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8年以來,在監管政策引導下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作為服務小微企業的互聯網金融網點平臺也不遺余力的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
尤其是近兩年來,多個部委、監管部門持續“喊話”支持小微企業。一方面銀行金融機構陸續出臺政策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另一方面以科技技術為優勢的互聯網金融網貸平臺也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開藥方”。
01
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
受銀行機構信貸偏向和缺乏法律認可的抵押物,大量的小微企業無法獲得銀行機構的信貸支持。近年來,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小微企業融資供給中,互聯網金融網絡借貸、小額貸款公司、民間金融的供給不斷完善和支持了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近日,央行公布2019年一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止3月末,全國小貸公司的貸款余額為9272.21億元。其中,重慶市、江蘇省、廣東省小貸機構貸款余額分別為1463.81億元、806.20億元、736.50億元,位居前三,較好的實現了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
以互聯網金融網絡借貸為例,據網貸天眼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4月末,4月貸款余額排名前100家平臺(其中2家未披露)規模合計達8034.18億元,占比網貸行業的77.48%。
以大麥理財為例,大麥理財自成立之初,就依托農產品產業鏈,通過他們授權給平臺合作供應鏈公司,構建和終端客戶以及上游的養殖業原材料的供應商的生態鏈條,刻畫用戶畫像,構建數字信用,緩解融資問題,截至目前,平臺的累積成交額超過45億元。除了傳統的三農優勢板塊,大麥理財供應鏈金融今年也會在基建、能源等板塊發力。
在供應鏈產品方面,大麥理財為小微企業提供了線上業務審核流程標準化、內容豐富的產品體系。其支持小微業務發展五年以來,形成了具有市場影響力、口碑良好的“麥田系列產品計劃”品牌。針對不同的小微企業融資期限需求和特點,大麥理財提供了短期(100天以內)、中期(100天至300天)、長期(300天以上)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助力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
02
供應鏈金融緩解小微企業“兩難”
盡管近年來監管出臺了一些列相關政策扶持小微企業發展,但由于尚缺乏良好的信用環境和完善的征信體系、民企治理不完善、信息不對稱等諸多問題,中小企業依然面臨著融資難題?;ヂ摼W金融網貸平臺利用科技技術解決了資產端、資金端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為“兩端”的親密結合搭建了信息中介平臺。
在大麥理財相關CEO劉超看來,對于小微企業而言,由于缺乏征信、甚至公司完整的財務數據,無法正常從銀行機構獲取融資以滿足生產經營。那么,創新構建供應鏈金融,提升了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構建起一個廣覆蓋、低成本、可持續的普惠金融體系,開啟了普惠金融發展的新篇章。
銀行機構無法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情況下,更多的小微企業通過民間金融來實現融資需求,但融資成本高。為了緩解信息不對成、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成控能力?;ヂ摼W金融網貸平臺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切實提高為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服務的效率。
在用戶安全方面,大麥理財設立了立體化的風控體系,把控風險,基于大數據研發了“疾風”系統,以及區塊鏈存證技術的“磐石”。“疾風”系統從795個維度,17000條數據進行前期大數據搜查,確保企業征信、財務狀況良好,以防范風險;上線了區塊鏈存證系統,已完成幾十萬份合同的存證需求。此外,大麥理財還實現了與央行征信系統的對接。
劉超認為:供應鏈金融通過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鏈接核心企業與多級上下游企業、以及金融機構,提供金融風控方案,實現多級信用穿透,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即順應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要求,也是對普惠金融的完美實踐。
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