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許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長大后能夠成龍成鳳,當孩子還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報各種補習班,學鋼琴的,學奧數的,學舞蹈的,學書法的...各種各樣,不同種類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未來能夠多一條出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有的父母愛子
許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長大后能夠成龍成鳳,當孩子還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報各種補習班,學鋼琴的,學奧數的,學舞蹈的,學書法的...各種各樣,不同種類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未來能夠多一條出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有的父母愛子心切就會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嚴格要求孩子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對孩子好,但到底好還是不好,只有孩子才會知道。
另外一種父母,他們只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在該玩的年紀好好玩,總會有一口飯吃的,也不必這么著急。他們堅信孩子心理健康也很重要。還有一種父母對孩子有另外一種期望,就是讓孩子去完成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
當然,有的孩子叛逆心太強會適得其反,但還有一種孩子他們會聽從父母的安排,去完成父母沒有完成的心愿。西茜的父親為了完成自己的畫家夢,讓一年級的西茜退學學畫畫,現如今一幅畫賣71萬。
父親讓孩子退學,讓孩子去完成父親的夢想
西茜出生于1990年1月27日,在遼寧省沈陽市出生,她家是一個書香門第但是父親是一個不太出名的畫家。從小就對畫畫感興趣,超過了其他孩子。
父親很開心,想讓西茜繼承自己的事業,完成自己的心愿。在西茜上一年級的時候,父親讓她退學在家學習畫畫,當時就拜了自己的父親為師父,上午跟隨父親在家學習一些基本的畫畫知識,素描、色彩、藝理畫法。
下午就去圖書館學習文化知識。在一般人看來這是令人不可思議的,還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個年紀的小孩子都是在學校里學習語數外,然而西茜卻在家由父親教她畫畫。
西茜不僅和其他小孩子學的東西不一樣,西茜還脫離了學校,沒有和同學的團體生活和溝通交流。
她只能在家里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其他親人交流,和她一樣年紀的孩子交流比較少,思維方式會學習身邊的大人,這可能導致她心理比一般小孩子早熟一點,對一個小孩子來說,也不知是福還是禍。
西茜十二歲的時候開始跟隨父親學習油畫,感悟古典,感悟現代。培養西茜創作油畫的靈感和知識。
與眾不同,是福是禍
西茜十七歲就開始創作油畫了,她以荷為闡述領悟人生的藝術符號,用寫實主義油畫藝術進入畫壇,西茜當時被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女畫家”。她的作品絲毫不顯稚氣,一般人不知道還以為是花甲之年的老畫家畫的,她的畫風極其成熟,十分利落不拖泥帶水。
如此看來,西茜的父親做的這個決定不一定就是錯的。西茜還得了一個稱號叫“荷畫美人”,因為她畫的荷幾俱自己的風格,讓人耳目一新。
西茜的天賦和努力遠高于同齡人,她成了畫畫界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曾有人說她是與朗朗和韓寒齊名的藝術天才。
回顧起西茜的童年時光,總覺得她父親這樣做有點揠苗助長的感覺,對一個小孩子的成長不是很好,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有人認為很遺憾,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樣并無不妥,很多文壇大家也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不也一樣出名,對藝術做出貢獻嗎?
少年成名,驚艷眾人
西茜19歲時的藝術細胞突然豁然開朗,她的能量如宇宙大爆炸般爆發。一年之內西茜實現了轉化自己作畫的三次風格,從《墨韻清荷》到《禪香》再到《涅槃之戀》。
她把古典風格和現代風格相結合,出現西茜式斷裂符號,她用超寫實與超現實的手法去表現自己想象的女性主義題材。
西茜的超寫實和超現實的風格相結合越來越成熟,最終確立了她在畫壇的新星地位。她著名的油畫作品有《香魂》、《靜夜思》、《愛蓮說》、《悟空》、《禪香》、《愛的寓言》、《空心》、《涅槃之戀》、《紅塵破》等等。
西茜還喜歡閱讀古典文學,喜歡彈古箏,喜歡武術和圍棋,她覺得修煉內心可以保養自己,真善美也是她所追求的。西茜的父親要求西茜“90后的年齡,60后的水平”,她的父親因為沒有什么目標,只是讓她向上看。
她思想的深刻已經超越了她的實際年齡,因為她的父親讓她從哲學開始學起,因為哲學能解決生活中百分之八十的問題,讓西茜從作品里感受創作者的思想,再轉化為自己的想法去創作出新的作品。
西茜年少成名,讓許多人十分驚訝,驚艷了眾人,因為一般在藝術上有所建樹的人一般年齡都會比較大,從生活和藝術中得到的啟發會更多,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會更好。
保持靈感,持續輸出
西茜在作畫時參考了中外古今許多派的手法,對她的審美更加豐富了,能駕馭多種形式的畫。并且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此基礎上不斷地進行創新,將思想性轉變為藝術。西茜將技巧融入直覺,去關注藝術的本身,去探究藝術的奧妙。
西茜認為靈感既是思索與醞釀的產物,她更注重修心養性,油畫是將想象用藝術的手法表達出來,是一種心靈映像,要畫出好的油畫,須得保持心靈的純潔。
西茜把荷花喻為堅定而清澈的心靈,應該在浮躁的生活里保持自己寧靜的內心。她和父親認為,當代藝術的發展應該具有獨立的中國精神,每個藝術家都應該嘗試,而不是照搬照抄西方現代藝術,反對偽藝術。
她本人表示會繼續自己的藝術追求,不會尋求同化,去不斷創造出新的藝術形式。
中國軟現實主義繪畫鼻祖馬藝星曾這樣評價西茜:“從西茜近期的這幅油畫靜物上,我看已經基本實現,西茜在作品中無論是對于客觀對象的質感,空間感色彩和造型都遠遠超過了潘玉良、喻紅、夏俊娜等三位中國女性油畫家,在中國女性畫家寫實主義油畫藝術里做出了標志性的回答。”
由此看來,西茜在畫畫上的天賦很高,她也能一直保守自己的本心,尋找靈感,不斷輸出創作出新的作品。
畫壇新星,父親的選擇不一定是錯的
西茜出眾的天賦和父親親自的指導讓西茜擁有了現在的名望,她的童年時光可能沒有其他小孩子那樣開心,連她自己都說:“我的心理年齡接近40歲,而我的父親的心理年齡一直保持在25歲。”這可能也是她內心中的無奈和難過之處吧。
雖然年少成名,但也失去了同齡人的天真浪漫。“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然而西茜的父親這樣做確實是不太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的趨勢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剝奪了她最快樂的童年時光,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讓她承受那個年齡不該承受的。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西茜今天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的父親對她實行了這樣的教育,親自培養西茜,讓她的天賦不被浪費,挖掘和開發西茜的天賦,創造出了驚艷世人的作品,因此父親的選擇不能只用對錯來衡量,現如今,西茜的一副畫賣到了71萬的高價。她不僅僅得到了社會對她的認可,也得到了一定的物質基礎。要怎樣考量,還是要看西茜的感受。
陳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