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
攝影記者 黃士峰
通訊員 龐偉紅 鄧云濤
“綠松石在中國已有八千多年歷史。”日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楊明星教授趕赴河南二里頭夏都遺址,參加由社科院考古所主辦的一場全國專家研討會,專門對考古發掘的綠松石器物進行文化挖掘。近日,楊明星教授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推薦為“最美產業教師”候選人。
作為一名寶石礦物學教授,在楊明星這位地質專家眼里,綠松石不僅是一種美麗的石頭,是珍稀的玉礦資源,具有豐富文化價值,更是偏遠山區不可多得的產業資源。在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幫助下,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綠松石,從曾經無序開采的“瘋狂石”,變成了當地百姓致富的“幸福石”。
楊明星教授常年深入礦山,進行綠松石研究
痛心綠松石成門檻,石立志用知識改變亂象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這里擁有全國近70%的綠松石礦產資源,被譽為“中國綠松石之鄉”。然而,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當地 “靠山吃山”,常年無序開采,導致品質上乘的綠松石遭到賤賣。
楊明星教授回憶,1996年,他路過美國舊金山一家珠寶店,看到一塊綠松石碎片鑲嵌在一件首飾上,展示在店面的櫥窗里,流光溢彩。而同樣的石頭,在竹山卻被當成門檻石、窗臺石,被濫采濫挖, “這是完全沒有認識到綠松石的價值!”
更讓楊明星痛心的是,無序開采,不光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使綠松石資源浪費。村民挖綠松石,沒有技術、資金,更沒有保護,曾經當地一度上百人患重度矽肺病,飽受病痛折磨。在此背景下,坐擁豐富礦產資源的竹山縣卻深度貧困,成為湖北省國家級貧困縣。
2005年,楊明星在竹山縣綠松石文化節上,看到一塊品質上乘、重達50公斤的綠松石原石,售價僅7萬元,每克僅1.4元! “這實在是爛白菜價!”楊明星心痛不已,暗下決心: “作為一名珠寶領域的專業教師,我一定要用專業知識改變這種亂象,讓優質資源真正造福貧困山區,幫助竹山人民走上產業致富之路。”
建言獻策促規范發展,“瘋狂的石頭”不再瘋狂
從2005年開始,楊明星團隊無數次奔走于竹山縣各級鄉鎮和村落,經年累月地進行產業調研和方案論證,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參考借鑒其他地區、其他國家同等類型產業發展成功經驗。他的思路逐漸清晰:發揮高校人才、科技和學科綜合優勢,全面幫助竹山縣編制綠松石資源保護及有序開發規劃,發展綠松石特色產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無數個日日夜夜,楊明星不斷優化竹山綠松石產業建設方案,反復做當地關鍵領導和相關企業家的思想工作,到處宣講綠松石產業發展方向,終于促使當地政府和企業下定壯士斷腕的決心:徹底關閉、整治、重組礦山,實現產業集群發展!
2009年,楊明星被聘為竹山縣綠松石產業高級顧問。
楊明星被聘為竹山縣綠松石產業高級顧問
就在這一年,竹山縣綠松石礦山關停整治工作在全縣全面鋪開。縣里成立了綠松石產業辦和礦產資源管理綜合執法大隊,負責綠松石開發和礦山管護。竹山縣礦產資源管理綜合執法大隊日夜巡山護石,依法打擊盜采行為。
整治成效立竿見影。國內綠松石的價格應聲上漲了三四十倍,綠松石價值開始回歸。楊明星認為,這是邁出產業健康發展的第一步,充分說明了竹山綠松石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堅定了助推當地發展綠松石產業的信心。
三年采集5萬多件標本,為綠松石量身定制標準
3月18日,在地大珠寶檢測中心武漢實驗室,楊明星如數家珍,向記者展示了他收集的各類綠松石礦物標本。他介紹,過去,我國綠松石缺乏分級標準,導致市場良莠不齊、優劣難辨,影響了竹山縣乃至全國綠松石產業的正常發展。
楊明星教授在地大珠寶檢測中心武漢實驗室工作
從2015年開始,楊明星團隊耗時3年,足跡踏遍礦區的溝壑山間,采集了超過5萬件礦石標本,最終完成了綠松石標準的制定。楊明星的學生、珠寶學院寶石系2018級博士生劉玲表示,去礦區采樣,需要翻山越嶺,每次采樣歸來,往往會背著大量巖石樣本,負重前行。讓劉玲感慨的是,出野外時,楊教授總是精力充沛,絲毫不覺疲憊,“楊教授強調要用科學的態度研究綠松石,他對綠松石有一種深深的情懷。”
