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前兩年網上有個賣煎餅的大媽,因為顧客質疑她少給了個雞蛋而發生了爭執,爭吵間,這位大媽無意中爆出了一句后來火遍全網的話:“我賣煎餅月入3萬,怎么會少你一個雞蛋?”聽完這句話,許多網友表示自己想要靜靜??少u煎餅月入3萬又如何?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前兩年網上有個賣煎餅的大媽,因為顧客質疑她少給了個雞蛋而發生了爭執,爭吵間,這位大媽無意中爆出了一句后來火遍全網的話:
“我賣煎餅月入3萬,怎么會少你一個雞蛋?”
聽完這句話,許多網友表示自己想要靜靜。
可賣煎餅月入3萬又如何?
今天我要說的這位賈大媽才是真實版“煎餅俠”,因為她靠擺煎餅攤月入10萬!
她家的煎餅攤,每天早上不到六點就有人開始排隊,在上班的高峰期,排隊能排到馬路上去,忙的時候連收錢的時間都沒有,兩三個小時停不了手。
現在的賈大媽自己開了好幾家分店不說,甚至還開起了煎餅學校,成了許多慕名而來想學做煎餅的人的學習基地。
可憐很多人工作了這么多年,月入過萬都還難,即使是在一線城市打拼,想要月入10萬,除非是某大公司高管,或者自己當老板,而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也都是天方夜譚。
這時候有很多人都開始質疑事件的可信度,紛紛吐槽:又想騙我去賣煎餅!
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位賈大媽就是靠著最樸實的擺地攤、賣煎餅,攤出了10萬元的高薪,她沒有高學歷、沒有強背景,但她成功的事實卻真實地擺在了我們面前。
靠擺攤月入10萬真的不可能嗎?
如果可能,那同樣是擺攤,同樣是工作幾十年,這位煎餅大媽究竟贏在了哪?
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從大媽的一次演講中便能看出些許端倪。
一、萬事開頭難:賈大媽創業初期被罵哭,她贏在了耐力和決心
賈大媽原名賈秀英,她最初也同其他大媽一樣,到城里做一些刷碗的活。
2001年的時候,她開始做起了煎餅生意,當時一張煎餅賣2塊錢,一天就能賣400張煎餅,賣800塊錢,凈賺就能賺500塊,遠遠超出了她刷碗的工資,于是她便一直做到了現在。
說起來似乎挺輕巧,但大媽剛開始什么都不懂,也有被顧客罵哭的時候。
賈大媽至今說起她第一次出攤經歷還會眼眶泛紅:
“我第一次出攤,那個時候天特別冷,我就盼星星盼月亮的好不容易等來了第一位顧客,心里頭不知道為什么特別緊張,手就開始哆嗦,老怕給人攤壞了,結果一上手就把煎餅摟出個洞來,還有一個面疙瘩。
我很緊張,就叫了聲:‘ 姐,我給你放2個雞蛋,只收一個雞蛋的錢行嗎?’
當時這個大姐脾氣就上來了,說道:‘就你攤成這樣還要錢呢?白給我都不吃!’
當時我心里特別難受,但是我咬咬牙還是忍過來了……”
原來,賈大媽家還有個閨女,當時才上小學,如果她不堅持邁出這一步,她的閨女很可能就要失學。而且她閨女特別懂事,平時母女倆上超市買東西,她看到什么想吃的都要先問問價格,貴的話就不買。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烙在了賈大媽的心里,于是她就下定決心:
“不管多難,我也要靠我自己給自己闖出一條路來,決不能放棄,堅持賣下去。不管是刮風下雨,一天都不能歇!”
自此以后,賈大媽每天凌晨三點就起床工作,這一堅持就堅持了將近20年。
如果你覺得攤煎餅是個簡單的活,那你就錯了。
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讓學生每天堅持做300下甩手臂的動作,甩手臂似乎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可一個年后,能每天堅持下來的人也只有柏拉圖一個人,因此柏拉圖后來同樣能成為一名偉大的哲學家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賈大媽選擇了賣煎餅這個行當就從沒有放棄過,因為她有要堅持供女兒讀書的信念和決心;有不怕挫折,跌倒了再爬起來的毅力;有每天起早貪黑,風雨無阻的恒心。
反觀一下現在的年輕一代,創業也好、工作也罷,總是三分鐘熱度的人數不勝數,即便只是堅持每天6點鐘起床這樣的事,也能刷下大批人來。
能笑起來的人固然有其可取之處,但能堅持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相比于懶散、毅力不足、又玻璃心的你,大媽贏在了耐力和決心。
二、產品質量有保障:賈大媽虛心聽取意見,不斷打磨產品質量,她贏在了口碑的樹立
我們都知道,做餐飲的,如果你的產品口感不好、衛生不行,即使你外表包裝得再華麗,也難有顧客上門,你只有做的足夠好吃,才有更多的人愿意買單。
現在地攤一行火了,很多人就開始想著入行擺攤,而餐飲行業又是個重頭戲。于是很多人就打算投個千把塊錢買套設備,再花個幾百塊找師傅培訓兩天,一星期不到就開始上手出攤了。
可結果呢,技術不純熟,做得慢,難吃不說,賣的還貴,那么這時候如果你還不想辦法“亡羊補牢”,精進產品質量,如何拉得了回頭客?如何跟人家做了十幾年的老牌地攤相抗衡?
