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2月16日,緬甸果敢地區民地武發布了一則訃告,表示原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政府主席、“果敢王”彭家聲當天因病不治身亡,終年94歲。在訃告中,彭家聲被稱之為“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他的故去是“是果敢民族解放事業的重大損失,是果
在2月16日,緬甸果敢地區民地武發布了一則訃告,表示原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政府主席、“果敢王”彭家聲當天因病不治身亡,終年94歲。
在訃告中,彭家聲被稱之為“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他的故去是“是果敢民族解放事業的重大損失,是果敢民族及在緬華人的重大損失,是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的重大損失”。
我們在歷史上常說蓋棺定論,那么這位果敢王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一生?緬甸的果敢又和中國有著怎樣的一個千絲萬縷的關系呢?
緬甸小中華
緬甸的果敢縣位于緬北薩爾溫江東岸,這條薩爾溫江在中國就是大名鼎鼎的怒江。果敢的面積約為5200平方公里,與云南省臨滄地區及保山地區的龍陵縣接壤,中國挨著果敢的國境線有250公里長。
緬甸果敢地這最近一百年來的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軍閥割據史,也是緬北數支地方武裝勢力形成和發展的典型案例。
在歷史上,果敢和中國明朝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甚至到今天為止,還有果敢人依然以明代皇室后裔自居。
在明代中期國勢強盛,勢力遠播東南亞,當時明朝在緬甸北部設立了宣撫司、宣慰司進行統治,并在現在緬北重鎮八莫設置了“威遠營”,并在此筑壇誓眾,其誓詞為:“六慰拓開三宣恢復諸夷格心求遠貢獻,洗甲金沙藏刀思窟不縱不擒南人自服?!?/p>
“南人自服”自然是夸大其詞的事情,實際上是1593年云南巡撫陳用賓用武力攻取了八莫,但這時候明朝已經進入了末期,內憂外患不斷,邊遠地區的統治難以為繼。
1602年后,緬甸人舉兵北進,先后攻占八莫、孟養等地。而后來南明永歷帝朱由榔不敵清兵退入緬甸,被緬甸國王莽達收留。
但是清軍不依不饒,一定要斬草除根。1662年吳三桂率領10萬大軍攻入緬甸。莽達的弟弟莽白也抓住了機會發動了政變,弒兄奪權,隨后就把朱由榔和其親屬都送給了清軍,他們最終都喪命在了昆明。
不過,朱由榔的殘部倒是逃出了生天,絕大部分官兵和百姓都留在了緬甸北部地區,果敢的漢人便主要是這些明末官兵的后裔。
而清朝建立起全國政權后,又在這里設置了“木邦宣慰司”,命令他們世代戍守此地,直到1897年,因為英國和清朝談判定界,果敢才正式劃入英屬緬甸。
但從歷史上就看得出來,果敢從文化和血緣上都更接近中國而不是緬甸,果敢人也都以自己的華人身份而自豪,而且緬甸又被英國人殖民統治,中央與果敢的關系就更加稀薄了。
而進入20世紀,不論是中國還是緬甸都長期在戰爭的泥沼中,在邊境上的果敢就是一個三不管地區,這也為軍閥割據創作了有利的環境。
內戰的開端
