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山西省中醫院肺病二科關煒近年來隨著空氣污染日益加重,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以及相關職業因素、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患肺結節的人數不斷增加。此外,隨著CT分辨率的提升、輻射劑量的降低、肺癌篩查的普及和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肺結節的檢出率也越來越高
山西省中醫院肺病二科 關煒
近年來隨著空氣污染日益加重,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以及相關職業因素、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患肺結節的人數不斷增加。此外,隨著CT分辨率的提升、輻射劑量的降低、肺癌篩查的普及和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肺結節的檢出率也越來越高。
肺結節是影像學表現為直徑≤3cm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可為孤立性或多發性,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
從中醫上來講,關于肺結節的理論及治療經驗大多基于痰、瘀、毒、虛等病理因素,正氣虛損、有形之實邪內生是肺結節的發病關鍵,治法上多主張補肺益氣治其本,化痰、散結、祛瘀、解毒治其標。
患者在臨床上常無明顯癥狀,或僅表現為咳嗽、胸悶等不適,多因體檢時發現。隨著低劑量CT應用的普及,肺結節的診出率呈上升趨勢,健康人群中經胸部CT檢查出有肺結節的陽性率達14%~35%。在診治方面,常根據結節的大小、形態、邊緣、結節-肺界面及內部特征以及是否存在肺癌高危因素,如吸煙、腫瘤家族史等進行臨床惡性概率的評估。對于非必要手術切除的患者建議定期復查胸部CT隨訪,但肺結節存在一定癌變的風險,直徑<1cm的肺結節中有15%~75%屬于惡性病變。有不少患者在無干預手段的隨訪觀察期間容易產生焦慮甚至恐慌等心理壓力,所以在此期間,結合中醫藥辨證施治,控制結節發展、綜合調理患者體質成為越來越多患者的選擇。
中醫藥在治療肺結節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肺部結節多由感受外邪、情志刺激或飲食所傷后導致的痰液、瘀血壅阻于肺部,長久失治,最終形成結塊。
治療肺結節應當結合邪氣偏盛的不同,靈活選用化痰散結、化瘀散結、行氣散結、解毒散結等法以祛邪。
一、痰濕凝聚是肺結節形成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病理產物,化痰散結可用浙貝母、白芥子、半夏、皂角刺、瓜蔞皮,或如牡蠣、鱉甲、海藻、昆布、海蛤殼等軟堅化痰散結之品。
二、活血化瘀應為治療肺結節的重要治法之一,活血化瘀藥可選三棱、莪術、桃仁、土鱉蟲、水蛭、全蝎等。
三、治療上需重視調氣解郁、行氣以散結,可用柴胡、川楝子、郁金、佛手、紫蘇梗、合歡皮。
四、有形實邪留聚日久易生毒熱,可酌加清熱解毒散結之品如重樓、夏枯草、山慈菇、八月札等。
五、結節易生癌變,還可加用解毒抗癌之品,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苦參、龍葵等,以先安未受邪之地。
我院院內制劑“軟堅散結膠囊”,以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為法,以玄參、山慈菇、莪術、夏枯草、浙貝母、天龍、醋山甲、牡蠣等為主要成分,臨床具有良好療效。
肺結節的早期治療以隨訪為核心,目前,肺結節西醫無有效治療方法,早期發現結節較小時只能定期隨訪觀察,而到中晚期或者出現癥狀時多采用手術或者對癥及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但以上治療方法對患者損害較大,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平時治療時需要對肺結節良、惡性進行鑒別,如果惡性概率較大且有手術指征時應首選手術治療,不能耐受手術或不愿意手術及其他結節性質不明的患者,建議可根據全身癥狀采用中醫辨證治療。中低危結節可通過中醫藥辨證施治調理臟腑氣血陰陽,糾正體質偏頗,以求“治未病”之效果。
肺結節當同時重視“防”“治”兩條道路。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節飲食、慎起居、調情志、避霧露,保障五臟功能協調,防止外來邪祟侵擾。發生肺結節后要“既病防變”,以遠離病因為首要方法。
性別、年齡、吸煙、環境污染、飲食結構、生活壓力均是肺結節發生的影響因素,因此應避免與霧霾、石棉、煙草、粉塵等接觸,可通過佩戴口罩減少接觸,對于不可避免的職業性的粉塵接觸,應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避免惡化。
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