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權健骨正基鞋墊被拉下神壇,隨后丁香診所也曝出銷售天價鞋墊。人們對足踝健康日益重視,矯形鞋墊確有市場需求。它到底有什么功能?文/記者趙天宇新媒體編輯/聶淑芳采訪專家:孫鐵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醫師)黃光民(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
權健骨正基鞋墊被拉下神壇,隨后丁香診所也曝出銷售天價鞋墊。人們對足踝健康日益重視,矯形鞋墊確有市場需求。它到底有什么功能?
文/記者 趙天宇 新媒體編輯/聶淑芳
采訪專家:
孫鐵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醫師 )
黃光民(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 )
肖志云(中日友好醫院預防保健科高級健康管理師 )
權健風暴使矯形鞋墊走進大眾視野。作為權健公司的招牌產品,售價1068元的骨正基鞋墊隨著權健帝國的倒塌被拉下神壇。隨后,曝光權健的丁香園旗下丁香診所被指也在線銷售一款“矯形鞋墊”,售價為1980元,比權健的“骨正基”鞋墊價格還高出近1倍。但丁香園回應稱,“矯形鞋墊”是國家一類醫療器械,該產品為量身定做,其價格中包含產品后續的服務費,在2018年上半年就已經推出,相關資質齊全。目前,這款鞋墊已經在丁香診所下架。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足踝部疾病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矯形鞋墊的確有不小的市場需求,但矯形鞋墊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產品?有怎樣的功效?法律監管是否存在空白?其定價是在遵循怎樣的市場規律?
2800元的矯形鞋墊
記者對一家矯形鞋墊經銷商進行了探訪,這家經銷商至少和一家北京的三甲醫院有合作,醫生會把適合的患者推薦到這里定做矯形鞋墊。
這家經銷商位于距離北京站附近的一家寫字樓內,沒到九點就熱鬧起來。幾個單間內,身穿白大褂的人們來回走動,不少老人和孩子正在等待問診,其中還有不少拿著行李箱。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副矯形鞋墊的價格是2800元,其中2000元是服務費,800元是材料費,材料和技術都是進口的。除了矯形鞋墊,這里也銷售一些日本進口的矯形鞋,比鞋墊效果更明顯,售價為3200元。公司每年要到江蘇南京和連云港學習十幾次,接受中國最好的足踝外科康復培訓。
一位來自山西的年輕媽媽說,四歲的兒子目前存在膝蓋外翻的現象,與他走路的姿勢有關系,但山西的醫院對這種矯正并沒有太好的辦法,當地也沒有專門的矯形鞋墊廠商,聽朋友介紹說這里的產品效果不錯,特意從山西趕來。
一位姓劉的女士因不滿鞋墊的效果前來復診。不久前她腳踝受傷經人介紹來這里定制了一副矯形鞋墊,不過效果并沒有她想象的那樣立竿見影,因此希望商家進行二次調試。
另一位陳先生卻對產品十分滿意,他不斷和其他家長分享矯正的重要性。陳先生說,兒童的扁平足不是天生遺傳的,足部矯正鞋墊以人體足弓三點力學為原理,這樣腳橫弓、內側足弓、外側足弓達到三點受力的平衡,從而使錯誤的受力得到改善。
據這里的幾位就診者向記者回憶,鞋墊的定制過程是在腳上畫幾個點,在一個機器上測量一下以后,再讓走上幾步,不到十分鐘,產品就成型了,整個過程比較簡單。
“2800塊錢可以管你一年,有問題來隨時調試,以后每三個月來復查一次”記者離開這里時,一名男性工作人員正在向一名患有足外翻的老人這樣介紹。
這樣看來,丁香診所的矯形鞋墊定價,在行業內并不算貴。
備案信息與實際產品有不符之處
記者看到,在這家公司銷售的鞋墊上,并沒有品牌商標,也沒有生產廠家、材料等信息,能夠標明身份的就是鞋墊上印的ICB三個字母。在公司的宣傳手冊和照片墻上,記者也看到了不少ICB字樣。
▲標識為ICB的矯形鞋墊
按照宣傳冊上的商標名稱,記者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查詢到了這一品牌的備案信息,但顯示并非進口,而是沈陽的一家企業生產,生產范圍顯示為“I類矯形外科器械”,產品名稱顯示為“可調式頸椎固定器”。
這與引起爭議的丁香園矯形鞋墊有些類似。在《杭州市第一類醫療器械備案信息表》上,丁香園高價矯形鞋墊“杭州足科科技有限公司”的備案憑證顯示,產品的預期用途是“骨折固定時夾持骨骼固定或支撐”的工具,與宣傳中的矯形功能也不盡一致。
▲丁香園鞋墊生產企業——“杭州足科科技有限公司”的備案憑證
國際生物力學學院
