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01、玉米1.3元不穩?本以為10月份開始,新玉米迎來了集中上市,行情也會進入上漲階段。且因北方地區玉米收割不利,且晾曬難,新玉米上市量有所走低,企業依舊沒有提高行情,主要是深企走量持續低迷,且飼料需求不高,行情有所走低。從今天行情來看,山
01、玉米1.3元不穩?
本以為10月份開始,新玉米迎來了集中上市,行情也會進入上漲階段。且因北方地區玉米收割不利,且晾曬難,新玉米上市量有所走低,企業依舊沒有提高行情,主要是深企走量持續低迷,且飼料需求不高,行情有所走低。
從今天行情來看,山東地區漲跌互現,如臨清金玉米跌了1.5分,價格為1.25元/斤;百盛生物跌了3分,價格為1.27元/斤;中谷淀粉跌了2分,價格為1.29元/斤;盛泰藥業跌了1.2分,價格為1.285元/斤;天力藥業跌了1.7分,價格為1.295元/斤;晨鳴淀粉跌了1.5分,價格為1.305元/斤。
不過也有部分廠家上漲,山東魯洲漲了1分,價格為1.22元/斤;諸城興貿漲了1分,價格為1.295元/斤;恒仁工貿漲了1.5分,價格為1.335元/斤。
今天的山東到貨量繼續減少,只有540車,相比上一天少了130輛,不過依舊沒有阻擋玉米走跌的局面。目前山東均價已回落到1.307元/斤,市場量價齊跌,接下來1.3元怕是不穩。
而在東北一帶,不少地方才剛采收,市場走量不多,其行情總體偏穩,但內蒙巴山淀粉跌了1分,價格為1.18元/斤;開魯玉王跌了1分,價格為1.21元/斤。總得來說,當地市場依舊低迷,看跌情緒依舊存在。
而在華北一帶,目前市場報價混亂,玉米行情在1.2-1.25元/斤左右。因華北多雨天氣的影響,使得當地的玉米質量、產量均有所下降,價格也不是太好,霉變玉米難以賣出高價,盡管價格偏低,但農戶依舊加快出糧,不然越往后越是難賣。
因生豬去產能加速,使得今年飼企收購玉米的力度并不是太大,而糧庫目前也沒加快收購力度,市場流通多是以陳玉米為主,仍有不少老農惜售。
預計接下來玉米行情依舊不是太好,畢竟受“限電”影響,企業加工成本上漲,開工率不足,對玉米的采購力度不夠。再加上新玉米質量不佳,后期價格易跌難漲。
02、小麥高漲
目前小麥市場可謂是一片紅火,陜西麥價基本在1.35元以上,最高更是達到1.37元/斤。而山東也緊跟其后,最高價漲至1.35元/斤;而其他產區,小麥陸續漲至1.32元以上。
從今天的麥價來看,市場繼續上漲,如青援食品、香野面粉漲了1分,價格為1.33元/斤;浩正飼料漲了1分,價格為1.3元/斤;咸陽五得利漲了0.5分,價格為1.365元/斤;思豐面業反彈0.5分,價格為1.335元/斤。
目前全國均價已漲至1.3179元/斤,這個價格已漲至歷史高位,主要是受雨水偏多的影響,導致小麥上市量不是太多,且貿易商將重心放在玉米、稻谷身上,小麥的交易量減少,企業為收購小麥主動提價。
今年的小麥建庫成本偏高,普遍在1.25元/斤,因此也支撐了麥價走高。再加上今年的農肥成本較高,麥價走高農民并沒有多賺太多錢。
03、大豆漲勢迅猛
今年的大豆行情也迎來了一波走高,特別是新豆上市后,價格“高開高走”,就拿東北產區來說,剛上市時毛豆為2.75元/斤,但如今已漲至2.8-2.9元/斤,而在去年同期為2.5元/斤,今年這個價格讓農戶很是滿意。
而南方一帶,因天氣轉好,新豆交易開始增多,且南方大豆質量更好,因此其價格也逐步走高,目前在2.95-3.05元/斤左右。其中,江蘇產區的翠扇豆品質佳,價格已漲至3.4-3.5元/斤左右。
今年的大豆走高,其實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今年種植面積有所縮減,帶動了價格走強。
04、稻米何時反漲?
相比其他糧價漲跌互現,今年的稻米價格始終保持在低位震蕩中,且即便是“雙節”也沒能帶動行情走高。不少米企為了走量,主動調低大米出廠價,如今豐兩優出廠價已回落到1.85元/斤,這一行情讓米企很是揪心,但即便低價走量依舊不大。
目前新稻陸續上市,品質還算可以,且今年再次豐產,但這也抑制了行情繼續走高,米企收購意愿不高,貿易商也不敢加大收購力度,因此短期內稻價依舊弱勢波動,且部分地區稻谷已回落到托市價以下。
預計要不了多久,河南、東北等地區將啟動托市收購。今年的收糧主體不多,畢竟貿易商采購的2020年陳稻今年賣出去基本要虧上300-400元/噸,大家不敢再加大采購力度,生怕虧損更多。
想要等到稻米反漲,恐怕還要看12月份行情如何,大家咋看?
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