房:3.59億美元
綜上來看,成龍在好萊塢拍的電影真正賺錢的也只有《尖峰時刻》系列,其他的除了和影院的票房分賬,碟片賣的也不如李連杰的多,成龍替老東家嘉禾拍《特務迷城》,該片成本超過1.7億,香港票房只有3000萬,直接讓稱霸香港電影20多年的嘉禾破產。
成龍的電影90年代初期學的是好萊塢電影模式,他想著學好萊塢電影那種高成本就有高收益,比如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泰坦尼克號》《終結者》等都是大制作,成本都是幾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以上,票房收益也是非常的高。例如,1997年上映的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泰坦尼克號》,電影制作成本2億美元,全球票房21.87億美元。
像1991年的《飛鷹計劃》,1987年的《龍兄虎弟》,還有1995年的《紅番區》1996年的《警察故事4》和1997年的《霹靂火》都是投資成本超過1億港幣的大制作電影,票房也高,《紅番區》投資一億港幣,全球票房8230萬美元,大賺1億港幣。
《霹靂火》投資2億港幣,香港票房4568萬港元,臺灣票房8500萬臺幣,美國票房不到千萬,再加上其他地區的票房,最終仍大虧損超過1億港元。
《警察故事4:簡單任務》投資超過1億港幣,全球票房6300萬美元,所以成龍有很多電影是賺錢但是投資成本太高,風險也是很大的,只能說他自己賺了,電影公司賠了。
在好萊塢歸來以后,成龍票房號召力急轉直下,2005年上映的《新警察故事》投資成本超過1.5億,香港票房不到3000萬港幣,內地票房4800多萬,加起來都沒有周星馳的《功夫》內地票房高。
成龍的電影前期多半是投資高收益高,風險也高,成龍后期電影幾乎是投資成本高,不賺錢就錯,虧本倒是成了成龍主演電影的家常便飯。近年來成龍主演的《急先鋒》《機器之血》《神探蒲松齡》等票房口碑連續撲街,電影質量和票房號召力直線下降。
周星馳出了名的票房收益超高者
周星馳可以說是票房收益是雙周一成里的佼佼者,周星馳在1990年憑借《賭圣》大火之后,好資源接到手軟,《逃學威龍》《92家有喜事》《審死官》《鹿鼎記》《唐伯虎點秋香》《武狀元蘇乞兒》等電影部部經典,基本上拍一部火一部。
周星馳的電影從1990年到1993年連續四年霸榜香港票房榜首,并且這四年周星馳榜首的電影票房都超過4000萬港幣,4年4破香港票房記錄。周星馳到目前為止,共7破票房記錄,其中香港6次,1991年《賭圣》4100萬港幣,周星馳首破香港紀錄,《美人魚》33億元,首破中國票房記錄。內地1次,單部電影年度冠軍數9次。
恐怖至極的92年“周星馳年”
1992年周星馳主演的《家有喜事》4899萬港幣,破紀錄,《審死官》4989萬港幣再破紀錄,香港電影榜前五都是周星馳的作品,每部票房都在3600萬港幣以上。
1992年周星馳在香港總票房轟出2.15億港幣,全球總票房狂轟7250萬美元,周星馳首次超越了成龍和李連杰成為華人票房之王,1992年成龍全球收7000萬美元,李連杰全球票房收4850萬美元,1992年是真正的周星馳年,誰來了也不好使。
稍顯落寞的喜劇之王
周星馳電影不能像李連杰和成龍那樣做到全球票房通吃,李連杰和成龍得益于李小龍功夫動作片的紅利,動作電影沒有語言臺詞的限制,能做到全球票房通吃,所以李成二人80、90年代憑借極具個人風格的動作在不僅在香港、臺灣、東南亞大中華區有極高的票房,在歐美市場也有超高的票房收益。
周星馳喜劇電影因為有語言文化的限制,也做不到和金.凱瑞、羅溫.艾金森有英語作為橋梁,在全球英語國家地區有票房收割。
周星馳低成本,高票房的代名詞
如果現在看網絡平臺上電影都需要花錢的話,那么投資周星馳主演電影的電影公司將賺的盆滿缽滿,周星馳自己的星輝有限公司更是會有幾百億元的收入,成為最會賺錢的公司,華誼兄弟、博納影業、光線影業等電影公司都沒周星馳的電影公司賺錢。
周星馳、李連杰、成龍、林正英四人的電影網絡播放量非常的高,像周星馳的《功夫》《唐伯虎點秋香》《大話西游》,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A計劃》,林正英的《僵尸叔叔》《驅魔警察》《靈幻先生》等,每部電影播放量在好幾億次,特別是周星馳和林正英二人的電影,高清經典電影里常常被搜索播放。
周星馳的電影投資成本都不太高,在90年代,像《唐伯虎點秋香》《賭俠》《九品芝麻官》《鹿鼎記》等投資成本都在1500萬港幣以下,周星馳個人片酬800萬以下,《大話西游》投資6000萬港幣,上下兩部票房5000萬港幣多點,多少是虧本賠了。
《少林足球》投資4000萬港幣,全球票房4300萬美元,賺翻了,《功夫》投資2000萬美元,全球票房1.05億美元。周星馳全球首秀,加上宣傳費用,小賺一筆,《美人魚》投資成本3到4億,全球票房34億。大賺,周星馳能分到6億元。
《新喜劇之王》票房收益令人意外
被稱為周星馳導演最爛的電影《新喜劇之王》,都說周星馳肯定賠錢了,但實際上該片投資成本不過5000萬,票房有6億多元,票房37%的分賬比例,片方能收2.2億,再加上上線網絡平臺后會員收費,扣除成本,周星馳大賺1.7億元。
周星馳是出了名的拍電影認真,被人稱為“片場暴君”,一個鏡頭拍上百條是家常便飯,挨周星馳罵更是多見不怪,所以周星馳拍出電影質量都很高,觀眾才喜歡他的電影,出品方也愿意投資周星馳的電影,可以說投資周星馳電影穩賺不賠。
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