20世紀四五十年代,果敢主要的營收來源是鴉片種植,當時從果敢往外走的一隊隊馱馬都滿載著鴉片和土煙,回來的時候則都變成了各種工業品和真金白銀。跟烽火連天的世界其他地方相比,果敢可謂是世外桃源的一方凈土。
在這時期,果敢有兩個大家族,一個是明朝將領后裔的羅家,另一個是當地土司楊家。楊家掌握了當地的軍政大權,而羅家則因為鴉片貿易積累了驚人的財富。
兩大家族作為果敢的土皇帝,可以說是吃香喝辣,但是他們的好日子并不能一直持續下去,因為世界的局勢已經在悄然發生變化。
1942年,日軍入侵緬甸,駐扎的英軍棄守,導致一潰千里。在緬甸站住腳的日本人也照會果敢的土司楊文炳,要求他交出銀洋60萬并且歸附日本,不然就發兵攻打果敢。
不愿意當日本人走狗的楊文炳向中國求援,并表示“愿率土重歸,抵抗日本侵略”,3月份楊文炳到重慶受到了蔣介石召見,還被授以少將軍銜。
同時,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楊文炳的部隊編為“二十集團軍果敢自衛隊”,人數擴大到上千人,并且多次跟日本人作戰,抗日有功的楊文炳被授予了大英帝國官佐勛章。
果敢自衛隊的番號在戰后一直保留了下來,也因為果敢軍民堅定抗戰,果敢的地方自治權被英國人進一步地確認下來,“果敢族”成為了一個正式的法律用語。
而之后不久,因為中國解放戰爭的爆發,常有國民黨的殘兵敗將逃入果敢,他們知道國民黨大勢已去,就在果敢定居下來。
這一批人里頭不乏黃浦軍校畢業的老兵,他們受到土司的雇傭在果敢開設一個軍事培訓班,當時培訓班里年紀最小的兩個學生,分別是13歲的羅家大少爺羅星漢,和15歲的彭家聲。
彭家聲出生于1931年,據他回憶,彭家祖籍四川,四代之前的彭家祖先闖云南挑錢銀賣冥幣,在果敢發了家之后,便在此定居下來。
所以彭家雖然比不上楊家和羅家,但也是也算是家境優渥,可以讓彭家聲進班學習。
在這個訓練班里,彭家聲習得了一定的現代軍事知識,雖然跟大國的職業將領相比還不算什么,但放在緬北的叢林里,他的軍事素養已經高過大部分的同行一大截了。
軍事培訓班結業后,所有 22 名學員均被授予“少尉”軍銜,彭家聲被分到果敢自衛隊中任小隊長,從此開始了他半個多世紀的軍旅生涯。
羅星漢則成了楊家二小姐楊金秀的得力助手,因為腦子活、有知識,羅星漢和彭家聲在果敢都漸漸成為了舉足輕重的人物。
此時的緬甸已經從英國人那里獲得了獨立,這時候在仰光的中央政府,自然是不希望看到國家內遍地是的獨立王國。
所以他們開始對境內大大小小像果敢這樣的地方自治政府采取了懷柔的策略,希望他們能夠交出政權。
在軟磨硬泡和重金許諾下,接替父親楊文炳成為新土司的楊振材,在1959年同意廢除土司制度,條件是果敢繼續維持高度自治。
這一段時期雙方都比較克制,沒有爆發武裝沖突,在妥協中各自都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能一直照著這個模式向下走的話,那緬甸也會減少許多流血與犧牲。
但是天有不測風云,1962年緬甸奈溫將軍發動政變成立軍政府,一改過去文人政府的溫和做派,立即對果敢等各地自治政府實施了高壓政策。
1963年緬甸軍事特務對楊文炳、楊金秀、羅星漢同時實施抓捕,同時緬甸軍隊大舉進入果敢,群龍無首的果敢自衛隊根本無法組織抵抗,果敢地區迅速由軍政府控制。
而軍政府在果敢大搞沙文主義,讓果敢人民極度不滿,雙方沖突不斷,在這個背景下,被軍政府撤職的彭家聲在家秘密組織武裝,于1965正式揭竿起義。
占山為王
彭家聲組織的部隊立刻就和政府軍隊展開沖突,當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對方指揮官居然是自己的老同學羅星漢!
