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包拯是我國北宋時期有名的清官,當時京師流傳著“關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的話,可見其聲名赫赫。因而,關于包拯的影視劇可謂是層出不窮。但凡與包拯相關的影視劇,都離不開“應天府”這個地名。應天府就是現(xiàn)在的商丘,一個三線城市。
一般來講,三線城市的市委書記都是正廳級,經濟實力雄厚或地位特殊的話,市委書記都會進入省委常委。然而,商丘的市委書記卻是副省級高配,這又是為什么?
商丘地名頗有古風,商族始祖契(xiè)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后人便將其稱之為“商丘”。北宋建國前,商丘是宋太祖趙匡胤“龍潛之地”,政治地位極高,后成為北宋陪都。北宋滅亡后,商丘逐漸低迷,隸屬于歸德府。商丘真正迎來發(fā)展歷史機遇的,還是隴海鐵路的開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商丘也是一座火車拉出來的城市。
1948年,商丘專區(qū)成立,專員公署駐商丘縣。淮海戰(zhàn)役時,商丘站成為了中原野戰(zhàn)軍總兵站。建國初期,商丘專區(qū)行政區(qū)劃進行了調整,曾一度并入開封專區(qū)。1961年,河南恢復商丘專區(qū)。1969年,商丘專區(qū)改名為商丘地區(qū)。進入八十年代,開封地區(qū)、洛陽地區(qū)、安陽地區(qū)等相繼“撤地設市”。
九十年代初期,京九鐵路開始修建,線路途徑商丘。由此,商丘的地位一下重要起來:成了一個十字樞紐城市。1997年,商丘正式“撤地設市”。此后,商丘歷任市委書記要么離任后躋身副省級,要么就是副省級高配。大家可能好奇,商丘就是一個三線城市,GDP實力并不像“豫老二”那般出眾,能夠實現(xiàn)副省級高配,主要還是戰(zhàn)略地位不一般。
這個很明顯,放眼整個河南除了省會鄭州是交通樞紐,下一個就是商丘,戰(zhàn)略地位不一般也是事實。特別是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徐蘭高速鐵路、京港高速鐵路再度交匯于商丘,成了“雙十字樞紐城市”,這在我國鐵路網與高鐵網中的地位極高。其實,不僅僅是河南商丘市委書記副省級高配,兄弟省份的地級市市委書記也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