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過蕁麻疹或者是身邊有親人得過蕁麻疹的朋友不?今天就來講講煩人的蕁麻疹,會從它的癥狀、發病、過敏原?到底有沒有必要測、治療都說清楚。蕁麻疹有多常見呢?上到老人,下到小孩,有20%的人一輩子會得一次。蕁麻疹的表現是紅斑、水腫性的風團,就像蚊子
有過蕁麻疹或者是身邊有親人得過蕁麻疹的朋友不?今天就來講講煩人的蕁麻疹,會從它的癥狀、發病、過敏原?到底有沒有必要測、治療都說清楚。
蕁麻疹有多常見呢?
上到老人,下到小孩,有20%的人一輩子會得一次。蕁麻疹的表現是紅斑、水腫性的風團,就像蚊子咬的紅包,只不過蕁麻疹的包可能會更大一些,有一些會融合成片,看起來很壯觀。
但它們也會時起時消、此起彼伏的特點,通常一個部位的紅斑風團會持續30分鐘到24小時,消退之后又不留痕跡。
當然了,嚴重的蕁麻疹是可能要命的,這種水腫性的風團,除了皮膚以外,氣管和消化道的黏膜都有可能會累及。
氣管黏膜出現水腫可能引起呼吸困難,影響通氣,危及生命。如果出現在胃腸道,則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一些急性的蕁麻疹,更嚴重的還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的情況,雖然重癥相對輕癥少見,但是如果出現了相關癥狀,一定要及時就診。
瘙癢也是蕁麻疹的主要癥狀,癢感很明顯,一癢就想撓,越撓就越癢,到晚上加重,非常折磨人。
有些人的病程時間還很長,像慢性蕁麻疹,可能會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癥狀反復。
有一些患者嘗試過各種忌口、偏方都沒用,也測過過敏原,但是發現幫助的是很有限的,像粉塵過敏是很難做到,所謂預防的,總不能不出門吧。
蕁麻疹的原因一定是跟過敏有關嗎?
實際上,過敏雖然是蕁麻疹發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但卻不是唯一的原因。
研究發現的就有不到一半的患者能夠明確和過敏相關,而其他的患者和過敏了其實沒有關系。
如果說這個蕁麻疹反復超過了六周,我們就會把它叫成慢性蕁麻疹。
六周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時間界定,雖然皮疹的外觀和癥狀都很類似,但是慢性蕁麻疹并不是說急性的沒治好,然后慢慢?拖?成那樣的。
實際上,慢性蕁麻疹出現的時候就可能意味著他后面會反反復復地出現比較長時間的癥狀,只是說我們在名稱上面對兩者有所區分,其實它們兩個還不是完全一樣的。
那是什么原因導致的蕁麻疹?
蕁麻疹的病因比較復雜,可以分為內源性的因素和外源性的因素。
那外源性的因素就包括物理因素的摩擦、壓力、冷、熱、日曬等等,有些人可能在洗熱水澡之后出現蕁麻疹或者穿了條很緊的褲子之后在褲腰勒緊的部位長出蕁麻疹,那這些都屬于物理因素導致的蕁麻疹。
還有一?些?就是接觸了過敏原,包括食物、粉塵、藥物、疫苗等等,跟過敏相關的蕁麻疹的通常在接觸過敏原短時間之內就會出現紅斑、風團等等皮疹的表現,嚴重的可能會出現窒息或者過敏性休克的情況,要及時就醫,這種情況一般是急性蕁麻疹。
甚至還有一些特殊的,比如植入物的人工關節、吻合器、心臟瓣膜、節育器等等。
內源性的原因多是持續性的,包括慢性隱匿性的感染、勞累、壓力、情緒等等都有可能會引起蕁麻疹的發生。
很多小朋友出現蕁麻疹的原因是跟感染相關,仔細問病史會發現小朋友在出現蕁麻疹之前可能會出現過感冒或者是腹瀉等等病毒感染的情況。
急性蕁麻疹的容易找到病因,而慢性蕁麻疹多數情況下很難明確病因。
過敏原檢測要不要做一下呢?
其實,過敏原檢測并不作為蕁麻疹的常規檢測項目。有做過過敏原檢測的人群,一定會發現有些檢測出來過敏的,你其實也經常在吃或者在接觸,再或者是你的癥狀已經很嚴重了,但是?過敏源?全是陰性。
實際上,除了過敏原檢測存在著假陰性或者假陽性的情況,過敏原檢測的試劑盒的“豐富”程度也很有限,我們每天接觸那么多種物質,并不可能都做成試劑。
全陰性不能代表沒有致敏原,陽性也不代表以后就絕對不能?食用?或完全不能接觸了,所以它并不是必須要?做的?測試,要醫生來評估它的價值。
蕁麻疹極少會永久存在,它其實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也就是說蕁麻疹雖然不能治愈,但是可以自愈,將近50%的患者會在一年內緩解,大多數患者的癥狀在規范治療的情況下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治療方面,抗組胺藥是治療蕁麻疹的一線藥物,可以緩解風團和瘙癢的癥狀,可以讓人的舒服一些,包括有一些小朋友吃了這種抗組胺藥以后,因為可以睡得好一點,會稍微有一點點鎮靜的作用,會幫助小朋友在夜間的減少它的瘙癢的動作。
常用的藥物有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這些藥物屬于第二代的抗阻礙藥物,相比第一代的撲爾敏、異丙嗪(非那根)的鎮靜嗜睡等不良反應會減少很多。
那嚴重的蕁麻疹藥物可以加到2至4倍的量,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慢性的蕁麻疹如果服藥期間癥狀控制良好,可以嘗試進入階梯減量,每周遞減一次藥物,比如說從每日一次改成每周六次。
如果中途沒有復發,就再繼續減,減成一周五次等,以此類推,以癥狀不反復作用為標準逐漸減量。
慢性蕁麻疹的療程一般不少于一個月,必要的時候可能延長至3至6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
這樣子長期吃抗組胺藥會不會對身體有害?
目前長期規律服用抗阻藥物,暫時還沒有相關嚴重不良反應的報道,在合理合規的用藥下,合適的藥物和用藥方案進行治療是可控的、安全的。
反過來,如果因為擔心副作用而偶爾堅持用藥,比如說隔三差五吃一顆,不但控制治療癥狀,還會延長整個治療療程,本來兩周能夠控制,硬生生拖到四周。
一些難治性蕁麻疹患者還可以嘗試注射生物制劑治療,比如說奧馬珠單抗,缺點是貴,一個月要打一次。
外用的爐甘石洗劑算是能夠收斂皮膚表面水腫性紅斑、風團,性價比超高的藥物了,涂抹在皮疹的部位可以減輕瘙癢感。
除了藥物治療以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避開誘發因素,像物理刺激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說洗澡水避免太熱,穿一些寬松舒適的衣服等等。
關于忌口,大多數的治療指南都不建議忌口,除非明確和食物過敏相關,那就一定要避免攝入相關食物了。
如果你也不確定是不是跟食物相關,可以做一些飲食日記,那每天吃了什么記下來,發生癥狀之后再回回溯,可以幫助排查?過敏原?,盲目?的?忌口只會徒增生活的煩惱,對疾病本身并無幫助。
蕁麻疹不可怕,雖然可能病程很長,但是及時就醫、規律用藥,基本的都可以控制癥狀,保證生活質量。
劉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