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6月6日上午,中國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國內5G網絡應用正式進入倒計時。
5G 開啟萬物互聯時代
5G作為第五代通訊技術,擁有大寬帶、低延時的特性,數據傳輸速度能夠達到4G的上百倍。5G網絡搭載5G終端,就能1秒下載一部電影……這是大眾了解的5G運行場景。但這就是真正的5G時代嗎?
顯然并不是。實際上,5G的意義早已超出了行業本身,成為了賦能生產力的關鍵因素。北京工業大學講師陳華敏博士介紹說,5G是一種可以面向更多業務應用,利用多種技術實現更好用戶體驗的智能融合網絡,具有終端多樣化、訪問方式多樣化、傳輸方式多樣化和內容多樣化的顯著特征。5G可以通過滲透各個領域,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態系統,改變社會形態。
也就是說,5G網絡普及后,最終呈現到我們未來生活中的,很有可能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萬物互聯。
萬物互聯只有 5G 還不夠
然而以現在已經普及的技術,能互聯的東西還是十分有限的,除了手機、電腦、智能家電以外,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東西并沒有被連接,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人機交互方式還無法將它們連接起來。而在萬物互聯時代,我們薄薄的紙張會變成每天能夠自動進行更新的報紙,衣服可以播放視頻,沙發可以幫你點外賣.....
但是要讓這些東西能連接起來,必須要克服很多物理層面的難題,尤其要給這些柔軟的、曲線的物體設計數據輸入輸出的方式。以我們現有的科技技術,還有多久能夠實現呢?
柔性電子是萬物互聯的一塊關鍵拼圖
其實已經有人在做這件事情了。
國內知名柔性電子領域企業,柔宇科技自主研發的柔性顯示、柔性傳感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就可以幫助更多物體,尤其是柔性、曲線物體,打破物理空間限制,成為萬物互聯的一部分。
前不久,柔宇科技在深圳柔宇國際柔性顯示基地,首次舉辦媒體開放日活動并向現場媒體人展示了厚度與家用保鮮膜相當,可以在指尖卷曲成手指粗細圓筒狀,8寸大小的全柔性屏裸屏,引來媒體人的陣陣驚嘆:“這太不可思議了!”。
在媒體開放日的座談會上,柔宇科技CEO劉自鴻也對萬物互聯和人機交互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如今物聯網還相當于剛剛出生的嬰兒,很多東西遠遠沒有實現萬物互聯。隨著5G時代的到來,物與物的時延降到極低,更多物體將被連接,更加需要新的人機交互方式”。
近幾年來,柔宇量產的折疊屏手機柔派、高清柔性屏時尚衣帽、柔性廣告屏、智能手寫本柔記等都已經逐漸走入人們生活。
在電子消費領域,柔宇科技于2018年發布了全球首款消費級折疊手機——柔派(FlexPai),也是目前唯一能買得到的折疊屏手機; 2019春節期間,960片柔性屏組成的30套柔性屏服裝“柔衣”、400片超薄高清柔性屏組成的“柔樹”等產品更是閃耀央視春晚、深圳春晚等舞臺,掀起了各界對柔性屏的關注。
在時尚運動領域,柔宇與路易威登攜手合作的全球首款柔性屏手袋在今年5月紐約舉辦的Louis Vuitton 2020早春女士時裝秀上中亮相;在智能交通領域,柔宇科技與空中客車也已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今年2月曾聯合展示全球首創高清、超薄行李架柔性顯示屏。
在未來,5G的終端將不再拘泥于方方正正的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家電,豐富多彩、形態各異的終端設備會將人類帶入到真正的萬物互聯時代。就目前柔性屏在各領域的應用來看,以柔宇科技為代表的柔性電子領域企業的時代前瞻性和技術突破力值得稱贊。
從1G到5G,移動通訊技術日新月異,深刻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見證了中國科學技術的蝶變。從玻璃硬屏到固定曲面顯示,再到柔性顯示,屏幕技術也在不斷改變終端設備,升級我們的體驗,與此同時,我們也見證了國產屏幕技術的蝶變——屏幕作為最重要、最直觀的交互方式,必將成為5G時代最基礎最核心的競爭力。
金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