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農業生產關乎國之大計,而種業發展更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可單單一顆西蘭花種子,就讓我國陷入了被“卡脖子”的窘境,一包種子賣到一萬八還得看人家臉色。每年靠賣種子就從我國賺走數十億元,這家日本種苗公司為何能壟斷我國的種業市場?國家又是如何出手打破壟
農業生產關乎國之大計,而種業發展更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可單單一顆西蘭花種子,就讓我國陷入了被“卡脖子”的窘境,一包種子賣到一萬八還得看人家臉色。每年靠賣種子就從我國賺走數十億元,這家日本種苗公司為何能壟斷我國的種業市場?國家又是如何出手打破壟斷的呢?
一、技術壟斷
如同之前引進的玉米、番薯一樣,西蘭花作為蔬菜作物在19世紀末被引入我國。可是鑒于技術上的空白,我國種植的西蘭花品種不光質量差,產量也很低,而且還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直到1998年日本坂田種業在我國投資育苗后,情況才有所改善。
2000年,坂田種苗推出的西蘭花新品種“優秀”憑借成熟時間穩定,產出花苞飽滿的優勢迅速在我國國內站穩腳跟,農戶為了利潤只能“用腳投票”,紛紛選擇改種坂田公司供應的種苗。2006年,坂田種苗又相繼推出適性更佳的新品種“炎秀”和“耐寒優秀”,進一步蠶食國內西蘭花種植市場。
為了維持對我國西蘭花種植品種的壟斷,坂田種業供應我國的西蘭花種子全部都是雄性雜交一代株,并不能繁育種子。也就是說,坂田公司提供的種子只能種一次,每次種植都需要再次購買,技術受制于人,定價權自然也歸于賣方市場。光是推銷種子,坂田種業每年都能從我國賺走數十億元。
二、日本種子為何能壟斷我國市場?
坂田種業的經營者深知只有掌握技術優勢的情況下才能擁有自主定價權,每年公司都會抽出30%~40%的營業額投入到育苗研究。根據不同的氣候類型,在全球20多個國家建設育苗研究基地,僅在我國就設有2000多個品種示范區。且公司并不急于推廣新品種,而是因地制宜,分析競爭對手的產品,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再推廣產品搶占市場份額。
深耕育苗研究讓坂田種業賺得盆滿缽滿,卻給我國帶來了深刻警示。2017年,由于貨源緊張,原本坂田種業供給我國的西蘭花種價格一路飆漲。從5500元/包一路上漲至18000元/包,上漲了3倍還多,可即便是這樣,農戶還需要提前預約,且無法保證一定會拿到貨。
關鍵技術受制于人,最后為此買單的只能是國內的菜農和消費者,而坂田種業在經營模式上也處處堤防我國。建立公司——代理商——農戶三方合作機制,將核心技術牢牢封鎖,中國地區的代理商只是負責銷售和服務工作。
三、打破封鎖
2018年,我國國內種植的西蘭花品種中,只有5%來自國產,而其余95%都依賴外國進口,尤其是坂田種業供應的育種。可以說,我國西蘭花種植完全受制于人,不光定價權掌握在別人手里,就連種苗的購買數量都只能聽人安排,人家讓你種多少,你就不可能超過這個數量。
為了打破日本坂田種業的“西蘭花種”封鎖,國家牽頭組織全國20多家科研機構和育苗生產企業組成科技攻關小組,在我國不同地域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西蘭花新品種,試驗田超100萬畝,最終培育出10個西蘭花新品種。后來經過反復試驗,成功推出“白律3號”、“5號浙青六十”等88個西蘭花優良品種,打破了坂田種業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
現在,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西蘭花種已經逐步被市場所接受,中國自己研發的西蘭花品種還在出口試驗中大獲成功,得到了國外市場的認可。西蘭花育苗技術被攻關后,市場上的西蘭花種價格普遍下調20%,農戶有了更多選擇,主動權又回到了買方手中。
總結
當初不止是西蘭花品種,日本坂田種業還致力于推廣甘藍、西紅柿、胡蘿卜等作物新品種搶占中國市場。而如今外企在中國的技術優勢正在逐漸消弭。競爭機制下,國內育苗研發加速駛入快車道,推動我國“種子自主權”能力建設不斷完善。
在國家高度重視種業育苗的大背景下,推進“種子自主化”是我國種業發展的重點關注領域,建立屬于自己的“種子基因庫”至關重要,關鍵技術不被“卡脖子”,自主規劃農業生產規模,將飯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主基調。
看完日本坂田種業對我國的技術壟斷,大家對我國的種業發展有何想法?歡迎來評論區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系,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張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