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PC時代,迅雷的發展確實如日中天,它靠下載軟件成功做到在市場上一家獨大,巔峰時期甚至擁有4億用戶,當年的裝機量甚至不遜于QQ。可好景并不長久,迅雷的光環已漸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迅雷的存在感在逐漸降低,雖說是一家老牌互聯網企業,可如今它的影響力已不復當年。
3月7日,迅雷公布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雖說這份財報公布后,迅雷全年營收破2.32億美元成為迅雷自上市以來的最高記錄,可第四季度營收環比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在盤后,迅雷股價出現小幅上漲,截至發稿,迅雷股價微漲1.22%,報4.15美元。
作為一家在互聯網領域深耕十多年的企業,迅雷在PC時代經歷過高光時刻創造了不少屬于它的紀錄,可進入互聯網下半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它儼然沒有當年的輝煌。從它的Q4財報中,我們也能看出迅雷的營收能力并不強,那老驥伏櫪的迅雷未來還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迅雷Q4財報營收同比下滑6.6% 用戶規模增長很緩慢
3月7日,迅雷集團公布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數據顯示,2018全年迅雷集團總營收為2.32億美元,較2017年增加了15.0%,這也是迅雷自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雖說2018年全年營收的增長不錯,可第四季度的營收表現卻并不理想。
據財報顯示,迅雷第四季度總營收為2.83億元,環比下滑6.6%,同比下滑48.7%;歸屬持續運營業務的凈虧損為2.17億元,相比之下上一季度的凈虧損為1.07億元。在Q3季度,迅雷集團總營收為3.15億人民幣,毛利潤為2380萬美元。營收環比下滑這也意味著迅雷在Q4季度賺的錢并沒超預期。
在用戶規模上面,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迅雷會員用戶為378萬,而截止2018年9月30日,注冊用戶為340萬。其實這個增速跟用戶規模數量都沒有什么很大的競爭優勢,正是因為會員增長緩慢,迅雷在廣告收入上獲得的營收也并不是很高。在互聯網巨頭企業中,它們在廣告上的收入都是幾十個億的規模,由此可見迅雷與它們存在的差距并不小。
在業務營收方面,迅雷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于增值服務、會員業務、廣告收入這三方面。在Q4季度,包括云計算在內的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為1810萬美元,會員業務收入為1820萬美元,互聯網廣告收入(主要來自移動端廣告)為600萬美元。
從迅雷的這份財報來看,Q4季度與Q3季度的營收下滑了將近3000萬人民幣,這也意味著迅雷在這一季度并沒有給外界交出一份滿意的財報。作為一家在互聯網領域發展了十幾年的企業,現在的迅雷其實已經掉隊嚴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它的業務并沒有足夠的競爭優勢。從它的財報中,我們可以解讀到迅雷的業務發展面臨哪些痛點?
迅雷擺脫下載工具標簽積極轉型 但業務營收能力仍面臨不小挑戰
一提到迅雷,其實外界對它的看好可能還是會停留在它是一個下載工具的產品。曾經在下載工具領域,網絡螞蟻、網際快車、迅雷下載是三座歷史里程碑,各自經歷了巔峰時刻,只是到現在僅剩迅雷還存活著。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開電腦的次數跟頻率大大下降,手機自帶的瀏覽器或者應用商店app下載軟件也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選擇。因此,對于迅雷來說要想不被時代淘汰,唯有主動尋求新的業務來帶動營收增長,其實現在的它其實業務發展的重心也放在了云計算跟區塊鏈這方面。
不論是云計算還是區塊鏈確實是一個熱風口,國內不少互聯網巨頭都在這個業務上去重點布局搶占市場,只是根據迅雷Q4的財報來看,它在這個業務上的營收能力并不是很厲害,為何迅雷轉型新業務難以實現大突破?對于迅雷來說,現在的業務發展面臨哪些困境?
