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幾天咚小姐看基普喬格跑步的視頻,發現喬神的跑姿真的太好看了!他每次的落地與抬腿之間,都充滿了力量感與韻律感,即使在配速那么快的情況下,看起來十分得心應手,絲毫不慌。為什么很多高手明明跑得很快,但看起來卻比配速低的普通人更輕松?這大概要從步
前幾天咚小姐看基普喬格跑步的視頻,發現喬神的跑姿真的太好看了!
他每次的落地與抬腿之間,都充滿了力量感與韻律感,即使在配速那么快的情況下,看起來十分得心應手,絲毫不慌。
為什么很多高手明明跑得很快,但看起來卻比配速低的普通人更輕松?
這大概要從步頻說起,你知道長跑中最佳步頻是多少嗎?
步頻是指走路或者跑步時,每分鐘腳步落地的次數。
例如在1分鐘內,如果左右腳共踏出180步,那么步頻就是180次/分鐘。
不過很多人會在數落地次數的時候,不經意間放重腳步,這樣可能會影響數據。所以,也可以通過數每分鐘腳上拉的次數,來確定自己的步頻。
不過最簡單的,是打開咕咚,用平時的速度跑一段距離,就能看到自己的步頻數據啦!
(圖源用戶@咕咚申波)
關于中長跑中的步頻,有個180步/分鐘的說法,這是由丹尼爾斯博士提出的。
他在著作中提到自己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期間,每天都在跑步比賽的賽場觀看不同跑者的賽況,并計算他們的步頻。
當時共記錄了50多位男女跑者的步頻,項目從800米比賽到馬拉松都有,他發現在所有跑者當中只有一位的步頻低于180步/分鐘。
除此之外,他認為步頻180步/分鐘能有效地減小落地時的沖擊,因此丹尼爾斯博士在書中不斷強調跑步時的步頻一定要落在180步/分鐘。
后來,他對步頻做了進一步的研究,讓一個人在同樣的配速下,分別以160/180/200的步頻跑:
1、在步頻200的時候心率是最高的,雖然200的步頻對骨骼和肌肉的壓力更小,但是隨著擺臂和邁腿的次數增多,心率上升較快,消耗的能量也就隨之增多,全身的疲勞度也會增加。
2、而低于180的步頻則會增大對關節和肌肉的支撐壓力,增加受傷的風險。
3、而步頻為180時正好是一個臨界點,跑者可以更好地發揮肌腱彈性,節省肌肉力量。
同時,丹尼埃爾斯博士還對不同步頻的人群跑步進行統計,發現:步頻在180以下的跑者,受傷比例相當高,而步頻在180及其以上的跑者中,受傷的比例較低,大概能減少運動損傷風險的35%。
高步頻,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決跨步、蹬地與垂直振幅過大的問題。
這是因為步頻越高,越沒時間蹬地,自然能把體重分攤到更多的步伐中,使得每一步都變得更輕盈,無論是關節還是肌肉,負擔都會變小,運動傷害發生的概率也會降低。
有人說,高步頻會導致身體更多次的受力,應該增加負擔才對啊。沒錯,從體能方面來說是這樣的,但從肌力方面不是這樣的。
舉個例子,有一個80kg的杠鈴,以你當前的能力只能把它舉起來4次,第5次只能舉到一半,就力竭了,那么你有效舉起總重量是320kg。但40kg的杠鈴,你卻可以舉15次,有效舉起的總重量是600kg。
馬拉松就是通過雙腿把身體舉起來幾萬次的過程。小負荷高頻次可以讓你同樣的身體能力承受更多的總負荷。這就是小步高頻的力學原理。
這樣看來,180及以上步頻至少有以下好處:
1、進行力量訓練
步頻加快,腳落地時間變短,因此對相關部位力量的要求增加。
在一般跑步力量訓練的同時,要加強下肢力量,不斷使自己腳步落地的聲音越來越輕;加強腳踝力量和腳趾抓地訓練,使落地一剎那穩定而有力。
2、與高步頻跑友一起跑,跟著他的節奏跑
好成績可以帶出來,好步頻也是!
如果你身邊有高手,那可以請高手帶領你跑步,調整你的步頻和步幅,尤其是剛開始調整步頻的時候,建議還是尋找高手帶著自己練習,幫助尋找最佳的節奏。
3、用手機APP或者手表上的節拍器循序漸進訓練
手機下載一個節拍器軟件,有條件的可以使用跑表,調到自己需要達到的步頻數,根據節奏去跑。
內心默默喊口號:“121,121,121……” 可以看著表,自己30秒鐘喊的次數算出頻率,不斷調整到理想的默念頻率。
4、跟著音樂節奏跑
很多跑者為了增加跑步過程中的樂趣和激勵自己,往往都會戴上耳機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
在咕咚APP的跑步歌單中,就有專門的180配速的歌單,跟著音樂節奏跑,步頻自然達到180.
5、調整自己的呼吸
另外還有一個要點,是你的呼吸,呼吸的節奏因強度而異。
但是,高步頻往往會讓你的呼吸變得更加緊湊,心肺功能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不過,高步頻的呼吸也是需要鍛煉和適應的。
由于路面的坡度、跑步的距離、跑者的速度以及個人的生理機構都不盡相同,所以每個人的步頻會有所差異。
所以,請各位跑友記住,180只是個參考數據,關鍵是根據自己的個體情況,找到在配速跑時的那種省力而帶勁的節奏感。
沒有最好的步頻,只有適合自己的步頻。
比如,在輕松跑時,以舒服的體感為準,不要為了達到180步頻而壓制自然步幅。而節奏跑、間歇跑、ST跑時,步頻有可能超過190甚至達到230,這都是自然狀態,沒關系。
腿長的跑友,步頻稍微低一點是正常的,因為同樣前傾角度下,他的自然步幅要大一些,配速相同的話,步頻就要低一些。
總之,要結合自己的情況,不要盲目跟別人比較。
今日話題:你平時跑步的步頻是多少?
馬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