隨后,記者以“孩子足外翻”為由咨詢了另一家矯形鞋墊康復機構,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家經銷的鞋墊是澳大利亞國際生物力學學院認證研發的,材料是稀有的EVA,品牌上有ICB標示代表認證產品,售價是2300元,包含服務費。但當記者詢問ICB是否為正規品牌時,這位負責人的回答卻含糊其辭,“售后都是我們店里進行的,可以免費給您保修一年”。
不過,公開資料卻顯示,EVA其實是一種極其普通的材料,也是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中底材料。到2018年,中國EVA年產值高達97.2萬噸,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EVA生產國。
ICB到底是什么機構?記者在網上多方查閱資料以后,發現ICB是“國際生物力學學院”的簡稱(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biomechanics),其總部位于澳大利亞。其官網顯示,學院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培養生物力學康復領域的專業人士。在學院官網上并沒有找到和中國有關的內容,但在中文網絡上搜索,可以找到江西九江臨床醫學院曾于2016年邀請ICB講師前來授課的信息。
▲2016年,江西九江學院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曾經邀請ICB講師前來授課。(圖片來源:醫院官網)
一位矯形鞋墊使用者告訴記者,在矯形鞋墊業內,ICB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品牌代言,或是行業默認的標準。她曾穿著在一家經銷商購買的鞋墊到另一家去咨詢,后者看到ICB的標志后,表示也可以為她腳上的鞋墊提供調試。
價格相差懸殊
實際上,在某寶上搜索"矯形鞋墊"以后,出現的結果并不少,大多矯形鞋墊售價在百元以內,也有部分產品價格在五六百元,但與售價超過2000元的訂制鞋墊相比,價格上依然便宜了不少。
以品牌名稱為fromufoot的矯形鞋墊為例,售價僅為68元,在產品介紹當中表示可以矯正"扁平足""X型腿"等,原理是改變骨頜受力方向。記者注意到,目前該產品已經賣出5000多份,不少使用者的評價是"很好""緩解疼痛""穿著舒服"但也有人提出了質疑"不好用,太厚了太厚了""不是太好修剪"。
咨詢店家以后,一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售賣的矯形鞋墊可以解決很多走路姿勢引起的問題,但當記者詢問是否應該按照個人腳型不同進行定制時,這名銷售人員只是告訴記者,按照碼數拍就可以。
▲電商平臺上矯形鞋墊產品并不少,但售價普遍不高
中日友好醫院預防保健科高級健康管理師肖志云認為,矯形鞋墊之所以能夠矯形,就在于它能夠因人而異進行定制,甚至可能需要反復修改。矯形鞋墊沒有通用模板,網上幾十塊錢購買的產品,效果不會太好。
兩類人需要矯形鞋墊
科學研究表明,人在站立的時候,雙腳承受著的重量,這種重量也是一種對關節的壓力,如果這種壓力被關節不適當的吸收,慢慢會堆積成腿部的疾病,可能會對腳踝、膝蓋、骨盆、腰椎等部位產生影響,這對于足部形態異樣者例如高弓足、扁平足的人來說是致命的。
矯形鞋墊的發明,目的就是根據不同人不同腳型,讓雙腳更好的分配重力。通俗的說,就是一種放在鞋子里能夠矯正和調節走路姿勢的專用鞋墊。
對于青少年而言,矯形鞋墊的作用更加明顯,由于青少年的平足通常在身體生長發育迅速、負重活動增加時出現明顯癥狀和畸形,因此早期的發現和治療極其重要。合理使用矯形鞋墊,可以很好的預防骨與關節的不可逆改變,比如平足引起的膝外翻或走路內八字等癥狀。
“矯形鞋墊主要是兩種人在使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醫師孫鐵崢表示,一類是患病者,扁平足、內翻足、外翻足以及足踝疾病的人,需要足弓的支撐,也需要專門的定制;另一類則是有特殊需求的健康人群例如運動員,像姚明、科比等NBA明星都有專門的定制鞋或者鞋墊,幫助他們更好的臨場發揮。
▲某款矯形鞋墊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孫鐵崢強調,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作為一名醫生,沒看過病例不好下結論,在無論醫院治療或者是去矯形治療機構,最重要的還是患者認可。”
據說有一次,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給球迷送鞋后忘記抽出鞋墊,靠現場DJ喊話,把球迷找回來,抽出了鞋墊再將球鞋送出。對于許多NBA球星而言,鞋墊是比鞋子還貴的東西,都是根據個人腳型專門定制的。
此外,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矯形鞋墊對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還有預防和改善作用,——糖尿病患者因為足部神經病變,感知能力、血液循環和組織修復能力差,會引起足部潰瘍、感染、嚴重的可能導致截肢。合理的生物力學足墊可以改善這一情況。
