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當前,以互聯網技術為底層支撐的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商業模式不斷成熟,已廣泛應用到商業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未來,共享經濟還會在哪些進一步釋放潛力?3月28日,2019博鰲亞洲論壇進入第三天,共享經濟成為論壇熱議話題。
據環球網報道,從居住、汽車、單車、聯合辦公到雨傘、充電寶、籃球、馬扎、跑步倉、家居,共享經濟的業態層出不窮,失敗與成功兼而有之,真共享、偽共享兼而有之。網經社分析,隨著各項整治行動和監管措施的落實,以及《電子商務法》的實施,共享經濟在未來大家共同的建設下將會真正的做到可持續發展。中國日報網報道稱,隨著一系列安全事件、監管加碼和財報披露,共享經濟行業正面臨著自誕生起最大的反思和質疑之聲。盡管如此,討論嘉賓相信共享經濟領域潛力尚存……而以我國共享經濟領域的鼻祖行業——共享充電寶行業為例,其未來發展方向又將怎樣?
業內:行業穩定前行 背后四大原因
近年來,共享經濟的興起與應用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自2015年起,共享經濟領域開始受到資本的追逐,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行業進入野蠻生長時期,拿到了高達百億的融資。而隨著資本退潮,共享單車也逐漸走向“落幕”。
但在共享經濟領域,與共享單車租借模式類似的共享充電寶卻走向了不同的結局,不僅活得很好,并且早已實現盈虧平衡。經過資本角逐、洗牌調整以及模式探索,共享充電寶行業的陣營正逐漸清晰。目前留存下來的頭部企業大致為小電、來電、怪獸充電、街電等,部分企業也宣布實現盈利。
業內人士分析,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助力共享充電寶繼續發展的原因有以下:首先,隨著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用戶手機等設備的充電需求強大、租借頻率高,這就意味著行業擁有龐大的市場空間。其次,共享充電寶擁有固定的的機柜,設備后期維護方便,運維成本比較低。再次,部分企業已經探索出了一些盈利的增值模式,如來電共享充電寶率先布局的全國廣告大屏幕和跨界營銷模式等。此外,共享充電寶行業自身也在不斷革命,十分注重技術創新,也是其活下來的一大重要原因。
現狀:頭部四大玩家 差異化驅動發展
經過三年來的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凈化,部分體量小的企業頻現資金鏈斷裂、長期虧損、專利糾紛等問題,被市場逐漸淘汰。目前來看,租金仍是共享充電寶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對于企業而言,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就意味著將會擁有更多的租金收入。
然而,在資本助推下,行業的頭部玩家也走向了差異化的發展趨勢:一類是符合行業發展規律,堅持技術創新,適應市場需求的可持續發展的商業邏輯;另一類則是不計成本,靠資本助推,瘋狂打“價格戰”搶奪市場的野蠻擴張,類似于共享單車的原始套路。
據《財經》此前的報道,企業在打“價格戰”期間,實現盈利實屬不易,在回本周期上,來電與小電約為2個月,怪獸充電、街電分別需要4個月、4.5個月回本。眾所周知,企業的“價格戰”越狠,自身實現盈利和回本越難,而且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傷害也越嚴重,會將整個行業帶入惡性循環,如第二類玩家。但從歷史的借鑒來看,更適合行業長久發展的無疑是第一類玩家,第二類玩家終將會被市場淘汰。
未來:專利技術或重新劃分行業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專利技術可能會是打破行業亂象,決定市場未來輸贏的重要杠桿。據了解,來電是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創始企業,十分注重技術創新,是共享充電寶行業內專利的集大成者。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3月,來電共申請了150余項專利,其中94項已獲得批準。2018年以來,共享充電寶行業內的其他玩家,街電、怪獸、云充吧等均陷入了專利糾紛。街電曾因專利侵權領到最高3000萬罰單,云充吧、怪獸也因專利侵權吃到官司。
與會專家分析,共享經濟這種新經濟模式推動行業創新的過程中,從業者“自律”與主管部門“監管”之間應加強協作,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堅決打擊行業的違規操作者,共同推動共享經濟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業內分析,隨著法律的健全,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專利技術或影響共享充電寶行業的格局,專利方面,來電擁有著絕對優勢,未來,究竟哪一家會成為行業獨角獸?拭目以待……
李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