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開元金融董事長、輕易貸創始人李勇會收到了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下稱"銀保監會")的回函,零壹財經針對此事對李勇會作出專訪。
自今年4月中旬起,李勇會已向銀保監會提交共計11封公開信,以從業者身份,對金融領域和互聯網金融領域存在的一些客觀、普遍問題,向銀保監會提出相關建議。
李勇會表示,我們了解小微企業需求,同時我們也是小微企業,雖然并非所有的去函都得到了明確回復,但我個人仍認為這是進步的一種體現,從業者也應該去向監管機構去建言。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零壹財經: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向銀保監會寫信的呢?當時第一封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李勇會:第一封是今年4月16號,當時是寫給央行副行長潘功勝,針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現行監管政策"三降"提出建議。
互聯網金融領域內,服務于符合授信條件、正常經營或暫時經營困難企業的平臺不在少數,當前對貸款規模以及人數的限制可能會出現中小企業的抽貸、斷貸行為,這與去年習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央行、銀保監會等多個領導、部門強調的"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扶貧和民營企業等領域的資金支持"理念相悖。
我們遵守現行監管政策,切實履行"三降",但規模限制下的可能會引發的抽貸、斷貸行為影響中小企業的發展,所以我向潘功勝副行長提出"解除規模限制"的申請。
也是希望我們的一些從業心得、體會能夠促使金融業長期、持續性的為實體經濟、小微民營提供服務。
零壹財經:貫穿十一封公開信,您的主要想法是什么?
李勇會:主要是以從業者身份向監管機關、政策施行者提供建議。金融監管政策是經濟發展中核心政策之一,"穩金融"也是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重要方針。
所以我從實際經營理念出發,希望能給監管部門提供決策參考,其中包含回函里提及的商業銀行對于借款企業進行利率差異化定價、融資期限的定價差異化、構建銀行基層人員服務小微企業的激勵措施等,又包含作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對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性的一些想法。
有些公開信針對具體問題,也有的闡述行業現象,并進行總結。
施政方能夠充分傾聽從業者聲音,也能避免一些行業風險出現。互聯網金融領域出現危機,或許不會影響其它金融領域的發展,又或許會挫傷整個金融體系內從業者、投資者的積極性,于穩定性無益。
零壹財經:我們注意到銀保監會給您的回函中提及您對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一些建議,請問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怎樣的?
李勇會:客觀來講,商業銀行對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的服務還遠遠不夠,從其公布的對上述兩者增加的貸款數量來看,很多貸款方列為民營經濟、小微企業有些牽強,更應該關心"弱勢群體"收到了多少實質性的幫扶。
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監管機構一直在喊"服務小微、實體、民營經濟",但具體實施情況則是口號性大于落地性,尚未形成長期、長效的方式方法去服務民營經濟。
零壹財經:您認為"三降"對正常運營的平臺產生了哪些影響?
李勇會:我認為"三降"政策的本意是對涉嫌非法集資、經營能力差、合規性不高的平臺進行風險管控,以免帶來社會動蕩。
而對行業內所有平臺都進行規模控制,一些原本正常經營發展的平臺同樣壓縮盈利空間,一旦無法覆蓋原來越高的經營成本進而發生危機,同樣也是一種行業風險。
我個人認為互聯網金融管理應該是打擊不法、鼓勵合規,對于違規、詐騙平臺該抓地抓,該關地關,而正常經營的平臺應得到鼓勵、正常發展,雙向區分開來的監管。
至于區分辦法,只需嚴格按照"一個辦法三個指引108條"對照,貫徹執行所有監管要求的平臺應該擁有正常發展的機會。
P2P網貸作為金融體系內的細分領域,希望能夠保持足夠市場化的競爭。
零壹財經:原定6月末啟動的備案試點工作至今沒有明確消息,大概率延期了,您怎么看待?
李勇會:從平臺的角度出發,還是應該恪守自己的經營理念,合理把控風險。國家什么時候啟動備案,不影響我們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服務好我們的客戶。
互聯網金融的實質價值并不在于獲得牌照與否,而在于手上正在做的事情。
高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