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我國民營企業迎來中央出臺利好舉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金融機構要減輕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新興金融服務機構是小微企業融資的重要補充
目前,在金融服務方面,銀行仍是小微企業主獲得借款的主要渠道,但銀行以外的機構、平臺是小微企業獲得借款的重要補充。如友信金服旗下的友信普惠等金融服務機構,正是以小微企業主的個人信用為核心,搭建起了獨特的服務管理和運營體系。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往的運營中,致力于為城市廣大小微企業主、個體經營戶等有小額經營性資金需求的群體,能夠提供專業小額普惠金融信息服務的友信普惠等機構積累了大量小微企業主數據,建立了一整套金融信息服務體系。
企業主憑個人信用獲得服務
基于本身的管理體系、制度結構和風控邏輯,銀行等傳統的金融機構往往傾向于做大企業貸款,很難有精力去為規模較小、貸款額度較低以及行業高度分散的小微企業服務。在評估小微企業風險時,銀行一般會對小微企業的借款要求提出抵押擔保。而小微企業天生資本匱乏,很難有符合銀行要求的抵押品提供。針對這一融資時出現的問題,友信普惠為小微企業主提供無需抵押擔保的信用借款。通過衡量個人信用,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友信普惠為借款人提供純信用小額融資服務。目前,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友信普惠的人均借款金額達到近8萬元,其中,約 80% 的資金流入了實體經營領域。
切實急企業所急,提高服務效率
《意見》同時要求,提高金融信息服務的需求響應速度和審批時效。在這方面,友信普惠一直特別看重用戶體驗。自2011年成立以來,友信普惠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驅動下,在客戶獲取、客戶篩選上探索出更為高效的服務方式。同時,友信普惠可以為借款人提供快速可獲得的純信用小額融資服務,最快可以在分鐘級完成批核。友信普惠提供這樣快捷的融資服務,將幫助小微企業緩解燃眉之急。
友信普惠等新興金融信息服務機構的出現,或許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讓更多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領域。
金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