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9年3月22日以“推動產融合作 創新金融科技 發展數字經濟”為主題的2019中國數字普惠金融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降低融資成本等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表示,通過技術和金融的協同創新,通過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可以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實體經濟。
眾所周知,個人、小微企業資質較弱或者信息不對稱,需求較為緊急,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取的服務相對有限,在此背景下,民間融資服務應運而生。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金融與民間融資需求有更多契合點。互聯網金融的誕生,主要針對那些未被傳統金融機構覆蓋的個人、小微企業群體提供適配的金融咨詢服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及時有效的緩解了小微企業迫切融資需求。“互聯網金融使傳統金融機構難以覆蓋的群體能充分享受高效便捷的的服務,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傳統金融覆蓋面的空白。”美股上市平臺和信貸(NASDAQ:HX)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P2P網貸服務的小微企業累計成交量約為1萬億元,此數據包括小微企業的直接借款,還包括小微企業主以個人名義通過車貸抵押、信用等形式進行的借款,借款用途主要是生產經營周轉等。網貸之家近日發布的《P2P普惠金融報告》中也提到,普惠金融最顯著的特征即是包容性、普及型和便捷性。以美股上市平臺和信貸為例,平臺自成立之初便以“讓金融更簡單”為核心服務理念,在普惠金融發展道路上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小微企業在發展中的金融需求,助推我國普惠金融深入發展。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小微企業,和信貸積極引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反欺詐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并運用到踐行普惠金融的探索中。2018年8月,和信貸發布了資產保障體系“和芯”從資產獲取、風險定價、貸后管理、風險轉移四個環節全鏈條保障資產真實性,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心的服務。
無論是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只有回歸到服務實體經濟中才會有意義。互聯金融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服務范圍上繼續延伸,服務效率上繼續提升。
何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