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一個月,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情感障礙科主任、抑郁癥專家譚忠林博士的抑郁癥門診一號難求,想要“加號”患者也多了不少,他們中有一部分,原本抑郁癥已控制得比較穩定,卻因為最近反反復復的梅雨天氣,抑郁癥復發和加重。“有很多研究已經證明,人的情緒跟
最近一個月,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情感障礙科主任、抑郁癥專家譚忠林博士的抑郁癥門診一號難求,想要“加號”患者也多了不少,他們中有一部分,原本抑郁癥已控制得比較穩定,卻因為最近反反復復的梅雨天氣,抑郁癥復發和加重。
“有很多研究已經證明,人的情緒跟天氣、自然環境密切相關,溫度、濕度、日照都能影響情緒,出現情緒波動。”譚忠林主任表示。
連綿陰雨 情緒壓抑
25歲女子生物鐘紊亂抑郁癥復發
25歲的小林(化名),半年多前曾有過抑郁輕生的舉動,被確診為中重度抑郁癥,在譚忠林主任這里經過半年多的抗抑郁治療,情緒漸漸穩定,藥物已經開始減量,小林也找了份心儀的工作,重新踏上工作崗位。
隨著梅雨季的到來,潮濕悶熱的天氣、連綿不斷的雨,壓抑的天氣讓小林的心情也隨之變得壓抑。表現為,每天不開心、睡眠紊亂、生物鐘顛倒。她的入睡時間基本都在晚上12點到早上7點之間,而起床時間則在早上10點到下午3、4點間,哪怕一天睡了足足12個小時,起床后她依然覺得困、沒力氣、疲勞,做任何事情都不開心。
更嚴重的是,她又出現了半年多前相似的癥狀,情緒持續低落,和家人一起吃飯的時間越來越少,不愿意說話,總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半個多月,小林不得不辭掉工作,再次找到譚忠林主任尋求幫助。
經過重新評估和測試,譚忠林主任考慮小林中重度抑郁癥復發,在調整藥物的同時,要幫助小林進行生物鐘的調整。
梅雨季潮濕悶熱 手、腳關節腫脹 55歲女子抑郁癥加重
“譚主任,最近這雨下得我難受,手腳關節腫脹,每天頭昏腦漲,睡眠不好,吃不下東西,做什么事情都沒興致,感覺情緒很低落。”上周,55歲的王女士(化名)一臉憔悴走進譚忠林主任的診室。
王女士是譚忠林主任的老患者了,一年多前因為持續的情緒低落被確診為重度抑郁癥,經過一系列抗抑郁治療已經恢復得蠻不錯,藥物劑量已處于穩定階段,情緒也比較穩定。
近段時間,持續不斷的梅雨季,王女士外出時間明顯減少,每天窩在家,再加上風濕性關節炎發作,身體心理遭到雙重打擊,越來越不開心。
結合病史分析,經過心理評估和測試,譚忠林主任診斷,考慮王女士為復發性抑郁癥。
是什么讓王女士抑郁癥復發?譚主任解釋,潮濕連綿的陰雨天氣,氣壓變化,濕度增加,人體疼痛閾值降低,這時,人體對疼痛會更加敏感,進而影響情緒,同時,因為活動量和運動量的減少,很多人會出現起床和上床時間的不規律,導致睡眠日夜顛倒,生物鐘紊亂。
“像王女士,她本身有關節炎,下雨天,氣壓低,人的關節腔壓力增大,就會出現關節酸脹等不適癥狀,導致晚上睡不著,頭昏頭痛,人就會很煩躁,她之前有抑郁癥病史,所以一旦有外界因素影響,更容易復發。”
夏季也會出現情緒波動
一旦出現異樣及時就診
抑郁癥是一種疾病,主要特點是持續悲傷,對通常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同時沒有能力從事日常活動,并且這些現象持續至少兩周。
此外,抑郁癥患者通常還具有精力減退;食欲改變;睡眠更多或更少;焦慮;注意力下降;猶豫不決;躁動;感到一無是處、內疚或絕望;以及有自殘或自殺念頭等癥狀。
“對抑郁癥患者來說,冬季是個難熬的季節,但其實,夏季像梅雨季節等,也會出現情緒波動,一旦出現異樣,要及時就診。”譚忠林主任強調,“如果之前就有抑郁癥的患者,這段時間千萬不可擅自停藥,要遵醫囑按時服藥,必要時到醫院復診。”
如何遠離抑郁癥,譚主任給出6條建議——
1.與家人充分溝通,與朋友保持聯系,互相傾訴你們的興趣、愿望、動力、壓力、苦惱等等。
2.融入你的工作團隊,把同事變成可以相互依靠和體諒的人,分工合作,創意共享、風險共擔。
3.做感興趣的事情。當你心情不好時,興趣可以解救你。如果你喜歡運動,就盡情地跑步,既能釋放自己,又能鍛煉身體。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還能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4.閱讀是很好的減壓方式。與智者哲人對話,要明白不是發生的事情讓我們煩惱,而是對事情的看法讓我們煩惱;從宇宙的角度來看人生,一切都會過去的。
5.充足的睡眠很重要。睡眠能緩解疲勞,降低壞情緒對人體的影響。做夢對緩解情緒障礙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6.此外,要杜絕或限制使用改變思維的物質,例如酒精、咖啡等。如果已經患了抑郁癥,最重要的就是接受治療,定期看醫生。
通訊員 | 李彬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