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如何讓口袋里的錢越花越多(上)》,我們講到,錢包可以分為3個:為了滿足自己欲望的消費錢包、讓財富增值的投資錢包和充滿挑戰性與不確定性的投機錢包。利用好消費錢包讓所有花出去的錢都物超所值。這就涉及到一項重要的技能:如何判斷一件商品的內在價
在《如何讓口袋里的錢越花越多(上)》,我們講到,錢包可以分為3個:為了滿足自己欲望的消費錢包、讓財富增值的投資錢包和充滿挑戰性與不確定性的投機錢包。
利用好消費錢包
讓所有花出去的錢都物超所值。這就涉及到一項重要的技能:如何判斷一件商品的內在價值。
市場中,一件商品的價格取決于供需關系,比如,因為活豬量少,豬肉的供給量就會變少,這時候,市場上的供給量小于需求量,豬肉價格就會上漲。
商品和投資項目的價格因為供需關系,或者市場其他事件的影響,導致市場價格的波動很大,所以市場價格并不代表一件商品的內在價值。
同樣的,一件商品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價值,所以當我們分析一件商品的內在價值時,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判斷。
先說說消費錢包里面的商品。
影響商品內在價值的因素有2個:
1. 商品的成本。
2. 這件商品給我們帶來的心理滿足感。
沙漠中的一瓶水,不管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這里,小六還要提醒大家一下,沖動購物帶來的快感并不是真正的滿足感。比如:逛網店的時候,本來只需要買一件衣服,但是逛某寶的時候,發現多買幾件,可以使用商品滿減券,于是,抓緊湊了一大單,可是,買回來之后發現,這些衣服并沒有多好看,多一件少一件也無所謂。
真正理智的消費者,不會買一件自己不需要的打折商品,而是根據當下的需要,選擇一件合適的商品。
為了防止自己被打折廣告吸引,大家在購物前,把需求列出來,然后觀察市場價格,在價格比較合理的時候買入。理智消費可以讓我們少花甚至不花無用的錢。
想讓錢包里的錢越花越多,只看消費錢包里的錢?還不夠!
我們還需要學會,看懂投資錢包里的商品對應的投資價值,當你想要投資一個項目的時候,如何判斷這個項目是否劃算呢?
這里小六先給大家介紹一個詞:現金流量。
在金融領域里,一個投資項目將來會產生的錢,叫做現金流量。
判斷某個項目值不值得投資,就要看它未來產生的現金流量夠不夠大。
比如:你想買一套房子,如果買了之后,不打算賣了它,這套房子產生的現金流量,就是它的房租租金,當然,未來房租會不斷變化,貨幣價值也會不斷變化。所以這其中也會存在不確定性,這就需要我們利用專業知識,跟市場進行趨勢預判。
再比如:股神巴菲特在投資股票的時候,他首先會看公司的財報和經營情況,接著推算出公司的未來發展趨勢,然后估算這個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對比市場價格之后才做出決定。
同樣的投資,不同人會獲得的投資價值是不一樣的。
我們假設有2個投資方案,一個是今天投資100萬,10年后可以獲得200萬,收益率是7.18%;另一個方案是,今天投資100萬,40年后可以得到2000萬,收益率是7.78%。
如果兩個投資方案的不確定性相同,也就是風險相同,我們理論上應該更喜歡收益率更高的40年的投資方案。但是這里牽扯到時間的問題。
如果你是個20歲的年輕人,考慮到自己的晚年,可能會選擇40年的投資方案。
但如果你是即將退休的60歲老人,情況又會如何呢?可想而知,40年后收到的2000萬元,對你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價值。
投資自己
以上我們說的投資房產或者股票,都是投資一些市場項目。
那么接下來,我們再聊一聊,投資自己。
在金融的世界里,人們把人的價值看得很重,因為人是可以創造現金流量的重要資產,我們投資自己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好的賺錢能力,所以,這當然也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之一了。
很多人喜歡花錢買一些網課,考個心理咨詢師證、會計師證,也有人學習自媒體,剪輯視頻,在網上帶貨賺錢。
但是小六在這里提醒大家,選擇課程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課程。
比如,某人打算報名英語培訓課程,正在猶豫選擇哪一家,A培訓學校是1對1教學,商務英語課程學費為3萬元;B校是集體教學,日常會話課程是1萬元。
這時候就要考慮,AB兩校帶來怎樣的現金流,如果這個人就職于擁有國際業務的著名公司,通過掌握商務英語,可以預計到將來自己會因為精通英語而授予責任更大的工作,那么他應該毫不猶豫的選擇A校;如果此人就職的公司,主要業務在國內,他學習英語是為了公司內部的升職考試,中等程度的英語水平就足夠了,那么他應該選擇學費相對便宜的B校。
所以不管是花錢投資固定資產還是學習,都需要從未來的現金流和時間兩方面去考慮。
這時,有的小伙伴就會覺得:“投資也太麻煩了吧?是不是直接花錢買彩票好了,說不定馬上中500萬。”
可是彩票的中獎率是千萬分之一,中獎率實在是太低了,免費的午餐即使有,也只有極少的人才能得到啊。
所以彩票不是投資,而是投機。
明明都是花錢,為什么有的是投資,而有的是投機呢?