德澳等國等已存幾十年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黃光民告訴記者,矯形鞋墊不是什么新鮮產品,它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德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對于矯形鞋墊有良好的研發和應用,特別是德國,產品比較超前,在業內知名度較高。
“關于矯形鞋墊的真正作用,研究了很長時間也沒得出明確的結論,現在更傾向于是在預防疾病方面起作用,如果說得病了是不是能用矯形鞋墊治好,個人認為還是不太容易實現的。”黃光民說。
關于矯形鞋墊的準確發明者,在一篇文章中,美國人Mert Root教授被譽為“足病學生物力學之父”。這篇文章中表示,Mert Root是將職業生物力學引入該行業的先驅,并為足部矯形療法的未來發展和改善奠定了基礎,還創建和發展了現代熱塑性足矯形器的鑄造和制造技術。
但是,記者在國內網站上卻并未發現任何有關Mert Root的信息,甚至連文中提到的“加利福尼亞足病醫學院”也無從查證。
實際上,矯形鞋墊并非藥品,在備案資料當中屬于“一類醫療器械產品”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一章第四條中,對醫療器械按照風險程度進行了四級分類,矯形鞋墊和手術刀、手術鉗一樣,屬于安全風險程度最低的產品。
已成“萬能神器”
然而,在不少康復機構或矯形鞋墊經銷商的口中,售價不菲的矯形鞋墊功效已經接近萬能。例如,權健宣傳骨正基鞋墊不但能矯正X型腿,O型腿,其經銷商還吹噓能治療心臟病、睡眠不好等疾病。記者調查的另一家矯形鞋墊經銷商則在介紹手冊中宣稱“各種原因引起的過度旋前/過度旋后,都可以使用矯形鞋墊來改善”。
去年9月,有媒體曝光,江蘇一公立醫院老年傳統康復科售賣“天價鞋墊”每雙2650元,但實際進價僅為240元。報道中指出,升值約10倍的矯形鞋墊是在一家位于寫字樓的工作室里加工而成,設備投資僅為七八萬元左右,雇幾個人就可以經營起來。
“為了給患者營造一種“專業感”“信任感”,工作室可掛上“××生物力學矯形中心”的牌子,甚至可以把工作室開到醫院,讓業務員穿上白大褂推銷。”文章中寫到。
矯形鞋墊火熱的背后,巨大的市場利潤是吸引“玩家”入局的重要原因,盡管缺乏詳細的大數據支撐,但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真正的利潤比媒體曝光的10倍還要高。據悉,醫療器械進入公立醫院需要采購招標流程,除了規范價格以外,也要求通過官網對外公示,接受社會監督。這或許也是矯形鞋墊多見于民間“康復機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規范定制制約發展
“矯形對于兒童來說很重要,尤其是扁平足、高弓足、內外翻足的患者,從矯正上來說肯定是越早越好,這其中矯形鞋墊是最為重要的輔助治療工具之一。”肖志云說。
但肖志云也表示,從科學的角度看,有沒有問題,需不需要矯形并不是簡單的看看腳,或者通過什么儀器簡單的檢測一下就行。它需要經過專業的檢查,如拍攝腳部的x光片,步態檢測等等,根據個人腳型特點以及結構的改變進行反復調整,后期還要結合生長發育情況不斷改進。
▲某矯形鞋墊定制軟件工作截圖
專業化定制的矯形鞋墊,需要經過復雜的計算與修正,并非簡單測量就能完成的。但現實當中,不專業、不規范的定制,以及對病情的錯誤判斷,已成為制約矯形鞋墊發展的重要原因。
去年8月,一名王姓男子在一家康復中心花2400元買了雙鞋墊治療“長短腿”,穿了一年時間,其間出現不適,便去公立醫院檢查,結果,醫生告知他沒有“長短腿”,隨后,他找到這家康復中心討要說法。
“我們推薦(患者)去正規的醫院、足踝外科科室進行專業的檢查治療,要詳細了解資質和專業水平,不能盲目的相信朋友圈的推薦、熟人介紹甚至報紙、電臺廣告宣傳的康復理療機構”肖志云說,不專業、不規范的定制,以及對病情的錯誤判斷,都會影響矯正效果,甚至還會給身體造成傷害。
據了解,讓矯形鞋墊達到最佳效果必須“量體裁衣”。最簡單原始的方法是手工測量和手法評估,更加高科技的,是通過足部3D掃描和壓力分析。一些高級的評估機構和生物力學實驗室還有更加專業的數字化設備,例如本體平衡感覺測量儀、步態分析儀、運動機能分析儀等等。通過對患者運動姿態和足底受力的分析,通過大數據的比對和計算機建模,設計出一雙符合生物力學的定制化足墊。
孫鐵崢則認為,矯形鞋墊價格的高低,說到底還是市場因素決定的,是一種純粹的商業行為,也更是買賣雙方共同認可的結果。“商家要追求利潤,消費者必須擦亮眼睛才行。”
監制: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請發郵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