賈大媽在剛開始做煎餅攤的時候,她的煎餅也出現過很多客戶投訴的問題,她是如何做的呢?
久而久之,大媽的煎餅做得越來越好吃,外香里脆,飄香十里,顧客開始變得越來越多,生意自然也越來越紅火。
當然,賈大媽并沒有止步于此,為了迎合廣大顧客不同的喜好,她家還推出了多種餡料搭配、多種口味的煎餅,以供消費者選擇,能把單調的原味煎餅做出花兒來,她家不火誰家火?
實際上不論我們做哪行哪業,公司產品的質量永遠是保障企業持久發展的根本和前提,只有口碑樹立起來了,才有可能做到“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
要想攬下這個“瓷器活”,你就必須有個“金剛鉆”,只想迎合時代潮流,什么都不懂就來投資想分行業一杯羹的,這樣的企業終究“火”不起來,也不可能“活”得長久。
三、賣的不只是產品:賈大媽賣煎餅跟顧客賣出了感情,她贏在了個人品牌的創建
賈大媽在演講中曾提到了她與一位顧客的故事:
“我本來也沒有什么想法,我就是一個普通攤煎餅的,直到有一天,有一個老顧客回來了。
他說:你給我攤30來個煎餅。
我說:你一下子要這么多?
他說:我閨女從小學就吃你家煎餅長大的,現在出國留學了,我要去看她,問她需要帶些什么,閨女說了,我什么都不需要,給我攤幾十張煎餅就行了,叫阿姨親手給我攤,我特喜歡吃她家的煎餅。
聽到這位爸爸話我很感動,想想這個小姑娘,從那么點就開始吃我家的煎餅,現在已經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還沒有忘記我家煎餅,我心里有一種動力和信念,攤煎餅不光是為了養家糊口,我要把它當事業去做。”
其實賈大媽憑借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敬業,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為她自己建立了個人品牌。
有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個人品牌,引用知乎上一位網友的一句話總結,就是:
“某個人外在表現或者所做的某些事,通過傳達或者留存,對其他人有很深的影響,被其他人認可?!?/p>
大家想想,賣煎餅的人何其多,為什么故事中的客人不選擇別家的煎餅去買,而非要買賈大媽家的煎餅?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客人習慣了吃賈大媽家的煎餅,賈大媽家的煎餅好吃。這時,賈大媽賣出去的就不單單是煎餅這個冰冷冷的產品了,而是一種情懷,這種情懷對客戶造成了很深的影響,賈大媽的煎餅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她的個人品牌也就建立起來了。
那么賈大媽的個人品牌是如何創立的呢?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1、找準自己的定位,保持領域的垂直度,打造自己的形象。
賈大媽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個做煎餅的”,且不管賣好賣不好,她都努力堅持了下來,久而久之,她家的煎餅被越來越多的顧客所熟知,也在顧客心里有了非常精準的定位,只要想到煎餅,馬上就能聯想到賈大媽家的。
為什么有很多人說“通才不如專才”,什么東西都會一點,不如專精于一件事,從品牌打造的角度來說,這樣更有利于客戶清楚你是干什么的,而且干這個你是專業的。對你形成固有印象后,下次只要他想到這件事,就會想到找你。
2、保證產品的質量,用心經營粉絲客戶
有些人做生意,一開始做的挺好,時間一久就開始偷工減料,變著法子地降低成本,忽悠客戶,但客戶不是傻子,只要你的東西一換,他們馬上就能察覺。因此這其實是非常愚蠢的做法,或許它確實可以贏取一時暴利,但這離企業倒閉也不遠了。
賈大媽家的煎餅幾十年來能做到品質如一,雖然成本上可能會高出很多,但隨著新的粉絲客戶越來越多,有客戶就有收益,還會擔心賺不到錢嗎?
3、建立品牌效應,擴大知名度
賈大媽將做煎餅當成事業來干,說明她是有所企圖,有自己的目標的,現在,她不但創建了自己的“姜皇后煎餅”品牌,開起了分店,還開啟了煎餅學校,專供想要做煎餅生意的人學習技術。
在演講的最后,她道出了她的終極夢想:把煎餅攤到全世界!
通過賈大媽的案例我們真正明白那句,“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p>
年輕人,永遠不要止步于現狀,固步自封的人,終將被社會淘汰。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何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