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火星農民,一個不安分守己的新農民。農村出生農村長大,在外面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雖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有挑戰性,但內心深處總是擺脫不了對農村的那種情懷。兩年前因為年邁的父母身體欠安需要照顧,就索性放下了外面的一切回到了河南老家。火星農民種的
火星農民,一個不安分守己的新農民。
農村出生農村長大,在外面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雖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有挑戰性,但內心深處總是擺脫不了對農村的那種情懷。兩年前因為年邁的父母身體欠安需要照顧,就索性放下了外面的一切回到了河南老家。
火星農民種的小麥
豐昌家庭農場,火星農民下半生的經營方向。
回到河南老家,接過了父親積攢了幾十年的大小農業機械,接手了家里耕種的四五十畝耕地。自家有機器,耕作起來也就較其他農戶相對輕松一點,忙完了自己的活兒,可以幫村里其他農戶犁地、耙地和播種,也能多少掙點來補貼機器用的油錢。
老家地處河南西南部南陽盆地,方圓百里一馬平川,是典型的平原地貌特征。主要種植糧食作物,人多地少的特點注定了一家只能耕種三五畝地。一年可以種植一季小麥一季玉米,耕種成本逐年增加但是糧食價格卻越來越低,所以現在的農村基本上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留守。種地掙不了錢同時他們沒有能力再耕作。
火星農民原本就是一個不太安分守己的人。
看到人民都不再愿意種地,火星農民那顆不安分的心就又開始躁動起來了。父母身體恢復的還不錯,但是他們已經不再適合種地之類的體力活兒,我認為我可以在照顧好他們的基礎上,利用老爺子積攢下來的那些大小機器多種一些地,我覺得我可以做的好。
說做就做,挨家挨戶找那些老人們談,打電話跟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講,把他們不愿耕種的土地流轉給我經營,我每年定時支付地租,做他們的佃戶。
2018年下半年,從村民手里流轉了230多畝耕地,順利注冊了豐昌家庭農場辦好了相關手續。這是俺們村里第一個涉農項目。
視頻加載中...
2018年十月,火星農民220畝種了新麥21,一個早熟強筋小麥品種。另外還有十幾畝地春季用來種西瓜、絞瓜、黃瓜、甜瓜、砍瓜、絲瓜、冬瓜、南瓜、苦瓜、葫蘆瓜等,所有這些瓜都算是試種,主要是用來學習和總結種植管理經驗,另外也是想試著開辟銷售渠道,在不能保證能賣出去的情況下,火星農民也不敢種太多,畢竟咱不是土豪,哈哈哈~
2019年秋季打算試種一個高密植的玉米,同樣還是220多畝。
接下來咱就說說絞瓜的那些事兒
記得很小的時候,家里種過絞瓜,因為時間太久了基本忘了那種瓜什么味道,但是看起來像南瓜的東西一拍一攪就出來粉絲,那種神奇的感覺讓我幾十年都沒法忘記。在資源匱乏的那個年代,絞瓜簡直就是難得的極品美味啊!但是因為近些年人民的飲食結構調整,農村人吃肉比吃素多,絞瓜也慢慢被人民忘記,不再種植了。
絞瓜,也叫金絲絞瓜,因其自然成絲而得名,南方人稱其為魚翅瓜、海蜇絲瓜。每100克瓜肉含水分95克蛋白質0.6克,碳水化合物3克,植物纖維0.4克,其中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十分豐富,還含有人體必需的胡蘿卜素、核黃素、維生素類硫安素、尼克酸營養素,特別是含有一種普通瓜沒有的葫蘆巴堿。
在網上查了下,各種百科里解釋的就像包治百病的藥食兩用瓜果類作物,嚇的火星農民趕緊買了兩千粒種子試種一下。效果這么好,咱得先種先吃啊,哈哈~
兩千粒絞瓜種子和五千粒西瓜種子,加上其他各種瓜,火星農民用傳統育苗方式做了兩個簡易育苗棚,入棚覆土第七天基本苗齊,今天是第二十天(溫水浸泡及保溫箱催芽兩天,沒算進這二十天內)火星農民在頭條號和火山號每天都有小視頻打卡,向所有三農愛好者、養花養樹和關心關注我的朋友們即時匯報各種瓜的種植情況,歡迎圍觀~
火星農民,一個不太安分守己的人,雖然碼字做圖不太專業,但是俺種糧食種瓜可是很認真的呢!
假如您喜歡俺的文章和視頻,別忘了給小農點個贊哦~
您喜歡吃什么瓜,評論區告訴俺,火星農民送您一份兒!
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