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姜唯臺灣環境資訊協會英國衛報獨家披露,全球巧克力產業正造成西非大規模毀林。瑪氏(M&M's制造商)、雀巢、億滋(Toblerone瑞士三角巧克力制造商)等知名巧克力品牌的可可供應商,都會向在科特迪瓦境內保護區非法種植可可的供應商采購,導致該
姜唯 臺灣環境資訊協會
英國衛報獨家披露,全球巧克力產業正造成西非大規模毀林。瑪氏(M&M's制造商)、雀巢、億滋(Toblerone瑞士三角巧克力制造商)等知名巧克力品牌的可可供應商,都會向在科特迪瓦境內保護區非法種植可可的供應商采購,導致該國雨林覆蓋面積自1960年代起大減80%。
可可樹。圖片來源:jbdodane(CC BY-NC 2.0)
毀林的證據并不難發現。在提阿山保護區森林內,一名布基納法索農民Salam Sawadougou正在四公頃地塊內從一株植物上砍下黃色可可豆。這片森林只剩下巨大古樹灰色的樹干。
“我將它們一點一點地燒了,”Sawadougou解釋,可可需要充足的陽光長大。農民普遍認為,剛砍伐完畢的森林土壤可生產最多的可可,因此逐一清除樹木,種植更多的可可豆。
40%可可來自科特迪瓦
供應鏈上往往是合法產品混雜非法產品。也就是說,這些大品牌巧克力可能都受到非法產品的污染。全世界有高達40%的可可來自科特迪瓦。
衛報走訪科特迪瓦實際觀察可可毀林情況,發現村民占領本應受保護的國家公園,執法人員收受賄絡,對違法行為視而不見,供應大品牌的貿易中間商對可可豆的來源則不聞不問。
接受采訪時,瑪氏、雀巢、億滋以及貿易商嘉吉和百樂嘉利寶都不否認非法毀林可可豆進入其供應鏈的可能性。所有人都表示,他們正在努力消弭產品中非法可可豆的成份。
全世界70%可可是由塞拉利昂到喀麥隆之間200萬農民生產,科特迪瓦和加納則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可可生產國,也是毀林最大的受害者。科特迪瓦森林流失的速度以比其他非洲國家更快,曾經全國有1/4覆蓋著雨林,現在已經少于4%。
嚼巧克力吃下全球森林 環團估2030年就資源殆盡
據環保組織“Mighty Earth”13日發布的“巧克力毀林”調查,由于全球巧克力需求增長,如果沒有任何作為,到了2030年將不再有任何森林。諷刺的是,可可產地居民很窮,根本買不起瑪氏的巧克力。
近年來,公園內森林砍伐速度年均成長了一倍,科特迪瓦和加納兩國的森林砍伐速度是未受保護區森林砍伐速度的兩倍。科學家形容,“可可是一種最終會自我吞噬的怪物。”農民砍下樹木后,環境逐漸變得干燥炎熱,而這些被砍下的樹木原本可以保護可可植物免受干熱氣候影響。
雖然業界禁用毀林大豆的作法有效控制了亞馬遜雨林砍伐,但是可可業界并沒有一家公司表示支持禁用毀林可可,也沒有人承諾100%采購“蔭種可可”。
科特迪瓦的農家正在曬可可。圖片來源:Francesco Veronesi(CC BY-SA 2.0
有不毀林大豆 無不毀林可可
接受采訪時,大多數大企業都承認可可生產的毀林問題,也表示自己正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瑪氏可持續發展長帕金(Barry Parkin)表示:“我們承諾會找出讓全球可可供應鏈停止毀林和森林劣化的最佳方法。我們知道可持續可可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一個艱鉅的挑戰。因此我們與其他業界伙伴合作,希望推動全球性的變革。”
雀巢也表示:“反對世界各地的雨林和泥炭地毀林活動。雀巢認為這是全球最嚴重的環境挑戰之一。”雀巢強調自己在2010年已經承諾其產品不涉入毀林活動,并支持在2020年前達到零毀林的國際行動。
西非農民正在修剪可可樹苗。圖片來源:Nestlé(CC BY-NC-ND 2.0)
億滋發言人則說,他們正在努力根除供應鏈牽涉的毀林活動。“我們都知道事態緊急,也承認這個問題的存在。...我們可能是在這方面努力最久的一家公司。我們真的正在處理中,這件事迫切需要解決方案。”
Hershey's好時巧克力發言人承諾在2020年之前100%采購經認證的可持續可可,強調公司非常重視對森林砍伐和劣化的問題。
金莎巧克力制造商費列羅對此則沒有回應。
承諾模糊空泛 產業轉型還要討論
許多可可產業界人士(可惜不是全部)在今年6月發布的聯合聲明中,承諾將消弭森林砍伐和劣化。但“努力嘗試”是一個很模糊的承諾,真正的考驗將是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會議上提出的行動框架內容。
此外,許多農民已經在保護區內種植可可長達幾十年,如何安置他們、找到新的謀生方法,也是各國政府和產業界11月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參考數據
英國衛報(2017年9月13日),Chocolate industry drives rainforest disaster in Ivory Coast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