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一周多來,以立邦、三棵樹、亞士、久諾、東方雨虹、富思特等為代表的工程涂料一線品牌相繼發布調價函,漲價10%-30%不等,引發了業內一場軒然大波。在原材料漲價已呈強弩之末,部分原材料價格開始回調“降溫”的情況下,工程涂料卻不合時宜地集體漲
最近一周多來,以立邦、三棵樹、亞士、久諾、東方雨虹、富思特等為代表的工程涂料一線品牌相繼發布調價函,漲價10%-30%不等,引發了業內一場軒然大波。
在原材料漲價已呈強弩之末,部分原材料價格開始回調“降溫”的情況下,工程涂料卻不合時宜地集體漲價,是否有摸“甲方爸爸”老虎屁股的感覺?
以雙酚A為例,5月28日價格比5月21目已經暴跌4400元,萬華化學MDI價格自3月份達到高位后,已經三連跌,6月掛牌價比3月下調了30%。
而從去年開始,受疫情影響以及“房住不炒”的政策調控,房地產一直在低位徘徊,房價低迷,有錢者不敢買,想買者又沒有錢,房價不漲反跌,房地產銷售陷入低谷。
作為上游原料的工程涂料卻不降反漲,豈非進一步加大了房地產行業的壓力?
價格本是工程涂料最大的競爭籌碼之一,在當前房地產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工程涂料敢冒天下之大韙集體漲價,就不怕得罪碧桂園、恒大、萬科、綠地、華潤、富力這些地產巨頭,就不怕“甲方爸爸”一怒之下改弦易轍、欠款不還,流失來之不易的市場份額嗎?
NO.1
工程涂料普漲“甲”不責重
原材料漲價,最難受的莫過于工程涂料品牌,排除品牌因素,甲方最關注的就是價格,沒有價格優勢,沒有資金優勢,再好的品牌也很難考慮。
工程涂料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漲價可能失去客戶,失去市場份額,不漲價自身利潤不保,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漲,還是不漲?可以說一直是困擾著工程涂料企業的一道難題。
但與其不漲虧死,還不如漲一把搏一搏。
出頭的椽子先爛。為了不成為眾矢之的的出頭鳥,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同盟。但同盟很多時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便表面同盟,事后陽奉陰違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這種情況下,靜觀其變,等待合適的時機成為最好的選擇。
功夫不負有心人。4月23日,本身市場份額最大、又財大氣粗的立邦工程漆率先發布調價函,宣布5月1日起全線產品調價:立邦外墻涂料價格上調3%-12%,立邦內墻涂料價格上調4%-6%,立邦地坪產品價格上調7%-15%,輔料及砂漿類產品價格上調4%-16%。
一石激起千層浪。按說,立邦漲價之后,其它品牌馬上就會緊隨其后漲價才對。
但一直過了20多天,5月18日,江蘇久諾才率先響應,宣布工程涂料即日起上調10%-15%;
隨后幾天,亞士、三棵樹、東方雨虹、富思特也陸續發布了調價函:
5月19日,亞士創能宣布工程涂料自25日起全線上調;
5月20日,三棵樹宣布仿石類涂料自25日起上調15%-25%;
5月20日,東方雨虹發布調價函,水性涂料上調15%-20%;
5月21日,富思特宣布仿石類涂料自26日起上調8%-10%;
嘉寶莉工程涂料雖沒有發漲價函,定價表面沒漲,實際執行價漲,實際漲價幅度10%-15%……
估計幾個國內大佬有過近半個月的私下溝通,終于達成了同盟的共識。
這一刻,往日惡性的市場競爭、價格戰都消停了,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當行業被上下夾擊,生存都變得困難時,是時候一起做出一些改變了。
如果說個體漲價會被甲方無情拋棄,那集體調價,將企業行為變成行業行為,就是對這種不公平、不合理現狀最無聲的抗議。
NO.2
原料價格回落或“漲”聲將斷
5月24日,全球助劑領軍品牌畢克化學宣布,自6月1日起,公司全線產品漲價8%。
隨后,杜邦、伊士曼、盛禧奧、陶氏等國外化工巨頭,及金浦鈦業、華源顏料等國內化工龍頭,也相繼發布了6月1日開啟新一輪漲價的通知,部分企業甚至已將三季度的漲價事宜提上了日程。
眾多大宗原材料的瘋狂上漲,嚴重影響了市場的健康發展,國家相關部門不得不發聲,對沒有節制的原材料漲價進行抑制和管控。
5月2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證監會高度關注并不斷強化市場風險監測,有效防范市場風險,抑制市場過度投機,證監會也將加強與宏觀經濟部門的協作,做好大宗商品的宏觀調控工作。
隨著監管層政策發力多措并舉,大宗商品上漲壓力緩解,近期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明顯回調。
在有監測的105個產品之中,5月21日至28日一周時間有25個產品上漲,占23.81%,17個產品持穩,占16.19%,63個產品下降,占60%。價格下降的原材料數量占了大多數。
從下表可以看出,下跌前三名的化工原料產品為雙酚A(BPA)、碳酸二甲酯、粗苯,跌幅分別為17.39%、12.70%、11.24%。
5月27日,萬華化學發布公告,自2021年6月份開始,中國地區聚合MDI分銷市場掛牌價19600元/噸(比5月份價格下調2400元/噸),直銷市場掛牌價19600元/噸(比5月份價格下調2400元/噸);純MDI掛牌價21800元/噸(比5月份價格下調1200元/噸)。
這也是自4月份以來,MDI龍頭萬華化學的“三連跌”。
雖然大家對于此前萬華化學調漲12輪,價格上漲近10000元/噸的“壯舉”記憶猶新,總體來看是漲多跌少,但龍頭企業下調價格,對水深火熱的原材料價格來說,會不會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與此同時,環氧樹脂、雙酚A、丁二醇等化工原料也坐上了“過山車”,近期價格下跌的原材料產品不在少數。新戊二醇較上周下跌2200元/噸,異丁醛較上周下跌5400元/噸,雙酚A周價即下降了4400元。
原材料開始出現回落跡象時,工程涂料卻反其道而行之,開始集體漲價,是不是有些不合時宜?
