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九九乘法口訣表”相信是大家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口訣了,小時候為了背誦這個口訣花費了很多的精力才記住,當然這個背誦的過程是比較刻板的。
“九九口訣”的使用的時間要追溯起來是很早了,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這是一個很久的文化傳承了。
而在生活中口訣表也很常用,比如有的人為了表示豪橫,會說“不管三七二十一”,電視劇《西游記》中會有九九八十一難,煉丹也要七七四十九天,孫悟空有七十二變等。
長大了有時候也可以作為一些判斷神志清晰與否的小技巧,記得在有些周末突然醒來,為了判斷自己不是在夢中夢狀態,會開始隨機抽取幾道口訣,比如六八四十八,八九七十二等等。
我們開始整個口訣表的背誦過程。
我們通??吹降目谠E表是這樣的。
要把這個口訣表記下來,對于一個小孩子來說,差不多得使出吃奶的勁了。
我們通常會認為只能死記硬背,我來說說這兩天帶著孩子背誦的一些心得。
技巧1:降維,從數量上有一個大的改進
我用Excel重新做了一個表格,把兩個斜角對稱的部分去掉,于是總數會少一半,目前只有45個需要記憶的口訣。
技巧2:排除法,快速跳過簡單的部分
如下淺綠色的部分對于孩子來說就跟玩兒一樣,簡單一說就容易明白,所以數量上又可以少9個,需要記憶的口訣就成了45-9=36個。
技巧3:劃定數據乘積范圍,限定在20以內
為了更聚焦,我直接把1序列的口訣去掉了,下面淺綠色的部分是可以帶著孩子去背誦的,為什么這么選擇,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于孩子來說,目前只對20以內的數有一定的感覺,所以我們的乘積范圍就盡可能在20以內,同時包括大人對于6~9的數據處理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可以暫時先放一下。
這個背誦的順序是先開始數字2序列的,從2*2開始,一直到2*9,然后開始橫線部分的6個口訣。
技巧4:培養數據感覺,圈定范圍
接下來是深色的部分,我們可以讓孩子對2*2~9*9的數進行集中背誦,這個階段有一些小技巧,比如8*8=64,我就說“爸爸64歲了”,孩子很快就記住了。
上面的這些要學習完,一天的時間就差不多了。
技巧5:背誦9序列的口訣可以取巧
接下來學習的部分有點硬骨頭,我說帶著孩子先學習最難的,按照橫向的9序列,從3*9開始到8*9,這個過程有一些彎路,本來帶著孩子背誦,結果孩子念了好多遍,記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效果一般,我觀察了下對于9的口訣有個小技巧,比如3*9,它的結果是比十位的3小一位,可以毫不猶豫的先喊出“二十”,然后各位的數是湊十法來解決,即10-3=7,即個位是7,所以答案就是“三九二十七”,類似的模式對于后面的較大的數字孩子也能很快掌握。
技巧6:拆分,逐步擴大數據范圍
最后還剩下12個,我打算逐個突破,比如先學習黃色的部分,這部分數據是在20出頭的范圍,而對于5*6,5*7,5*8可以讓孩子對5遞增有一定的理解。
技巧7:口訣卡片,數字和漢字口訣呼應
整個學習的過程我找了一種口訣卡片,正面是數字乘積,背面是漢字口訣。
學習的過程,剩下的口訣卡片也來也少,對孩子也有一種成就感。
技巧8:打牌一樣的隨機測試
當然我也是全程參與,我還會把孩子已經掌握的口訣卡做成牌的模式,讓孩子自己抽卡片自己答,效果還不錯。
小結:
對于口訣表如此重視,是我個人覺得這對于孩子應該是除了加法口訣表外最能夠終身受用的一個口訣了。我們童年的學習無外乎是死記硬背,能夠帶給孩子不一樣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新的體驗吧。
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