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五星紅旗”這四個字在每個人心中都有著深刻的意義。
小時候,聽老師講過五星紅旗的故事,每一個早上升國旗時,看著五星紅旗隨風飄蕩,心生向往;長大后,很多人都想過,多希望有一天到天安門廣場,看著人民解放軍儀仗隊和軍樂團升國旗,該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如今,每一個國慶節,每條大街小巷,每一條寬敞大道,都可以見到五星紅旗的風采。我們多么熟悉五星紅旗,但是,五星紅旗怎么來的呢?當時,毛澤東和周恩來又是聽了誰說的意見,才定了這一稿紅旗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事實,從49年初開始說起,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場上捷報頻頻,此時,中共中央開始籌備新中國成立的工作,國旗事宜也在提前籌劃。
就這樣,49年7月期間,15日至16日,《人民日報》、《北平解放報》、《天津日報》等全國較大影響力的報紙都在刊登上國旗征稿啟事。國旗征稿中有幾點要求:具有中國特征、以莊嚴簡潔為主、以赤色為主色調。同時,全國人民都涌入設計國旗的浪潮中,寄予自己對新中國美好的愿景。
很多人不了解,五星紅旗的初稿出自曾聯松的手筆,他對自己設計方案是這樣理解:赤色紅旗中,有一顆帶著鐮刀錘子標志的大金星,而大金星周邊有四顆小星簇擁環繞,五顆金星用了黃色。
其中,大金星象征中國共產黨,鐮刀錘子是中國人民大救星意思;四顆金星象征毛澤東說的四個階級,即是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說到的中國人民四個階級,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黃色五角星指的是我們都是黃種人。
最初經過談論,曾聯松初稿通過了審核,并去掉鐮刀,定義為32號圖案,進入了38名。但這個方案還是遭到質疑,說是社會主義不會存在資本階級。
在當時,毛澤東和大部分人比較傾向于另一款國旗設計稿,一顆星和一條橫杠,左上角一顆大金星象征中國共產黨,中間一條橫杠象征著母親河黃河,看著的確很符合當初征稿要求和中華民族的調性。
但,一位愛國人士提出寶貴意見,他就是張治中,曾是國軍上將,被稱為“和平將軍”和“純粹的愛國者”。他覺得,一條橫杠有著分裂國土意思,況且有點像棍子,令人孫大圣的金箍棒,象征意義不是很好。毛澤東和其他人聽著這個愛國者張治中的話,沉思一段時間,覺得也有道理。
49年9月23日,彭光涵自動向周恩來推薦了曾聯松修改過的32號圖案。經過周恩來的細心審核,覺得非常可以。最終,這款國旗獲得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共同認可,二人的一致認可。
9月25日,毛澤東在座談會上,對大家說:無論現在還是未來,我們是大團結,我們新中國也是一個大團結。最后,曾聯松32號圖案得到會上各位代表的認可。9月27日,曾聯松的最終方案最終被正式采用,被定名為“五星紅旗”。
由于五星紅旗選用這么曲折,中間還有很多人的用心所在。如今,我們看到五星紅旗時,應該給予敬畏,給予尊重。因為,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希望,也是我們各個民族團結一致的象征。
了解更多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