NO.3
為什么不怕得罪甲方爸爸
除了前面提到的大宗原材料價格多次上漲、工程涂料企業被逼上梁山被迫漲價等因素外,以下理由也是工程涂料企業不怕得罪甲方爸爸集體漲價的原因。
1、精裝房品質升級,材料價格上調正常
一直以來,精裝房的品質都是業內詬病的核心,不論是內墻還是外墻,交房時業主維權是常事。由于精裝用的材質一般,特別是墻面和地面,有的業主收房后會重新裝修,甚至敲掉柜子另外做。
如果說內裝還只是費錢費力問題,外裝的問題就更嚴重了,由于外墻涂料用的品質不過關,墻面脫落、花色、防火效果差就成了城市一大隱患。
近年來,小區外墻著火,由于用的是傳統保溫板導致大面積起火的事故屢見報端。
而各個小區外墻風吹、日曬、雨淋之后留下的大花臉,看了讓人糟心。
更有甚者,外墻脫落砸到小區車輛,砸傷業主的事情在多處上演。
為杜絕這種情況的持續發生,國家推進精裝房建設,減少建筑垃圾的同時,也在不斷推進精裝房品質升級。
萬科、碧桂園和恒大的配置明顯升級,指紋鎖、品質燈具、基礎家電、鞋柜甚至背景墻都成為標配,業主滿意度也在提升。
另一方面,國家在東部沿海地區及內地部分一二線城市已經出臺文件,要求外墻防火選用隔熱保溫涂料,杜絕火災事故發生。
不管是國家要求,還是房地產主動轉型升級,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品牌地產精裝房的質量在提升,為了配合地產大客戶,三棵樹在2020年就調整了戰略,停產低端產品,保證產品品質,與此同時,價格上調也在情理之中。
2、房地產發展放緩,以量換價難實現
自房地產公司實施集采戰略以來,“甲方爸爸”一直掌控著話語權,在房地產快速發展的時候,只要有量,任何要求都可以得到滿足,涂料廠家為了拿下項目,可以以價換量,提質不提價或者象征性漲一點不影響,只要有得賺就行。
但今年這一招顯然行不通了。原材料持續暴漲已經壓縮企業不少利潤空間。另一方面,國家三令五申強調房住不炒,限制房價發展,年輕人躺平,不結婚不生子,使得房產銷售舉步維艱。
今年拿地項目、開盤項目及售房面積都受到極大影響。各大地產公司紛紛通過內部重組、人員優化以及減少拿地數量,放緩開發步伐等保留現金流,降低企業風險。
在這種大背景下,涂料的出貨量也必然受到影響,量少了價格自然也不會有那么大的優勢。因此,對于涂料工程大佬們來說,調價底氣也更足一些。
3、行業領軍企業的責任和使命
關于原材料持續漲價的原因,專家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漲價趨勢在中長期不會改變。除非疫情好轉全球經濟向好,這顯然還看不到盡頭。
事實上,原材料成本對于中小涂料企業的影響更大,占企業綜合成本比重更高,如果行業巨頭上調10個點,中小企業上調的幅度會更高,其既有的價格優勢將不再明顯,市場競爭力更小,最終或淘汰出局。
因此,涂料大佬沒有調價之前,中小涂料企業是萬萬不會有所動作的,通常情況下是誰先出招誰輸,靠價格爭取來的市場,關系比較脆弱,調價必然被拋棄。
工程大佬們也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往日作為行業領軍品牌,這些企業引領行業前行,制定行業標準,維護行業秩序,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如今,工程涂料受到原材料的沖擊困難重重,行業已經危機四伏,是需要領軍企業站出來主持大局了。
因此,在立邦率先發布漲價函之后,三棵樹、亞士創能、富思特、久諾、東方雨虹會緊隨其后紛紛集中發布漲價函,眾多中小涂料企業也將迅速加入到漲價的行列中來。
總之,此次工程涂料企業大佬們集中調價,并不擔心被“甲方爸爸”們“穿小鞋”,也在釋放一個信號:無力改變現狀,面對現實為宜。
工程涂料集體漲價,也是在向下游宣告,價格上調是行業性的,成本上升是既成事實,選擇品牌合作,就得認同調價。
工程涂料集體調價,拉響了涂料行業下半年漲價的警報。但也不必談虎色變,原材料漲價總有窮期,水漲船高,涂料產品該漲多少就大膽地漲,但如果漲價幅度不大,幾個點10個點以內,能替客戶著想自己內部消化的盡量自己消化最好。
陳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