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
科學素養不僅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目標。自2001年課程改革以來,小學《自然》課程更名為《科學》課程,其目的就在于為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科學素養提供教育條件。近幾年,《科學》課的開設時間也提早至小學一年級。
但是,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科學且系統的課內教學,更需要課外閱讀及實踐??破兆x物是進行科學教育、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輔助材料,它可以多角度地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欲望和學習興趣,對科學教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優質科普讀物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對科學問題的探究能力,也能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
我們特地整理了一份優質“科普讀物”清單,各位家長和老師們,快為孩子查收這份書單吧!
”
1 1 1
《饒有趣味的大腦》
人類的大腦是所有生物體的結構組成中最為精細和復雜的,它擁有的無窮的創造性思維、無法估計的強大功能令人嘆為觀止。腦是怎樣工作的?人類如何感知大自然?閱讀本書,你將找到答案。
本書作者為國內外十位知名教授,以深入淺出的語言描繪了人和動物的視覺、味覺、觸覺等感覺系統的作用機理,介紹了視覺、癢覺等的發現過程,敘述了腦的功能分區和腦成像,解釋了神經系統可能出現的“麻煩”。
全書涵蓋腦科學領域的熱點問題,內容豐富、語言生動、圖文并茂、展示了科學美。
1 2 1
《管窺物理》
作者在書中主要關注的是物理學的思維方式,和讀者探討物理學中的思想方法,并注意那些本來應該屬于中學物理課程范圍,卻被考試導向忽視的問題,盡量少使用數學,力求簡單,還希望讀者讀起來有一點點趣味。
相信孩子們讀了這本書,對物理一定會有新的認識,或許還會因此愛上物理。
1 3 1
《與鴛鴦為鄰》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得成比目何辭死,愿做鴛鴦不羨仙”……鴛鴦是中國著名的觀賞鳥類,由于它們經常出雙入對,因此被人們視為愛情的象征,并經常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說中。
那么,你了解鴛鴦嗎?你曾經看到過它們嗎?你知道它們的生活習性嗎?你知道它們經常棲居在哪里嗎……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興趣,那就在書中尋找答案吧!
1 4 1
《征戰超級稻》
本書以小學生丁丁和菲菲在老師的帶領下跟隨袁隆平爺爺到海南繁育基地參與研究為線索, 介紹了水稻的雜交優勢、傳統雜交水稻的研究方法、超級雜交水稻家族成員、袁隆平院士的夢想等。
書中還特別介紹了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思路———首先設計超級雜交水稻的株型, 再運用生物工程手段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育和篩選。
相信同學們讀完這本書,關于什么是水稻,什么是雜交水稻和超級雜交水稻,袁爺爺是怎樣研究得到超級雜交水稻的等等這些心中的疑問都會得到解答。
1 5 1
《漫游化學世界》
作者以生動的筆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化學的入門知識,以及化學在解決日常生活、人體健康和能源環境等熱點問題時的應用,帶領讀者在化學世界中漫游。作者還結合多年的化學教學經驗,就中學師生在化學教學和學習時的一些常見疑問進行了深入解答,并對化學奧林匹克在中國的開展歷史和命題思想進行了詳細介紹。
本書內容豐富多彩,文筆輕松雋永,為廣大中學生和青少年科學愛好者打開了一扇認識化學的大門,對化學教師的教學和競賽輔導也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1 6 1
《聚焦基因》
DNA分子就像一架精巧、纖細的繩梯,以優美的姿態圍繞自身的中心旋轉。在這僅由4種脫氧核苷酸組成的長鏈中,隱藏著幾乎所有生命的密碼——基因。
在這本書中,你將能了解到各種關于基因的各種知識和小秘密,從而打開生物世界的大門。
1 7 1
《奇妙的宇宙 》
(一、二、三)
點擊上方圖片即可購買
《奇妙的宇宙》以生動的筆觸和精彩圖像,深入淺出地向讀者介紹了天文學的基礎知識和熱點問題, 并將天文學知識與天文學及空間科學發展史緊密結合 ,帶領讀者了解科學家是如何一步步地探索著宇宙的奧秘。
全書內容豐富多彩,文筆輕松雋永。書中一些文章曾在《自然雜志》《科學》《天文愛好者》等發表,深受讀者歡迎。
本書可作為中學生學習天文學時的課外讀物,也可供教師在天文學教學和科普時參考。
走近科學,
從一本優質的科普圖書開始!
設計:周 丹
編輯:周 丹
主編:吳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