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樊遲仲弓問仁》
·翻譯句子: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強(qiáng)加給別人。
2. 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翻譯:把正直的人舉薦上來,把不正直的人壓下去,就能使不正之人正直起來。
3. 富哉言乎!
翻譯:這話說得多么深刻呀!(主謂倒裝)
4. 居處恭,執(zhí)事敬。
翻譯:平常在家規(guī)規(guī)矩矩,辦事嚴(yán)肅認(rèn)真。
《老子》二章
·翻譯句子:
1. 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翻譯:萬物的涌現(xiàn)但不加以干預(yù),發(fā)展了但不占為己有,有所成就但不自恃自矜,有成就了但不居功自傲.。
2.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bǔ)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翻譯:自然的規(guī)律,是減少有余的補(bǔ)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xiàn)給有余的人。
《晏子對齊侯問》
·翻譯句子:
1. 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xiàn)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xiàn)其可以去其否。
翻譯:國君所說的適宜的事情,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臣子來告訴您:它不正確的地方來成就它適宜的地方。您所說的不適應(yīng)的事情,如果有適宜的地方,我告訴您:它適宜的地方來去掉它不正確的地方。
2. 若以水濟(jì)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
翻譯:如果只用水和水調(diào)成羹湯,誰愿意食用呢?如果只用一種樂器演奏,誰愿意聆聽呢?
《史伯對桓公問》
·翻譯句子:
1. 夫和實(shí)生物,同則不繼。
翻譯:實(shí)現(xiàn)了和諧,則萬物可生長發(fā)育,但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則無法繼續(xù)發(fā)展。
2. 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
翻譯:一種聲音談不上動聽,一種顏色談不上美麗,一種味道稱不上美味,一種事物無法比較。
《大同》
·翻譯:
1. 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翻譯:太平盛世的時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當(dāng)政的時代,我孔丘都沒有趕上,我對它們心向往之。
2.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翻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
3.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翻譯:使社會上的老人得以安亨天年,壯年人得以貢獻(xiàn)才力,小孩得以順利成長。使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婦,失去父母的孤兒,失去兒子的獨(dú)老,有殘疾的人都能有所供養(yǎng)。
4.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翻譯: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卻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
5.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翻譯: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fā)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fā)生。所以大門都不用關(guān)上了。
6. 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jì)。
翻譯:城外護(hù)城河作為防守設(shè)施。禮義作為準(zhǔn)則。
《邵公諫厲王弭謗》
·翻譯:
1.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翻譯:國人不敢說話,路上相見,以目示意。
2. 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dǎo),為民者宣之使言。
翻譯: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暢通,治民者只能開導(dǎo)他們而讓人暢所欲言。
3.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翻譯:阻止百姓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yán)重。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決堤,傷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這樣。
4. 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
翻譯:人們用嘴巴發(fā)表議論,政事的成敗得失就能表露出來。
5. 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
翻譯:人們以為好的就盡力實(shí)行,以為失誤的就設(shè)法預(yù)防,這是增加衣食財富的途徑啊!
《諫逐客書》
·名句: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翻譯:泰山不拒絕每塊泥土,所以能成就它那樣的高大;河海不舍棄細(xì)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那樣的深廣。君王不摒卻千萬平民百姓的力量,所以能使他的德行圣明。
《五代史·伶官傳序》宋·歐陽修
·翻譯:
1.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翻譯: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志向。
2. 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翻譯:便派手下的隨從官員,用豬羊去祭告祖先。
3. 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
翻譯:普天下的豪杰,沒有誰能和他相爭。
4. 為天下笑。
翻譯:被天下人所恥笑。
5.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翻譯:人做事,常常因?yàn)椴蛔⒁饧?xì)節(jié)而失敗;聰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愛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
《哀郢》楚·屈原
·翻譯:
曼余目以流觀兮,冀壹反之何時。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
翻譯:放眼四下觀望啊,希望什么時候能返回郢都一趟。鳥兒高飛終要返回舊巢啊,狐貍死時頭一定向著狐穴所在的方向。
《哀江南賦序》后周·庾信
·翻譯:
1. 中興道銷,窮于甲戌。
翻譯:可嘆梁朝的中興之道,竟消亡于承圣三年。
2. 江淮無涯岸之阻,亭壁無藩籬之固。
翻譯:長江淮河失去了水岸的阻擋,軍營壁壘缺少了藩籬的堅固。
3.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fēng);陸機(jī)之辭賦,先陳世德。
翻譯:以潘岳的文采而始述家風(fēng),陸機(jī)的辭賦而先陳世德。
4. 日幕途遠(yuǎn),人間何世!
翻譯:我年已高而歸途遙遠(yuǎn),這是什么人間世道啊!
5. 嗚呼!山岳崩頹,既履危亡之運(yùn);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
翻譯:嗚呼!山岳崩塌,既已經(jīng)歷國家危亡的厄運(yùn);春秋更替,必然會有背井離鄉(xiāng)的悲哀。
6.窮者欲達(dá)其言,勞者須歌其事。
翻譯:仕途困窘的人欲表達(dá)自己的肺腑之言,操勞者須歌詠?zhàn)约核?jīng)歷的事。
《始得西山宴游記》中唐·柳宗元
·翻譯
1.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翻譯:心意所想到的,夢里也有相同的境地。
2. 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
翻譯:千里之遙,如在尺寸之間,聚集在一起,收攏在一塊,沒有遁形隱藏起來看不到的。
3.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翻譯:這景象多么曠遠(yuǎn)浩渺啊,我好像與彌漫于天地之間的大氣一道存在,而不能了解它的邊際;這景象多么廣闊壯觀啊,我好像與大自然一道游覽,卻不知道它的盡頭。
4.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翻譯:等到心神凝聚安定,軀體得到解脫,跟萬物的變化暗暗相合。
《赤壁賦》北宋·蘇軾
·翻譯
1.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翻譯: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為之飲泣。
2. 其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翻譯: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的沒有窮盡。
3.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翻譯:可見,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同我們來說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
何楠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wù)合作 免責(zé)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