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3月10日,中國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互聯網金融機構未來將納入征信系統,目前央行征信中心已將大型銀行、部分中小銀行及個別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金融數據納入征信系統,中央要求實現企業和個人負債信息全覆蓋,所以成立了百行征信。
據陳雨露介紹,2018年成立的百行征信,目前已經實現600多家、17類中小金融機構接入數據。百行征信今年初已向市場提供個人征信系統、特別關注名單平臺、信息核驗平臺三款產品,著力促進解決非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尤其是網絡借貸業務風控管理上的難點和痛點。
公開信息顯示,美股納斯達克上市平臺和信貸(NASDAQ:HX)已將系統接入百行征信并開始與百行征信共享信用數據。和信貸通過自主打造“凌風”智能風控系統,借助大數據建模、反欺詐技術、機器學習等技術,解析用戶畫像等行為信息,實現在貸前、貸中及貸后的全方位風險管理。和信貸一方面不斷完善提高自身風控能力,另一方面也在積極配合監管,上報惡意逃廢債人員名單,打擊失信行為。例如,和信貸自2018年8月起,配合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辦以及北京互聯網金融協會,多次統計并上報失信人名單及其它相關信息,積極保護網貸出借人合法權益。
隨著“大數據”發揮越來越大的能量,各個互聯網金融平臺都在努力收集整理借款人相關數據信息,以用于風險評分、信用額度評估。
當前和信貸等互聯網金融平臺憑借大數據風控系統,在反欺詐審核、風險評估方面效率大幅提高,但是各平臺之間的信息并未融合與共享,多頭借貸的現象通過一些其他數據可以有效降低,卻無法真正的防范。百行征信與各平臺間建立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有效解決了信息孤島問題。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互聯網金融機構的信息納入征信系統,將進一步打擊失信行為提高借款人還款意愿,切實維護出借人合法權益;同時,也將提高互聯網金融機構風控能力、降低風控成本,為行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