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章約1028字,建議閱讀時間為3分鐘】不管是在花卉題材的拍攝中,還是對其它題材的拍攝,畫面景深的大小選擇,主要是根據主題內容和畫面形式表現的需要來選擇。攝影表現中,一切形式美的表現都是為主題內容服務,那么,對畫面的景深大小的選擇,同樣也
【文章約1028字,建議閱讀時間為3分鐘】
不管是在花卉題材的拍攝中,還是對其它題材的拍攝,畫面景深的大小選擇,主要是根據主題內容和畫面形式表現的需要來選擇。攝影表現中,一切形式美的表現都是為主題內容服務,那么,對畫面的景深大小的選擇,同樣也是為了更好的表現出畫面的主體元素,其能夠更好的為主題內容的表達服務。
佳能18-55mm鏡頭拍攝
有攝影愛好者朋友問:佳能18-55mm鏡頭,能不能拍出淺景深的花卉照片?如何去拍攝?
因為我最開始用單反相機拍照的時候,就是用的佳能550D+18-55mm這款鏡頭,因此,在此分享一下對佳能18-55mm鏡頭的運用體會。
攝影表現中,淺景深在拍攝人像、花卉、靜物等題材中,運用得比較廣泛。為了讓畫面的主體元素更加突出,需要對復雜、雜亂的背景,進行適當的虛化。這個時候,就需要運用淺景深效果來表現。從而提高畫面的視覺沖擊力,讓主體元素的視覺張力更強。
景深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影響景深大小因素都比較清楚。景深的大小主要與鏡頭的光圈大小、焦距的大小、鏡頭與被攝物的距離、被攝物與背景的距離等元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我們在拍攝花卉的時候,在焦距、拍攝距離一定的情況下,光圈越大,景深就越小,因此,在運用佳能18—55mm鏡頭拍攝的時候,就要選擇最大光圈 f/3.5,在55焦距端為f/5.6。
當光圈大小、鏡頭與被攝物的距離一定的時候,鏡頭的焦距越大,景深越小,比如在運用18—55mm鏡頭拍攝的時候,55mm焦距端就能拍出淺景深效果。
如果光圈、焦距不變,鏡頭與被攝物的距離越近景深越小,但是一定要保證主體元素的清晰度,不要為了拍出更好的虛化效果(淺景深),而連主體元素也虛化了。
同時,在光圈大小、焦距的大小、鏡頭與被攝物的距離都不變的情況下,主體元素與背景的距離越遠,景深就越小。要運用佳能18—55mm這款鏡頭,拍出淺景深效果,在光圈和焦距上,沒有優勢。那么,我們只有在拍攝的時候,選擇主體元素離背景的距離盡量大一些,鏡頭離被攝主體元素盡量近一些。
文章總結:
佳能18-55mmF/3.5-5.6鏡頭,要說能不能拍出淺景深,肯定是能的,主要是看我們在拍攝中的需求和條件。要與其它大光圈和長焦鏡頭相比,對淺景深的表現肯定是不怎么樣的。對拍攝工具的運用,我們要靈活多變,不要盲目的去追求淺景深,也并不是越淺越好,一切形式感的表現都是為了主題服務。
(文章中的照片,均用佳能550D+18-55mm鏡頭拍攝)
腦攝狼圖事界,愛好攝影,且擅長后期處理,敬請關注本頭條號。
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