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護、小護,我前天上大號的時候發現便便有血,網上說便便有血就是腸癌的表現,是不是真的啊?”
近年來,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腸道問題也引起了大家更多的關注。便血確實是腸癌臨床癥狀之一,如果出現便血相信很多朋友的反應都和這位網友一樣,第一反應便是重疾——腸癌!在這小護可要提醒大家,別“對號入座”并不是所有便血都是腸癌的表現!
血便其實就是消化道出血,當食物從食道進入胃部,一路順著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直腸到肛門排出。在這過程中一旦有出血點,可以在從糞便中觀察到。隨著胃腸道出血的位置不同,排出糞便的顏色也不同,愈靠近肛門口的出血點,才會被看見鮮血,位置愈遠糞便的顏色愈深。
相信有痔瘡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上大號的時候發現便便上有血,而這血是分離的,而這一般是痔瘡出血導致的。因它長的位置就在肛門口,糞便排出來時壓迫痔瘡造成破裂。因此,日常生活中看到糞血分離的情況的時候,多半是內痔或者直腸周圍病變導致的!
黑板相信大家也是看到過的,例如吃完鴨血、豬血等血制品的時候,我們第二天大便都是偏黑色的,而這也是正常生理癥狀。但是如果你大便顏色長期為黑色,就像是柏油路的瀝青色一樣,這是你要提高警惕了,這多半是胃或十二指腸病變導致的出血。最好前往醫院做一下胃腸鏡,好明確出血點以及病因!
便便呈現鮮紅色,代表下端小腸或大腸潰瘍、出血等腸潰瘍疾病,血液還來不及氧化就直接排出,便便才會呈現鮮紅色。
而腸癌導致的大便出血也是有區分的,不同部位的出血排出來的大便顏色也是不一樣的哦!靠近十二指腸的一般為柏油樣大便,靠近直腸的一般為血紅色,血便粘連。總而言之,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便血情況的時候都應該提高警惕,及時檢查,千萬不要拖,拖并不能讓疾病自愈,反而會增加疾病對我們健康的危害!
對于四十歲以上人群,或者腸道本身處于亞健康的朋友,小護建議每年最好定期檢查一次腸鏡。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腸癌最有效的檢查手段,還能直觀地發現我們人體腸道情況,對預防腸癌是有很大幫助的!
當然要想預防腸癌,除了腸鏡檢查外,日常生活中還要養成好的飲食及排便習慣,多吃瓜果蔬菜以及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高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