原來,羅星漢被逮捕后,立刻就和軍政府達成了協議,他愿意幫助軍政府進入果敢,條件就是由他作為果敢新的統治者。
本來彭家聲軍隊的實力就不如政府軍,原本還寄希望于在山里打游擊,現在羅星漢加入對方,那更是讓彭家聲那一點點的地利優勢也蕩然無存。
無奈之下,彭家聲只能帶部隊撤到云南境內,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中國彭家聲遇到了同樣遭到軍政府打壓而撤走的緬甸共產黨,他的命運迎來一次重大的轉變。
原來,軍政府執政后各種倒行逆施,對華僑華人實施大規模迫害,大肆沒收他們的財產,甚至有種族屠殺的事情發生,同時對緬共殘酷鎮壓,使得大部分人流亡中國。
這讓中國極其不滿,于是在中國的幫助下,緬共獲得了重新訓練和武裝,彭家聲也被納入緬共旗下。
到了1968年元月,緬共所領導的緬甸人民解放軍開始反攻緬北,彭家聲率部一馬當先重回果敢。
這支重新整裝的部隊,戰斗力有飛一般地提升,緬共軍隊勢如破竹,連連擊敗政府軍,迫使羅星漢和軍政府只能放棄果敢向南撤退。
到4月份,緬共宣布成立果敢縣,彭家聲以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的身份兼任縣長,這時候“果敢王”的稱號漸漸開始在民間流傳了起來。
緬共乘勝追擊,戰果不斷擴大,在70年代不只是果敢,連整個緬甸北部都被緬共收入囊中。
但是緬共的不斷勝利背后卻埋藏著許多隱憂,首先是權力不集中,緬共的軍事力量主要由彭家聲這樣的地方實力派所掌握,他們各畫山頭后,就有尾大不掉的態勢,長此以往,軍閥習氣越發嚴重。
然后是國家局勢出現了巨大的變化,緬甸軍政府開始尋求中國的諒解,而70年代末,中國的外交政策出現了重大轉變,也開始發展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這讓緬共在外交上就陷到了孤立的地位。
而隨著外部援助的減少以至于斷絕,缺錢花的緬共軍閥們又開始惦記起種植本地的“傳統作物”——鴉片。
最開始緬共對毒品貿易是厲行禁止,但是現實的財務壓力逼得它最終選擇了妥協的,這導致毒害成災,整個緬共迅速腐化。
到了80年代末,國際共運陷入了空前的低谷,緬共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崩解,率先開第一槍的正是彭家聲。
1989年3月,彭家聲在果敢發動兵變,宣布脫離緬共,改編旗下部隊為果敢同盟軍,彭家聲自任總司令。
然后就像是骨牌一般各個地方軍閥紛紛宣布獨立,緬共根據地徹底瓦解。
而在脫離緬共之后,彭家聲與緬甸政府達成和解,其轄區被劃為撣邦第一特區,彭家聲兼任特區政府主席,果敢繼續保留自己的軍隊,緬甸中央政府只在當地派駐少量行政、教育人員。
禍起蕭墻
與政府和解的彭家聲的軍事壓力驟減,他開始重新審視果敢的未來,他意識到鴉片絕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在隔年1990年,彭家聲下令在果敢禁毒。
可這個時候,對于果敢的上上下下的軍政官員來說,毒品貿易已經讓他們食髓知味,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哪里是說禁就能禁的?
當時以彭家聲的副參謀長楊茂良、楊茂安兄弟為核心的反彭勢力,在1992年發動了兵變。
在一開始因為彭家聲在果敢經營多年,是樹大根深,而楊氏兄弟本來都是中國知青,在60年代才去的果敢,根基很淺,所以在大小戰斗十幾場后,漸漸落入了下風。
在這種情況下楊氏兄弟親自跑到隔壁的佤邦求援。這個佤邦也主要是華人后代所構成的,但是和彭家聲的關系卻不好。
因為佤邦當時正在泰緬邊境與大毒梟坤沙部作戰,而坤沙和彭家聲關系密切,所以佤邦決定“助楊倒彭”,派出了1500人進入果敢支援楊氏兄弟。
彭家聲面對敵對勢力的強大力量,不得已在1993年退出了果敢地區,楊茂良由此成為果敢同盟軍的司令,弟弟楊茂安則成為副司令。
但在他們的統治期間果敢毒品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對中國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他們的還有一個兄弟楊茂賢更是在1994年因為走私毒品而被中國法院判處死刑。
同時兄弟倆在部隊里大肆清除異己,讓許多軍官心懷不滿,同時也擔心不加控制的毒品貿易會引來外部勢力的嚴厲打擊,到時候落得一個玉石俱焚的下場。
到了1995年,在一次會議上,雙方因為毒品問題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以此為契機,彭家聲的舊部李林明等人在勐固發起兵變,成立了勐固民族保安軍軍政委員會。
楊茂安得到消息立刻進行了武裝進攻的準備,動員了2千多人的兵力進攻勐固地區,果敢地區陷入了一片戰火之中。
經過一番的激烈交火,李林明等人缺乏外援,逐步喪失了戰場主動權,不得不從勐固撤出,大部分人改投佤邦。
而這個時候,本來支持楊氏兄弟的佤邦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佤邦領導層本來想通過扶植楊氏兄弟達成建立“大佤邦”的目標,但是他們卻一直對此事陽奉陰違。
而且嚴重的毒品問題讓中國極其不滿,一直跟中國交好的佤邦感到巨大的不安,生怕惹火上身,所以最終佤邦領導層形成了共識,那就是要清除楊氏兄弟。
但問題是該怎么做到這一點呢?
