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剛剛結束的“雙11”,數字人民幣用戶數量和交易量也大幅增長。京東科技數據顯示,“雙11”期間有超過10萬人在京東APP使用數字人民幣消費。近38萬個數字人民幣子錢包被推送到京東APP,累計訂單數超過24萬筆。自去年12月11日數字人民幣試點接入京東以來,已有近150萬個數字人民幣子錢包被推送到京東APP,近70萬用戶使用數字人民幣消費超180萬筆,累計消費金額近1.5億元。
從2019年底開始,數字人民幣相繼在廣東深圳、江蘇蘇州、河北雄安新區、四川成都等地啟動試點測試,應用場景正在加速擴容,數字人民幣用戶數和使用量漸增,數字人民幣也成為金融科技領域最熱門的領域。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截至2021年10月22日,我國已經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1.4億個、企業錢包1000萬個,累計交易筆數1.5億,交易額近620億元。而在今年6月底,數字人民幣的交易額僅為345億元,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實現了接近翻番式的增長。
據悉,北京冬奧會場景將全面推行數字人民幣,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莫萬貴日前表示,北京市數字人民幣試點正在穩步推進,冬奧場景已落地35.9萬個,實現交通出行、餐飲住宿、購物消費、旅游觀光等7大類場景全覆蓋。
當前,世界各國均在加速數字貨幣的研發,據國際清算銀行2020年10月發布的報告,全球65個國家或經濟體中,已經開展數字貨幣研究的中央銀行占比約為86%。而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以數字銀行、數字支付和數字投資為代表的數字金融業務加速發展,此前,德勤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53%的用戶在疫情期間增加了對數字銀行服務的使用,一些傳統金融機構推出數字銀行服務,成立數字金融部門等,加速數字化進程。
我國從2014年成立法定數字貨幣專門研究小組,到如今數字人民幣發展雛形已見,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已被納入多地的“十四五”規劃中。目前,數字人民幣已經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等地試點,已有包括6家國有銀行和兩家互聯網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成為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機構,截至2021年6月底,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場景已達132萬個,覆蓋批發零售、餐飲文旅、教育醫療、公共交通、政務繳費、稅收征繳、補貼發放等多個領域,以日常購物、交通等小額支付場景居多,而未來,數字人民幣還將向跨境支付、外匯管理等大額支付場景延伸。
劉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