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楊明星教授提出對于影響綠松石品質的質地、花紋、塊度可以分別通過比重測試、紅外光譜測試、重量測量等輔助方法來進行定量分析。2018年,楊明星研制的《綠松石分級》國家標準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實施。這是全球首個綠松石分級國家標準,對綠松石品質的判定提供了重要依據。他還研制了湖北省標準《綠松石》《地理標識產品 竹山綠松石》,使竹山縣綠松石得到國家地理標志保護。
“烏蘭花、唐三彩、蛛網紋等花紋類型,是湖北綠松石特有的常見花紋。”楊明星介紹,為竹山綠松石量身定制標準,相當于給綠松石制作了“身份證”和“名片”,讓品牌價值迅速提升。2018年,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布2017年區域品牌價值評價結果,“竹山綠松石”品牌價值評估為8.83億元。受當地政府委托,楊明星編制了竹山縣綠松石產業發展“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在他的努力下,2017年竹山綠松石產業集群被納入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去年4月,竹山縣退出國家貧困縣行列,順利脫貧摘帽。
在楊明星的倡導下,竹山縣還舉行了國內首個綠松石公盤交易。如今,竹山綠松石從限區、限時、限量開采,到原石分類、編號、拍照、稱重、鉛封、登記、入庫,再到入庫原石由底價評估小組公開定價,最后到國際綠松石城公盤交易,形成了完善的交易流程。
科技扶貧校地合作,綠松石成 “幸福石”
“竹山綠松石,世界吉祥玉”。在楊明星的牽頭協調下,地大對竹山縣的綠松石產業發展也給予大力支持。2011年,學校珠寶檢測中心竹山實驗室在竹山縣國際綠松石城揭牌。2014年,學校與竹山縣共建湖北省綠松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并將綠松石資源開發作為該校科技扶貧的重點項目。2015年,學校首批扶貧工作隊進駐竹山縣秦古鎮小河村開展定點扶貧工作。
2018年,竹山縣與學校簽訂了校地戰略合作協議。2019年,學校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和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在竹山縣綠松石產業學院揭牌,并在竹山縣舉辦首屆珠寶鑒定師培訓班。下個月,楊明星又將趕往竹山,進行第五期培訓。
去年,學校協助竹山縣人民政府將抖音全國綠松石電商直播運營基地落戶竹山。“我深刻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首屆培訓班學員、竹山麻家渡鎮商家賀小海,成為珠寶鑒定師后,在抖音和快手平臺進行綠松石直播運營,普及綠松石知識,進行珠寶鑒定、直播帶貨,成為綠松石小鎮直播中的頭部商家,單場直播最高達40余萬元,“感謝楊教授的幫助,讓我從‘賣石頭’變為‘賣寶貝’,并能傳播綠松石文化。”
楊明星教授(右一)給賀小海頒發珠寶鑒定師證書
據竹山縣綠松石產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直播運營將為竹山縣綠松石產業銷售收入年均增加10億元。
經過楊明星的“點石成金”,綠松石已成為竹山縣第一大支柱產業,成為當地百姓的“致富石”和“幸福石”。截至2020年年底,竹山縣各類綠松石經營商戶達5000家以上,綠松石從業人員5萬余人,綠松石產品占國內市場的80%以上,在國內具有不可替代的龍頭地位,形成了近50億元的產業規模。據竹山縣扶貧辦統計,全縣約有1.1萬人因綠松石產業發展而直接脫貧。
“從礦山開采、原石交易,到產品分級、質量監測,再到產業集群、規模經營,竹山綠松石產業的發展凝聚著楊教授的心血與汗水。”竹山縣綠松石產業辦副主任陳衛動情地說。
2010年初,“竹山綠松石”即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但由于技術原因,國家地理標志證書一直沒能有效利用。目前,楊明星團隊仍在研究,如何綜合運用地質學、寶石學、地球化學、礦物學,如通過微量元素分析等科學手段,進一步完善竹山綠松石地理標志保護,“這樣才能追根溯源,從根本上保護竹山綠松石,維護產業良性發展。”對此,楊明星充滿信心。
極目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將奉酬謝。報料微信請關注:ctdsbgfwx,24小時新聞熱線:(027)86777777。
王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