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國內云通訊的先行者容聯發布了自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將各產品、業務版塊整合、調整為五大事業部:公有云CC事業部、專有云CC事業部、智能UC事業部、智慧通訊事業部、運營商合作事業部。“新的5年,我們要持續保持60%以上的收入增長,順利IPO;成就CC和UC第一品牌的同時,驅動中國企業通訊產業上云,并為再下一個5年完成產業互聯網的智能化改造奠定基石。”容聯的內部郵件如是宣言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平臺上線于2013年的容聯云通訊正處于產業爆發窗口期,作為融合互聯網和通信網的新通訊服務商,容聯正為數以萬計的中國企業提供云化和智能化的通訊服務。過去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0%,已完成4輪總計超過1億美元的融資,員工規模已達千人。
1、致力于讓通訊成為互聯網的基礎服務
創業之初,容聯創始人孫昌勛的理念是:“圍繞互聯網做通訊服務,讓通訊成為互聯網的基礎服務,從而實現企業通訊的便捷、高效。”
容聯創始人孫昌勛
在線教育便是一個典型的場景,所有的在線教育產品都在向“服務化”發展,在線教育行業的基礎是師資和課程體系,但更高的壁壘其實是運營和技術的創新,比的是誰能快速通過互聯網工具解決連接的問題。
學而思是較早一批接入容聯云通訊能力的互聯網企業,在網校與家長的連接上,側重服務和營銷,從前期與家長的意向溝通到后期課程質量的回訪,以及相關課程提醒等,都通過電話建立連接。學而思全面集成容聯的語音通話解決方案,生成三元組綁定關系:老師電話號碼+家長電話號碼+中間號碼,一方面,保護老師與家長雙方號碼隱私,保障平臺資源不流失,另一方面,對電話錄音,做到服務質量、內容可追溯。
“這種服務模式讓學而思的運營成本更低,比傳統的通訊服務成本節省70%以上;更快,基本只需要半個工作日就能與容聯的云通訊平臺全面連接,學而思80%-90%的服務和營銷通過APP,一個好的連接機制和連接工具代表著我們未來增長的方向,容聯的服務能夠有效解決我們對于連接的需求。”
2、全產品發展,打通企業通訊服務全生命周期
在通訊領域完全只做能力化的平臺,只能服務一部分市場,市場變化太快,很難靠一個創新、“一招鮮”贏得持續競爭優勢。
此前專注于PaaS的美國云通訊領導品牌Twilio開始不斷延伸其業務邊界,包括收購郵件服務SendGrid;收購感知客戶情緒的Ytica,將其集成至Twilio的Flex呼叫中心產品中;收購Kurento改進其WebRTC功能等。
相比之下,容聯的全產品之路走得更早。孫昌勛認為:“企業的競爭壁壘和優勢是動態變化的,要讓容聯提供的通訊服務成為企業的生產力,貫穿銷售環節、運營環節和內部協作環節,深度結合行業場景,打通聯絡和協同”。
2015年,容聯全資控股了“容聯七陌”,將產品和業務延伸到SaaS客服,目前已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導品牌,服務了大量的互聯網客戶。比如我們熟知的首汽約車,在全國30個重點城市開展業務,全國業務規模的拓展和訂單量持續攀升,每天電話咨詢量非常大,如何及時跟進并讓每位客戶滿意?“我們希望通過建立綜合型服務的呼叫中心,將客戶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容聯七陌基于云端的呼叫中心,接入簡單、方便,坐席數量擴展也很靈活,工單流轉、報表統計、智能話務分配等功能模塊能確保每個客戶得到快捷、滿意的服務。”
云計算正從互聯網應用向金融、能源、工業制造等行業加速滲透,轉型上云成為常態。
以金融業為例,招商證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業,傳統信息化建設方式中,每個業務應用單獨建設,各系統功能重疊又無法復用造成重復建設,由此帶來了大量的建設成本(CAPEX)和維護成本(OPEX)。招商證券決定建設一套多媒體信息管理平臺,集中實現各種多媒體信息的統一處理能力。
容聯即時通訊云IM Plus平臺,充分發揮招商證券多媒體信息管理平臺資源優勢,上線雙錄業務系統以替代招商證券現有雙錄應用,在現有業務系統中快速整合上線,現場(臨柜)雙錄、自助雙錄、遠程雙錄均可支持,業務流程可通過后臺靈活定義,部分環節內容可配置。同時,按照“一個平臺、三大能力、N個應用”的建設思路,為未來招商證券業務拓展,諸如非現場開戶、直播、在線視頻、以及掌上營業廳、視頻客服等業務提供優質的音視頻服務。
