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高山人/2021.3.5
據我所知,在我國至少有十種動物已經滅絕。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讓人類不但很快擺脫了饑餓的困擾,向著更高層次發展。而且還有了更深和更高的追求……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同樣也給很多野生動物帶來了滅頂之災,它們或因為棲息地被壓縮、或因為農藥的應用、或因為人類的捕捉而絕跡。具體這十種已經滅絕的動物如下:
第一名白鰭豚,它可以說是我國已滅絕動物中最珍貴的一種,因為白暨豚有著“水中大熊貓”的美譽,也被稱為長江女神,是江岸居民特別喜愛的一種高智商的淡水鯨魚,也是我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僅生活在我們長江中下游流域,由于其在天氣陰暗的時候習慣于頻繁浮上江面換氣,因而也是是江上天氣的晴雨表。白暨豚自古以來就生活在長江水域,其生存記錄比我們人類還要久遠,有珍貴的古生物研究價值,很受科學界的關注,由于經濟的發展,長江水道變得繁忙無比,各類電子設備干擾了白暨豚的聲吶系統,致使它們不斷擱淺或者撞到船上,再加上環境污染,導致白暨豚數量銳減,至2007年時被宣告功能性滅絕。
第二名鐮翅雞,它分布并不很廣泛,在我國很少有人知道,主要生活在東北林區,體型中等,但造型獨特,雄性鐮翅雞在繁殖季節會展現出鮮紅色的素馕,尾巴呈現孔雀開屏狀態。主要生活在山地針葉林中,由于木材開發,其棲息地被侵占,最終數量越來越少,難以形成恢復性的種群繁殖,至2001年,據黑龍江省野生動物研究所的研究結論顯示,鐮翅雞已在中國境內滅絕。
第三名直隸獼猴,它是我國生活區域最北方的獼猴,耐寒性好,主要生活在河北、北京一帶山區,體型較大,性格溫順,早年間走街串巷的耍猴藝人所馴養的大多是直隸獼猴,體毛較深,聰慧且性格溫順,很受人們喜歡。但由于后來的發展,使得河北霧靈山作為它們最后的棲息地,其自然環境也被嚴重破壞,導致直隸獼猴隨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宣布滅絕。
第四名滇池蠑螈,是我國所特有的一種兩棲動物,主要生活在云南昆明一帶,本來在昆明周邊是常見物種,但由于發展需要,昆明市區迅速擴大,人口數量劇增,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沒有深層次的兼顧環境保護需求,這種不起眼的小動物也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注意。加上棲息地的污染,導致其最終在八十年代滅絕。
第五名臺灣云豹,它是屬于我國臺灣省特有的一種中型的貓科動物,也是臺灣島上最大的肉食性野生動物,它們行動敏捷,善于躲藏,主要生活在山區密林,以鹿、兔子、野雞等中小型獵物為食物。然而,由于人類的過度捕殺與棲息地被大量破壞,臺灣云豹也于1972年宣告滅絕。
第六名高鼻羚羊,其實,它并不是我國特有物種,在俄羅斯南部、蒙古國及中國新疆北部都有分布,屬于遠距離遷徙動物,然而由于跨國保護的特殊性困難,加上羚羊角被認為是名貴的藥材,在利益驅使下因此長期遭到大量捕殺。目前在我國野生種群中已經滅絕。
第七名白頭鸛,它是一種大型涉禽,其分布很廣泛,曾在灤河口、福州、西藏拉薩分別采到標本,在黃河流域以及長江流域,濕地等環境中,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但白頭鸛的滅絕非常突然并且莫名其妙,從上世紀50年代后白頭鸛突然數量銳減,直到滅絕,具體滅絕時間不詳,而且滅絕原因目前也尚無定論,截止現在,七十多年過去了,白頭鸛就一直毫無蹤跡。因此斷定,在中國境內已滅絕。
第八名冠麻鴨,它是鴨科鳥類,善于飛翔,也善于遷徙,飛行能力很強,可以跨越海洋在東南亞各國以及西伯利亞之間遷徙,甚至可以直達日本島嶼。由于其生存范圍廣泛,因此保護也是個難題,最終因為盜獵以及農藥等多種因素而被滅絕。
第九名中國犀牛,其實它是中國犀、印度犀、蘇門犀、爪哇犀的種群統稱,在我國曾經是犀牛生活的重要區域,在林地密布的南方各省都有犀牛的生存,其滅絕原因是因為過度狩獵,在二十世紀初期就已經滅絕了,完全沒有機會去保護。
第十名新疆虎,也叫羅布泊虎、里海虎,是生活在里海周邊國家以及我國新疆羅布泊區域的猛虎。新疆虎最早的記錄是在樓蘭古國時期,當時羅布泊水草豐茂,老虎與人類共同生活在那里,直到樓蘭古國被沙漠掩埋。據說二十世紀初期在我國新疆就已經看不到它的蹤跡了,其他國家和地區里,里海虎也在1979年被公認滅絕。
這十種動物是我國珍貴的已滅絕動物,它們如今只剩下照片讓人懷念。事實上,除了它們外,還有一些諸如中華穿山甲、長江白鱘、斑鱉、白臀葉猴、華北虎、中國豚鹿等動物同樣稀有。另外還有一些比如:褐馬雞、揚子鱷、江豚、華南虎、東北虎、華北豹、遠東豹、四不像等許多動物動物也將處于瀕危狀態。今天我們只所以要了解這些在我國已經滅絕的動物,旨在喚起更多的人對保護自然環境和動物的熱愛及保護意識,從而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時刻把保護野生動物和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而自覺加以正視、重視和珍視。
高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