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媽!衣服拉鏈拉不上,幫我拉一下!”拉鏈經常壞掉,這可能是很多80后,90后小時候的集體回憶,壞掉之后家長們就會拿出蠟燭、水、或者蠻力來將拉鏈恢復到原位。20年前,似乎不管在多好的商場買的衣服,拉鏈總是一會兒就會壞,甚至比不上現在街邊小店的
“媽!衣服拉鏈拉不上,幫我拉一下!”
拉鏈經常壞掉,這可能是很多80后,90后小時候的集體回憶,壞掉之后家長們就會拿出蠟燭、水、或者蠻力來將拉鏈恢復到原位。
20年前,似乎不管在多好的商場買的衣服,拉鏈總是一會兒就會壞,甚至比不上現在街邊小店的拉鏈質量。
而這期間中國拉鏈質量的巨大變化,大部分功勞要歸于一個人,那就是SBS潯興集團董事長——施能坑。
從80年代至今,施能坑在拉鏈行業摸爬滾打30余年后,已成功把潯興集團做成世界第二的拉鏈公司。
2006年,潯興拉鏈在深交所上市之后,更是突破了22億元的年銷售額,令人心生佩服。
而施能坑創業的20余年里是如何一步一步做到一年22億的銷售額,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畢竟,一條拉鏈最初的價格,只有3毛。
01、全村最窮的家庭
1953年,施能坑出生于晉江市深滬鎮潯光村,用他的話說,他的家庭條件:“算得上是全村最窮的。”
家里兄弟姐妹多,負擔不起學業的開銷,和很多農村小孩一樣,他早早就外出打工,最初來到了晉江市里的一家服裝廠。
晉江在80年代并不算一個大城市,但服裝、鞋業、箱包產業很發達。
在服裝廠時,施能坑發現拉鏈質量普遍較差,而當時中國還做不出高質量的拉鏈,進口的拉鏈價格太高,大部分服裝廠只能用價格較低、質量較差的國產拉鏈。
敏銳的施能坑從這里面嗅到了商機,既然中國拉鏈市場的缺口這么巨大,為什么我不能去做拉鏈呢?
一次下班的途中,施能坑拉著在服裝廠認識的朋友一起琢磨自己做拉鏈的事。
朋友對此還沒有足夠的信心,施能坑便說:“進口的拉鏈質量好一點,價格就是咱們國產的好幾倍呀!”
他勸說在服裝廠一起上班的朋友,嘗試自己加固一下拉鏈再拿去賣,做一個中間商,賺一點差價。
朋友被施能坑說服了,說干就干,他們立馬琢磨起拉鏈來,憑借在服裝廠上班的經驗,加上他頭腦靈光,很快研究出了加固拉鏈的方法。
他還約上幾個朋友,拼拼湊湊了1.5萬元啟動資金。
他們從北京進貨,質量差的國產拉鏈經過他們的手,就成為堅實耐用的拉鏈,他們將成品賣給服裝廠,一條拉鏈僅售3毛。
憑借著過硬的質量和低廉的價格,施能坑的拉鏈銷往全國各地,名聲越來越大,不斷地有服裝廠來他這里訂貨。
因為需求量巨大,施能坑和他的朋友們僅用一年,就賺了十多萬。
在當時,這筆錢不是一個小數目,誰也想不到,一條售價3毛的拉鏈,居然能產生如此高的效益。
在那些大老板都看不起小小的拉鏈生意時,施能坑已經從這里賺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02、初次創業遭遇盜版危機
經過一年的試驗以后,施能坑已經不滿足于做一個中間商,因為中間商的利潤太低,并且訂單數量不夠穩定。
1984年,極具商業頭腦的施能坑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成立一個拉鏈公司——光華五金制品公司,這也正是潯興集團的前身。
成立了公司的施能坑沒有當高高在上,坐享其成的董事長,反而更加勤奮、敢于拼搏。
最初創業時,身邊人都勸施能坑稍微放松一點,但他從不退卻,秉持著“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這一點,逐漸樹立起了SBS的品牌形象。
施能坑在很多年以后才對外界說出當時的辛苦:“我們兄弟自己當工人,連孩子們也是從最苦的工序做起,為了及時出貨,一天下來有時候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搞得渾身都黑不溜秋的。”
在80年代,中國的拉鏈缺口非常巨大,市場上的拉鏈大多是質量不過關的易損拉鏈。
施能坑用一年的時間收獲了大量的服裝廠拉鏈訂單,但這個“大量”,在全國市場看來,也僅僅是冰山一角。
當時,看準了市場的大量需求,仿造施能坑拉鏈的廠家也不在少數。
他們私自買了光華五金的“SBS”拉頭回去,再加上原本劣質的拉鏈,銷售給各個服裝廠,以欺詐性的手段來牟取利潤。
