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Apple正式官宣了消費者自助維修計劃,該計劃將允許普通消費者通過獲得Apple的官方原廠零件和工具來維修他們的設備,包括更換屏幕、電池和相機。這也是蘋果有史以來第一次愿意將維修權返還給普通消費者,打破其對自家產品維修鏈的絕對控制。蘋果維修
Apple 正式官宣了消費者自助維修計劃,該計劃將允許普通消費者通過獲得 Apple 的官方原廠零件和工具來維修他們的設備,包括更換屏幕、電池和相機。這也是蘋果有史以來第一次愿意將維修權返還給普通消費者,打破其對自家產品維修鏈的絕對控制。
蘋果維修官方圖片
我們中的一些人可能還依稀記得, 十年前的Nokia,你可以很容易地換掉翻蓋手機中的老電池,爸爸可以通過購買零件輕而易舉地修好冰箱空調洗衣機。然而如今,修理任何電子設備--從智能手機到游戲機、微波爐或風扇--的費用可能比購買新的還要高。
在海外,制造商讓技術人員很難進入他們的產品內部,采購零件,或更新軟件。因此,壞掉了的手機被扔掉了事,產生了很多潛在的危險廢物對環境造成威脅,并迫使消費者購買新的手機,而這些物品的生產對環境造成了進一步的影響。
長期以來,科技行業一直對用戶關于 "維修權 "的呼吁嗤之以鼻。然而最近,在蘋果公司表示它將開始為用戶提供零件和工具來修復他們的手機后,才真正為我們撕開了一條口子。
維修權運動的背后是什么?
自20世紀50年代第一批電子產品出現以來,購買者一直試圖通過修理或更換損壞的部件來維持它們的運行。今天,很明顯,許多產品被設計成不可修復的。
制造商使用非標準的螺絲,用膠水密封設備,或不必要地將部件焊接在一起,這使得幾乎不可能更換個別部件。日益復雜的小工具意味著技術人員需要專門的手冊和工具,而這些手冊和工具是很難得到的,或者是公眾無法得到的。
一些制造商使用軟件來確保只有他們自己的部件可以工作。他們甚至被指控更新產品中的軟件,以故意損害產品的性能。蘋果公司稱,它對蘋果 "每個軟件版本都進行了設計,以確保其在所有支持的設備上運行良好",然而,這種設計在之前成為了針對蘋果的投訴焦點。
對蘋果的投訴有哪些?
大多數智能手機都有獨特的組件,因此獲得備件的唯一途徑是通過其制造商。像其他科技公司一樣,蘋果公司通常不會與未經批準的維修店分享備件。批評者說,這使得其產品的維修成本被人為地抬高。
當其他修理廠更換電池或屏幕時,用戶會受到故障和錯誤信息的困擾。蘋果公司表示,未經驗證的零部件可能導致性能不佳和嚴重的安全問題。
但近年來,這家科技巨頭已經做出了一些讓步。2019年,它啟動了一項計劃,允許第三方修復不再處于保修期的設備,并開始培訓超過26.5萬名維修技術人員。然后在11月,它宣布了供應備件的計劃,以便iPhone 12和iPhone 13的用戶能夠修復他們的顯示屏、電池和攝像頭。
修理權運動者說,他們正在等待看到新零件的價格,因為成本仍然是許多用戶選擇更換手機而不是修補的主要原因。
維修權相關利害關系是什么?
廢棄的電子產品在2019年估計產生了5360萬噸的垃圾,其中只有17%得到了適當的回收。
這些垃圾含有重金屬和化合物,包括砷、鉛、汞和鎘,如果處理不當,會使社區面臨癌癥、出生缺陷和變異的風險。
此外,生產和運輸新設備以取代無法修復的設備,更不用說開采必要的原材料,都會燃燒能源,往往導致排放造成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
研究人員在2017年的一項研究中估計,例如,生產一部智能手機會排放40至80公斤的二氧化碳當量,大約相當于駕駛典型的乘用車行駛320公里。
隨著世界各地更多的人購買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其生產的排放量成倍增加。2017年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在過去的50年里,雖然世界人口只增加了一倍,但電子設備的消費卻增長了6倍。
科技公司是如何抵制維修權的?
包括蘋果、谷歌、微軟和特斯拉在內的公司花費巨資聘請游說者,以證明維修權法律會暴露行業秘密,讓第三方獲得敏感信息,并使消費者的安全和安保受到威脅。
2017年,當蘋果公司的代表在內布拉斯加州反對維修權法案時,他們告訴立法者這將使該州成為黑客的 "圣地"。批評者說,該行業反對維修的自由市場,因為這將降低這項工作的價格,并鼓勵更多的人去修理他們的小工具,從而打擊新產品的銷售。
海外監管者在做什么?
歐盟和英國頒布的法律正在迫使洗衣機、洗碗機、冰箱和電視機的制造商確保零部件可以用消費者容易使用的普通工具替換。
歐盟正在研究對手機、平板電腦和計算機進行監管。
在法國,制造商必須為一些電子設備提供一個 "可維修性評分"。例如,蘋果公司給其2020年底發布的iPhone 12 Pro Max打了6分,分值從0到10。
在美國,美國政府要求聯邦官員出臺措施,限制制造商對其產品進行自我或第三方維修。據追蹤這些提案的消費者團體稱,美國有幾個州在2021年考慮了維修權法案,但許多法案被否決或駁回。
新的措施是否能真正產生影響?
現在看起來還為時過早。這些規則有其局限性。消費者維權人士抱怨說,他們只能讓專業維修人員受益,因為他們無法保證普通消費者的維修權利。
此外,當前的立法推動重點是物理組件,而不是軟件。如果您的設備仍需要軟件更新,則更換有缺陷的部件可能沒有用。該法規并沒有對制造商通過軟件捆綁零件的做法,這也會導致維護成本居高不下。
例如,希望更換洗衣機滾筒軸承的消費者可能不得不更換整個滾筒,使維修費用幾乎與新機器一樣昂貴。
張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