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武瑋佳 周溪琳 濟南報道
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4月27日發表聲明,將對因新冠疫情而實施旅行限制的國家和地區放寬簽證申請限制,意圖赴美的學生、學者、新聞工作者以及為重要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持的個人現在都有資格獲得國家利益豁免,申請赴美簽證,覆蓋范圍包括來自中國、巴西、伊朗或南非的簽證申請人。根據這一最新規定,來自中國的學生可以在秋季開學前赴美繼續學業。這讓很多正在國內上網課的“云留學生”激動不已。
圖片來源:美國國務院官方網站
然而,終于迎來返校時間,留學生們還有一些顧慮:除了擔憂疫情,還得面對現在全美嚴重的“亞裔仇恨”問題。長期以來,由于人口較少、政治影響力較低等因素,亞裔在美國社會中經常遭遇排擠、歧視和霸凌。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美國一些政客為了政治私利肆意甩鍋推責,煽動和助長排外情緒,令針對亞裔的歧視事件和犯罪激增。盡管近來美國社會反對仇視亞裔的呼聲不斷,但針對亞裔的犯罪事件仍在發生。
反“亞裔仇恨”游行活動
看到新聞中美國亞裔受到欺凌的事件頻頻發生,打算在這個秋季學期飛去美國讀碩士的小天猶豫了。小天的學校位于美國紐約,是“亞裔仇恨”最嚴重的城市,針對亞裔的暴力行為經常發生。“說實話,我不是很擔心美國疫情,因為我已經在國內打了疫苗,而且關于防疫的知識我也學會了很多,到了美國我也不怕”,小天在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這樣說,“而讓我猶豫秋季學期是否去美國上學的是‘亞裔仇恨’,如果我的學校不在紐約,我應該會選擇回美國,但紐約太嚴重了,雖然學習重要,但是人身安全更重要。”
國內的“云留學生”們:熬最晚的夜,上共同的Zoom大學
返校時間確實是滯留在國內的留學生的第一問題,不少留在國內的“云留學生”正在上著最昂貴的“電大”。去年2月底以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不少留學生放假回國后就再沒回到校園,其中一批新考入的留學生更是成為了首屆居家留學生,不少人拿著國外高校offer卻連自己的學校都沒見過。
疫情之下,不管在國外哪個大學就讀,留學生們調侃自己都屬于一個共同的學校——Zoom University(Zoom大學)。Zoom是一款多人手機云視頻會議軟件,為用戶提供兼備高清視頻會議與移動網絡會議功能的免費云視頻通話服務,是很多國外大學首選的視頻教學軟件。
曾經,學生們以為留學生活是這樣的:
自疫情之后畫風變成這樣了:
面對新的安排和時間表,滯留國內的留學生們要開始習慣逆著時差和網絡延遲、每天晚上頂著黑眼圈打開zoom上課了。小宇是一名美國留學生,研究生一年級在讀,2020年3月因疫情回國后就一直在家上網課。“為了能盡量多睡會,我都把課選在了美國時間的上午,這樣上課時間是北京時間晚上8點到凌晨12點半”,小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無奈地說:“改成冬令時后就有點苦,晚上9點開始上課,凌晨1點半下課。”
正在認真上網課的小宇和同學們
跟熬夜上課相比,小宇覺得更辛苦的是完成作業。作為一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大量的手工作業讓小宇白天也無法放松休息。小宇說:“在功課很忙的時候,一天的安排是這樣的:早上9點起床,早飯后做作業一直做到下午4點,睡一覺,晚上7點起床再準備上課了。有時老師拖堂到凌晨2點多才下課,整理完筆記到凌晨3、4點鐘了,再抓緊時間睡覺,第二天早上還要9點起床開啟新的輪回。這樣的生活雖然很辛苦,但養成了我自律的習慣,也蠻好的。”
國外留學生:像“留守老人” 個別專業“上了個寂寞”
并不是所有學業都可以在網絡完成,例如音樂類型的課程,需要面對面授課,不少留學生因為不能與老師接觸,學業完成困難,甚至“上了個寂寞”。
在比利時瓦隆區首府(法語區)的宋佳佳是歌劇表演專業的留學生,目前就讀于那慕爾皇家音樂學院。對比利時目前的疫情狀態,她已 “佛系”了,逐漸接受了幾乎只增不減的新冠病例和新型的病毒變種肆意傳播的現狀。
由于疫情惡化,2020年9月-10月,學院所有的課都變成了網課,只有琴房和圖書館依然向學生們開放。從10月開始,專業課逐漸解禁為面對面授課,但需要佩戴口罩。這對于歌劇演唱者來說,這簡直是一場噩夢。宋佳佳對記者說:“上半學期的專業考試,我是戴著口罩連續唱完了30分鐘的詠嘆調和各類藝術歌曲,有缺氧瀕臨窒息的感覺。”
宋佳佳做全防護措施后去看一眼風景
宋佳佳坦言,大家的心態都有點“崩”:去年第二次疫情暴發后,學校里的團隊室內樂排練、音樂會和演出都被取消了,“我們在最意氣風發的年紀卻無法施展拳腳,支付著高昂的學費和房租,只能被迫困在家中像獨居老人一般。”感到欣慰的是,超市沒有被一搶而空,人們還是很有秩序地進行采購,日常的飲食起居得到了保障。
小虎因為疫情喪失了很多表演的機會
與宋佳佳類似,在法國北部上法蘭西大區索姆省亞眠市的小虎是鋼琴系的留學生,對于當地的疫情狀況,小虎并沒有太過擔憂——法國整體疫情形勢嚴峻,所幸他所在的城市的疫情并不嚴重,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還能維持較為正常的生活狀態。
他上的音樂這類型的課程同樣網絡授課不便,也以線下授課為主。2020年9月,疫情中的小虎剛剛開學來到法國,由于每天上課戴著口罩,老師和同學們都不知彼此的樣貌。小虎因為疫情喪失了很多表演的機會,以及不能外出、不能感受文化和藝術氛圍,都讓他感到很遺憾。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派送的春節包
在韓國水原市慶熙大學國際學院的念博士四年級的珍珍也表達了同樣的感受。疫情初期,因為口罩限購政策,購買困難,心里也非常擔憂,當時駐韓大使館分批給留學生們分發愛心防疫包,“收到來自祖國沉甸甸的愛,非常開心也非常激動。因為我們身后有強大而溫暖的祖國,即使在海外也能受到關愛,為此感到驕傲。”
珍珍在疫情中的韓國水原街頭
疫情讓每個留學生們的求學路充滿了變數和坎坷,但也讓他們迅速地成長起來。希望他們安全、順利地完成學業,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夢想!
(以上采訪對象均采用化名)
責編:楊凱
審核:辛然
本文來自【海報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李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