第1, 迅雷云計算業務營收雖有增長,但競爭力還是處于下風
根據迅雷的Q4財報來看,云計算業務仍是迅雷營收增長的主要引擎,并為迅雷的營收帶來了自上市以來的最佳業績。對于迅雷來說,業務重點放在云計算上其實還是有一定發展潛力的,畢竟它在互聯網領域還是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基礎。根據前幾個季度的財報來看,迅雷的云計算營收還是保持了同比增長,只是對于迅雷來說這個營收增長速度其實放在整個云計算市場上來看,迅雷并沒有占據很大的競爭優勢。
前不久,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市場份額報告顯示,阿里云市場份額占比45.5%,排名第一;騰訊云市場份額10.3%,排名第二;中國電信第三,份額7.6%。第四到第十位分別是金山云、AWS、UCloud、微軟Azure、中國聯通、IBM、華為云。阿里云作為國內最大的云服務供應商,其實這幾年的市場份額一直都處于下降之中,早幾年它曾占有超過六成的市場份額,而如今雖然它依然是國內最大的云服務供應商。
對于迅雷來說重點發展云計算雖說很合理,但它跟其他的行業巨頭相比,不論是在技術、資金、資源、規模上去比較,其實都不占優勢。對于云計算來說,在云計算行業,要想提高技術含量本身企業就用擁有強大計算能力的數據中心,用戶數量的積累很重要,對于迅雷來說它在用戶規模上的增速短期內也難以實現更大的突破,這其實也會制約著它在云計算上的發展。
第二,迅雷的用戶規模增速緩慢,直接影響會員跟廣告收入增速也不快
作為一家老牌互聯網企業,其實迅雷也深知用戶規模對它的重要性,在PC時代依賴于用戶下載工具的需要,迅雷確實發展的很迅速。可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迅雷的用戶增長卻未能實現井噴式的增速。根據它的財報來看,目前迅雷的會員用戶僅為378萬規模,其實這個規模量確實不高,跟其他互聯網巨頭一比較真的是不在一個量級。正是由于迅雷的用戶基數小,這也很直接的影響到了它的會員跟廣告收入。
在會員業務方面,受訂閱用戶平均數量下滑的影響,2018年迅雷會員業務收入為8,190萬美元,同比下滑3.6%。其中,Q4會員業務收入為1,820萬美元,環比下降4.8%。雖說迅雷也有短視頻、直播、電影等應用產品,雖說都是很熱門的應用產品,但是一旦沒有在市場上獲得用戶的關注,它就很難實現商業轉化。對于廣告主來說,用戶規模數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一旦迅雷在量跟質上都不占上風,自然也難以獲得廣告主的青睞。
尤其是像短視頻、直播、電影等已經被互聯網巨頭盤踞,它們手上握有數億的用戶規模,在資本的推動下,它們牢牢占據了市場份額,后入局者要想搶奪到用戶已經是越來越難。這些受歡迎的應用產品已經呈現出馬太效應。對于迅雷來說一旦用戶規模沒有實現很大的突破,自然也難以讓會員跟廣告收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從迅雷的這份新財報中可以看出,其實它這幾個主營業務的競爭能力都沒有足夠大的優勢,這樣也直接影響迅雷的營收能力。2014年迅雷好不容易上市,雖說上市后仍然發展的很艱難,但無論怎樣它仍需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抓住新的機遇,未來它可以從哪些方面去嘗試?
移動互聯網時代迅雷需抓住機遇 押寶云計算借5G技術實現新的突破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對于迅雷來說要想不被時代淘汰,唯有積極主動轉型才有機會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幸存下來。未來迅雷要想在業務營收上出現更大突破,選擇云計算、區塊鏈賽道其實也算是跟上了發展的熱潮。這兩個領域其實對于技術的要求還是挺高的,對于迅雷來說在2019年仍然還是要加大成本投入在科研上,進一步提高它在技術上的優勢。
根據迅雷的Q4財報來看,它在2018年研發費用為7,680萬美元,占據總營收的33.1%,對比2017年研發費用為6,690萬美元,占據總營收的33.2%。這也意味著迅雷愈發重視在技術上的投入,進入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各個互聯網企業比拼的將會是技術。只有在技術上占據更多優勢,企業的競爭力才會更強,這對于迅雷來說也是一個發展機遇。
在迅雷發布財報后,陳磊對外表示:"5G技術的到來為物聯網行業帶來了關鍵的推動趨勢,也將加大對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的需求。通過這幾年的投資部署,我們已經建立了覆蓋全國性的共享云計算網絡節點,并推出了邊緣計算的商用解決方案。"一旦迅雷在5G時代抓住機遇,它還是有機會推動它在云計算業務上的發展。
本文來源: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http://www.meigushe.com/ ——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轉載請注明
金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