不只是信息化建設,金融業的對外營銷與服務同樣在上云轉型。作為人保集團的專業化金融保險服務平臺,人保金服在回訪、車險、人身險、商業險續保、金融服務等場景,都需要大量的有效主動聯絡溝通,來確保意向用戶篩選、續保等業務的開展。因此,一個涵蓋人保金服不同主動聯絡場景,具備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可多地復用的智能全渠道云聯絡中心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容聯通過私有化部署的方式將AI機器人與云客服平臺的話務、線路、系統、接口完全對接,讓人保金服可以在減少整體擁有成本的同時,能夠更專注于自身業務的發展。在前端接口功能上,人保金服聯絡中心可以自動或手工批量導入有主動聯絡需求的用戶以及所需話術,提高了座席人員的工作效率。不僅如此,系統除支持主動聯絡統計分析、錄音下載、任務管理、人員安排、短信發送等功能外,還可以實現模塊的賬號管理、權限管理、坐席管理與客服中心打通,讓用戶可以更加輕松使用客服平臺的相關功能 。
再比如制造業,中國家電自2013年進入智能化時代,發展到現在仍停留在單品控制階段,產品之間無法形成便捷有效的關聯和互動。真正的智能家電并不只是給家電產品裝上智能芯片,而是要重新定義家電與人的關系,徹底改變人與人、人與家電之間的關系。
“一個高標準的即時通訊云平臺是鏈接海爾各系統應用以及對外服務應用的基礎,亦是構建整個戰略轉型架構的內核。”這是承接海爾集團即時通訊云項目后,容聯駐場工程師最直觀的感觸。
容聯將專業的通訊能力應用到海爾智能家電系統和移動應用APP中,服務于智慧家庭通信場景,通過文字、語音、圖片、表情、小視頻等標準消息和紅包、文件等自定義消息,賦予智能家電“社交”的能力。運用語音通話、實時音視頻、會議等通訊技術,讓家電可以“開口說話”,提高用戶的粘性,讓即時通訊平臺逐漸成為家電設備各類場景應用的信息集散、交互中心。
交通業對體系化的通訊服務應用和升級需求同樣巨大。容聯協同江蘇交通控股新建全省統一的協同指揮調度云,對現有的1個主監控中心,43個分監控中心進行改造,全面集成容聯融合通信相關能力,包括基于安卓、蘋果、H5等多體系的實時音視頻、實時監控、錄音錄像、視頻回溯、智能客服等,確保各監控中心之間實現穩定高并發的音視頻溝通。該協同指揮調度云通過音頻、視頻、文字/圖片等即時通訊手段將現場情況實時傳回指揮中心,指揮中心聯合上級政府、專家和各個部門協作進行會商決策,并再次通過音頻進行相應的應急資源調動,能夠實現多部門有序協作和智能聯動,快速高效的進行調度和處理應急事件。
先是做公有云的PaaS,再做中小企業的標準化云客服產品,繼而延伸到大型企業的融合通訊(UC)和云聯絡中心(CC),產品多元化,就能夠形成復合銷售,深入企業的全生命周期,成功概率會更高。“容聯為什么叫容聯云通訊,而不是容聯云客服或容聯即時通訊云,因為我們自身定位要大一點,格局大一點。”孫昌勛強調。
3、全面擁抱人工智能和5G
對企業通訊市場來說,2019年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國家出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人工智能技術開始深入改造企業通訊服務市場,人工智能與通訊的結合成為創新趨勢。同時,在5G引領的技術新時代下,相比4G速度更快、帶寬更寬、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延遲,視頻與會議服務將爆發巨大市場潛力。
早在2017年,孫昌勛便認為,以“智能化”為標志的通訊4.0時代已經拉開大幕。對此,容聯2018年初聯合華中科技大學成立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通過技術、場景、數據的賦能,推動通訊產業智能化的產學研發展。
同時,順應“5G”發展需要,容聯也在視頻與會議領域發力,通過視頻交互賦能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醫療等行業應用場景。
在此次組織架構調整中,容聯新成立的智能UC事業部,集中了通訊AI、視頻與會議等戰略級產品,并由業內資深專家、集團CPO熊謝剛親自兼任總經理。
“準確把握云客服與聯絡中心云化、數據化、場景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成為市場的變革者。
深化AI在通訊場景的應用、賦能,成為通訊智能化的創領者。
抓住5G時代機遇,成為視頻與會議的突破者。
容聯的品牌使命是提升人類組織的溝通體驗和運營效能。”
對于云通訊和容聯的未來,孫昌勛充滿信心。
何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