投資和投機的區別在哪里?
大家不要覺得投資和投機聽起來很好分辨,實際上在生活中,很多人明明是在投機,卻認為自己是在投資。
有數據顯示,全中國有3億彩民,其中,竟然有80%的人認為自己是在投資。
所以,知道投資和投機的主要區別,非常必要。
投資學會合理的分析方法,成功的概率很大。
而投機成功的概率比較小,大部分是碰運氣的。
投資可以大概估算成現金流,這種現金流大多數可以確定,比如:租房了,就會有租金。
那么,彩票為什么不是投資呢?
因為彩票的中獎概率太低了,即使天天分析彩票的數字規律,自稱為買彩票大神的人,也往往只是中一些零零散散的小獎,中大獎的概率少之又少。
在這里,小六要提出一個名詞:以往先驗概率。
它的意思是,人們將某一次的經驗和分析,作為以后遇到所有同類事件的依據。
以往先驗概率最大的危害是:我們會將思維固定在以往的某些經驗中,從而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
我們常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以往先驗概率的典型表現,因為以往看到蛇的時候跟繩子很相似,以后只要看到繩子就以為是蛇,所以才會特別害怕。
可是很多人知道,彩票中獎率很低,為什么還是要執迷不悟呢?
那是因為他們之前看到別人通過彩票得到了巨額的獎金,于是就覺得自己買了彩票也可以產生高額回報。
投機者重短期利益,而投資者重長期利益。
買彩票和投資房產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人們買彩票總是希望能夠馬上獲得高額的回報,而投資房產往往看重的是長期利益,這就是投資和投機的第二個區別。
小六必須要提醒一下,花錢的對象并不能幫我們區分是投資還是投機,比如在股票市場上,有的人在投資,有的人在投機。兩者花錢的對象都是股票,但是前者看重股票的長期持有,而后者關注股票的短期收益。
股神巴菲特大家都很熟悉,他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沒有打算持有一只股票超過十年,那么你就不要買入”。這句話揭示了一個道理,真正的股票投資者,著重的是長期獲利。
通俗來講,就是:買自己懂的理財產品叫投資,買自己不懂的理財產品,就是投機了。
比如,2017年上半年,關于區塊鏈的話題,一度被炒得十分火熱,特別是很多大佬們公開聲稱自己在比特幣中賺了大把鈔票后,大批人開始瘋狂地進入市場。甚至有的人連注冊都不會,為了不會錯過這筆財富,請人幫忙注冊進入了市場,可是就在2017年9月之后,區塊鏈市場大跌,大部分代幣價格下滑,還有一些不良代幣完全從市場消失,就這樣,很多人的錢打了水漂。
這些投資失敗的人中,不少人只是因為看了一篇文章投資的,還有的人是因為相信某個人的話進行投資的,如果問到他們投資的具體項目,他們甚至連代幣的名稱都說不清楚。
這就是典型的不懂投資的人。
這種投資實質上就是投機,而我們現在看看幣圈,即使經歷了一場風波,也依然有很多人在賺錢,他們對自己投資的幣種有深入的研究,而且還在不斷研究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趨勢。
由此可見,真正的投資,前期對產品有過深入了解,并且做過價值評估,最終希望獲得持久利益,所以成功的概率很大;而投機不一樣,后者對產品缺乏了解,或者期望短期內獲得高額回報,所以成功的幾率比較小。
總結
讓錢包里的錢越花越多的秘密就是:
1. 正確使用消費錢包,減少甚至遏制沖動消費,只買必須的,少買想要的,不買不需要的。
2. 學會使用投資錢包,準確分辨投資和投機行為。多投資自己,畢竟投資市場上的產品需要我們自身懂得專業知識,對自己的投資負責,對自己的錢負責,學會延遲滿足,爭取獲得長久的收益。
3. 盡量不適用充滿挑戰性與不確定性的投機錢包。
劉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