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武漢炎熱的夏季到來了暴曬、暴雨漬水、蚊蟲叮咬、意外害傷……我們的皮膚又要受一次嚴峻的考驗。碰到了這些皮膚問題怎么辦?今天,《武漢問醫》請來湖北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湖北省中醫院皮膚一科主任李恒,讓她來教您怎么辨認怎么處理。蟲咬皮炎蚊子、
武漢炎熱的夏季到來了
暴曬、暴雨漬水、蚊蟲叮咬、意外害傷……
我們的皮膚又要受一次嚴峻的考驗。
碰到了這些皮膚問題怎么辦?
今天,《武漢問醫》請來湖北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湖北省中醫院皮膚一科主任李恒,讓她來教您怎么辨認怎么處理。
蟲咬皮炎
蚊子、螨蟲、跳蚤、隱翅蟲等是夏季最常見的咬人的蟲子。
皮損外形特點:散在分布的淡紅色或鮮紅色梭形風團,中心有針尖大小丘疹或水皰,常因搔抓后導致水皰破潰糜爛,繼而干燥結痂,皮損消退后皮膚顏色變深(短暫性色素沉著)。
自覺癥狀:癢死人(瘙癢劇烈)。
蟲咬皮炎表現
預防錦囊
改善環境,消滅蚊蟲,及時清洗、晾曬衣服被褥及涼席。
在家中懸掛香囊,使用蚊帳,少去叢林野外或潮濕的水邊,最好穿透氣寬松的長袖長褲,外出前在皮膚暴露處涂抹防蚊蟲的藥物。
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肥甘厚膩之品。
自我處理
一旦確認是被蚊蟲叮咬了,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皮損處,再外涂爐甘石洗劑或蟲咬洗劑、復方樟腦乳膏或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等,記住只需涂抹一種。
若皮損破潰繼發感染(紅腫、流水流膿),可加用抗生素軟膏,如紅霉素軟膏或莫匹羅星軟膏等;
少數患者出現大皰,可在無菌條件下抽取皰液(可以用消過毒的針尖挑破);
若皮損廣泛、瘙癢劇烈,可予以抗組胺藥(就是搞過敏的藥物)內服,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若繼發明顯感染,可考慮系統使用抗生素(這時要去醫院找醫生開處方)。
癬病
癬病是由真菌感染而起常見的手足癬、體癬、花斑癬、甲癬等。
手足癬表現為手指、足趾側緣及手掌、足底部位的深在性小水皰,可逐漸融合,邊界清楚,可逐漸向外擴展。體癬表現為境界清晰,中心消退外圍擴張的斑塊。若皮損發生在腹股溝和臀部,稱之為股癬。甲癬表現為甲板增厚發黃,疏松粗糙,呈蟲蝕樣改變?;ò甙_表現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上有糠秕樣脫屑,好發于多汗部位。
預防錦囊
勤洗澡勤換衣,衣服寬松透氣,洗浴或者涉水過后及時擦干,保持皮膚干燥
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浴巾及鞋子,因為真菌可以通過這些途徑傳播;
選擇吸汗透氣的鞋襪,不要赤腳涉水;
飲食清淡,盡量少吃甜食。
自我處理
外用——復方水楊酸酊劑、復方苯甲酸軟膏、土荊皮酊、2%酮康唑洗劑、2%二硫化硒洗劑、硝酸咪康唑軟膏、鹽酸特比萘芬軟膏等,選一種按說明書外用
對于皮損面積較大或反復發作或者是甲癬,除了外用,還要口服伊曲康唑、鹽酸特比萘芬、氟康唑,這些藥必須由醫生開具,而且療程有規定,不要在家自行使用。
曬傷
外出旅行度假回來或者長時間在大太陽底下暴曬后,如果皮膚出現紅斑和水皰,灼痛難忍,這就是日曬傷。
受曬部位出現水腫性紅斑,嚴重者可有水皰,有明顯的的燒灼感或刺痛感,紅斑消退后有脫皮及輕度色素沉著。
預防錦囊
上午10時到下午3時是日光照射最強烈的時間段,盡量避免外出
外出時注意防護措施,如打傘、戴帽、穿長袖衣服,涂抹防曬霜
自我處理
口服抗組胺藥(還是搞過敏藥),如撲爾敏、開瑞坦等
輕者局部外用爐甘石洗劑,稍重者可冷敷并予以糖皮質激素軟膏外用
局部涂抹紫草油
浸漬
武漢的夏季雨水較多,很多人會選擇赤足穿涼鞋涉水,經過臟水的浸泡,足部皮膚會發白起皺變軟,這就是我們醫學中所說的浸漬,更有甚者因為沙土、碎石等的摩擦,導致足部皮膚受傷破潰,容易繼發感染。
預防錦囊
在涉水之后立即用清水將雙足沖洗干凈并擦干。
自我處理
足部皮膚出現破潰可立即用碘伏外涂,保持皮損處干燥。
燙傷
接觸70℃的溫度持續1分鐘,皮膚就會被燙傷;皮膚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5分鐘以上時,也有可能造成燙傷,這種燙傷就叫做低溫燙傷。
自我處理
一旦發生燙傷,盡快用冷水沖洗,沖洗的時間要盡量長一些(本公眾號曾于去年發表過武漢市第三醫院的一位專家用涼水沖洗浸泡,治好了二級燙傷,見鏈接),沖洗好后,迅速用紫草油或者燒傷濕潤膏涂抹皮損處,燙傷嚴重應盡快就醫。
割傷了,要不要打破傷風針?
夏天穿得少,身體裸露在外的部位多,皮膚被扎傷、刺傷、割傷很常見。要不要打破傷風疫苗呢?
這樣從為什么會患破傷風說起。
破傷風是破傷風梭菌侵入人體傷口后,在厭氧環境下生長繁殖,產生嗜神經外毒素而引起全身肌肉強直性痙攣為特點的急性傳染病。
破傷風顧名思義,破傷風梭菌是一種厭氧菌,就是說它是在無氧的情況下才能生長繁殖,淺而寬的傷口暴露在外,一定是有氧的,因而不具備破傷風梭菌的生長繁殖條件,只有深而窄的傷口里才可能無氧,利于破傷風的破傷風梭菌的生長繁殖。
這下明白了啵?打不打破傷風針(近幾年破傷風疫苗常常緊缺),取決于傷口。扎傷了、刺傷了、割傷了,如果傷口淺而大,可以在家涂碘伏,只有窄而深的傷口要及時注射破傷風針。
陳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