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東方亦落
本月2號,谷歌正式宣布了關閉Inbox郵件服務的消息,這個消息在去年9月放出,現如期執行。實際上,2019年剛過去4個月,谷歌關閉的服務就已經超過了10項,再往前追溯,會發現谷歌這些年來關閉的自家產品和服務數量頗多。
要說哪個互聯網企業推出產品的速度快,谷歌肯定是榜上有名。然而谷歌關閉服務的速度跟產出也有一拼。即使這些服務中,有不少用起來得心應手,頗受用戶好評,谷歌也“丟棄”的干凈利落。在關閉產品和服務這件事上,谷歌充分體現了何為“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而頻頻關閉產品和服務的行為也使其得到了“互聯網產品墳場”的稱謂。
谷歌曾推出過針對YouTube的競品服務“谷歌視頻”,不過在2006年谷歌就以16.5億美元收購了YouTube,谷歌視頻逐漸被忽略。2011年,谷歌又對該服務進一步邊緣化,將此前在谷歌視頻中上傳的免費視頻也通通移除,谷歌視頻從此絕跡互聯網“江湖”。
谷歌視頻的關停并不意味著谷歌不重視視頻領域,而是有了更好的選擇。與之相比,谷歌閱讀器的關停就比較令人惋惜了。可以說Google Reader是相當優質的RSS閱讀器,用戶可以將感興趣的圖文、視頻等內容聚合,對訂閱源進行標簽分類、管理和搜索。之后引入的HTTPS更增加了連接的可靠性。
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更多的用戶側重社交媒體信息流,Google Reader的用戶迅速減少,所以谷歌選擇在2013年關閉該項服務。然而如今被信息洪流淹沒的我們,又懷念起當初的RSS形式。也許在未來的某天,這種自我選擇信息的形式又會重新崛起。
甚至在更早的2002年,谷歌已經開始探索當下正火爆的問答平臺。谷歌問答就是在這一年出現的,這個創意是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親自提出的。不過用戶提問題的同時需要支付2美元~200美元不等的服務費,才會得到特邀專家的回答。但是同時期的雅虎知問答是完全免費的,對谷歌問答造成了很大沖擊,谷歌最終在2006年關閉了此項服務。
其實也不是所有的服務都進了“墳場”,甚至還有“后續”。谷歌曾于2005年試圖在搜索引擎主頁中加入與蘋果MacOS X相同的Dock欄,結果根本不好用,上線一天就關閉了。不過這個項目的名字“Google X”在十年后的2015年又被谷歌的神秘實驗室重新啟用,該實驗室曾推出過谷歌眼鏡、無人駕駛汽車等黑科技產品,成為谷歌探索未來的重要方向。
以上這些還只是部分被關停的產品,若是仔細觀察,會發現谷歌關停的產品涉及社交、問答、搜索、郵件、代碼、位置共享等諸多方向,而這些方向許多都是當下互聯網行業中最為火爆的。由此可以看出,谷歌當初啟動這些產品和服務并非一時興起,而很可能是經過認真考量與仔細權衡的,也說明了谷歌作為互聯網巨頭所具備的前瞻性。
而谷歌變成“互聯網產品墳場”也并非是習慣性的“始亂終棄”。可以看到,這些產品和服務被關停的原因相當復雜。其實關停某項服務是互聯網行業中的常態,或許是因為谷歌涉及的業務范圍更廣,做的嘗試更多,所以服務關停的幾率就更大。
所以這種關停并不完全是負面的,甚至是作為互聯網巨頭的谷歌對各種領域積極探索的一種體現。不過對于用戶來說,在選擇某項服務并漸成習慣之后,總是希望其產品生態是相對穩定的。對合作伙伴來說,當然也希望其入駐的平臺能夠延長運營時間。所以谷歌在探索的過程中,也要更多地兼顧各方的感受,或許對其探索之路更為有利。
最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