佤邦又找到了彭家聲——這就是政治的現實,昨天還你死我活,今天就可能攜手共進。
1995年11月,彭家聲借佤邦之力,率軍重回果敢。此時楊氏兄弟還在跟“叛軍”糾纏,這時候再殺出了彭家聲,實在是陷入了首尾不顧的困境。
走投無路的楊茂良決定向緬甸政府求援,提出自己會向政府提出上交軍備倉庫、同意緬軍進駐果敢地區,條件是政府在內地給自己一塊地盤養老,并保護自己的安全。
緬甸政府馬上同意了楊茂良的要求。11月底,緬東北軍區6 個快速營、1個炮兵營出動,迅速占領勐固地區,并跨越薩爾溫江各戰略要地的制高點駐守。
沒兩天,緬甸又派出了7個快速營完全接管了楊茂良的轄區,此時彭家聲的軍隊雖然也對果敢形成了包圍之勢,但面對已經準備先一步到達的緬軍,這場仗必然是打不下去了,下面就進入了談判的階段。
之后在12月,三方代表組成的“果敢臨時政府”成立,彭家聲重掌果敢,但是跟過去不一樣的是,此時緬甸政府的勢力已經深入果敢,而且有軍隊駐扎。
最后的戰斗
在之后的十幾年時間里,果敢迎來一段難得的和平發展時期,這一段時間果敢繼續實行禁毒政策,而在中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果敢開始用甘蔗、橡膠、茶葉等作物來代替鴉片種植,社會的各個方面都在穩步發展。
但是,對于緬甸政府來說,只要彭家聲還在果敢一天,自己就無法完全控制果敢,所以一直找機會清理掉這個的眼中釘、肉中刺。
彭家聲也對這一點心知肚明,所以長期以來小心謹慎,不想給政府抓到任何把柄。
但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2009年8月,緬甸政府軍借口搜查毒品,派出30名警察包圍老果敢特區軍械修理廠并準備搜查,遭拒絕后政府軍與果敢同盟軍形成對峙。
跟著沒幾天,緬甸政府就把彭家聲和他的弟弟、兒子通通列為通緝犯,并派出了100多名緬甸軍警突襲彭家聲在果敢的住址。
彭家聲提前一步得到消息得以逃脫,但接下來彭家聲又一次被自己的副手所背叛。
果敢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投靠了緬甸政府,并聯合政府軍對依然支持彭家聲的同盟軍發動攻擊。
實力差距相去甚遠的彭家聲殘部只能逃去中國,到了8月30日,政府已經徹底控制了整個果敢地區。
這個時候的彭家聲的蹤影飄忽不定,考慮到他這時候已經年近80,大部分人認為他就算沒有死在軍隊的槍下,也大概經不起奔波勞苦,會死于年邁。
但沒有想到,2015年彭家聲突然重出江湖,率領重建的同盟軍反攻果敢,兵力一度達到3000余人,同時整個緬北的各族武裝也群起對緬甸政府軍發動了進攻。
而這次反攻雖然沒有奪回整個果敢,但緬甸政府軍調動的1.2萬人也始終無法拿下彭家聲。從2015年至今,果敢北部山區依然由彭家聲和果敢同盟軍控制。
直到今年,這個見證了果敢全部歷史的“果敢王”終是撒手人寰,但他的逝去并沒有給緬北的動蕩畫上一個句號。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里,因為民族、地域、文化、地緣政治等諸多矛盾,仰光中央和地方武裝的矛盾,都還將不斷地持續下去。
總的來說,彭家聲是一個典型的舊軍閥。在他人生中的不同階段,曾經投靠過不同的政治勢力, 在必要的時候他也會呼喊一些口號,但顯然他未曾衷心相信過其中的任何一種。這些做法核心的目標總是只有一個,那就是掌握果敢的大權。
只是這樣一個人也的確是緬北20世紀軍閥割據歷史的縮影,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在21世紀,緬北的歷史還是會由另一個彭家聲來代表嗎?
高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