這使得施能坑越發警覺,面對數量眾多的盜版廠家,施能坑立馬下指令銷毀自身的所有拉鏈拉頭,并運用新技術重新生產一批不外流的拉頭,以此來打擊盜版,維護SBS的品牌形象。
這種寧愿自身虧本也要保證產品質量的行為獲得了國人的信任,施能坑的光華制品五金公司也越做越大。
03、人盡皆知的小習慣
施能坑是一個非常善于鉆研的人,他有一個人盡皆知的習慣,就是每次去國外出差,就會帶回來一大箱國外的拉鏈,回來慢慢研究。
他深知國外的拉鏈制造是走在中國前面的,如果閉門造車,永遠不學習的話,就只會一直落后于他人。
1998年,在研究了大量的國外拉鏈之后,施能坑帶領公司制造出了隱形拉鏈,并獲得“埃及金字塔獎”。
這一個獎項對于施能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激勵,代表他不斷地鉆研,不斷地創新拉鏈形態的堅持獲得了回報。
得到這次獎項以后,施能坑在心里暗暗發誓,要帶領SBS走得更遠,繼續把潯興拉鏈做大做強。
于是,自1996成立以來,SBS連續十年獲得中國拉鏈市場銷售冠軍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馳名商標”。
這個來自晉江的小小公司,僅用20年時間,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拉鏈品牌,僅次于“YKK”。并且獲得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拉鏈生產商候選中國紀錄。
而這些輝煌成就的背后,不僅僅是施能坑一個人的功勞,必不可少的,還有他親自挖掘的人才們。
04、求賢若渴的董事長
施能坑雖然沒怎么上過學,但他深知人才是一個企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一個企業的壯大,僅靠施能坑一個人和一幫工人是遠遠不夠的。
2006年,潯興拉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這是施能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之前,SBS的拉鏈主要銷售給國人,因為中國的市場巨大,所以施能坑的拉鏈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而現在面臨著拓展國際市場的問題,就需要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地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晉江,潯興拉鏈可以稱得上是家族企業中最早引進外來人才的企業。晉江是個并不發達的小地方,要想吸引高素質的人才來此工作并不容易。
早在創辦拉鏈廠的時候,施能坑就主動在報紙上刊登招聘廣告,邀請畢業的大學生來到潯興公司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刊登的廣告收到了兩名武漢大學大四學生的回信,施能坑對此非常重視,要求公司人事部將這兩封信件發給他,由他來親自給這兩個大學生回信。
信件中用誠摯又親切的語氣請大學生們來到潯興集團工作,并且承諾為其提供住所和各項福利。
這兩個武漢大學的學生被施能坑真摯深深打動了,后來,他們一個成了潯興的總經理,一個成了潯興技術研發部的部長,并且在就職期間一起將潯興集團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當潯興集團再次走到發展的十字路口時,施能坑意識到“企業要發展,必須引進人才。”為此他再次親自到廣州、廈門、福州等地招聘。
外聘的人才逐漸成為集團的骨干,在新時代不斷把潯興集團做大做強。
其實這也是施能坑之所以成功的秘密,任何一項偉大事業都不可能由一個人完成,人才不管在什么時代都是至關重要的。
事實證明,施能坑的人才戰略是正確的,現如今SBS潯興拉鏈不僅馳名于國內外,并且在上市第一年就創下了22億元的收益。
05、廣告奇才施能坑
要想在國外發展,除了創新和質量,打響知名度也是關鍵一招,不同于其他企業的直接刊登廣告,潯興集團選擇了投資籃球隊,并成立了下屬的籃球俱樂部——福建SBS潯興籃球俱樂部。
在當時,主流的廣告方式是在報紙、電視等地方投放廣告,而施能坑為何會選擇成立籃球俱樂部這種“不入流”并且回報周期較長的方式呢?
首先,是出于施能坑對籃球的熱愛,作為NBA的超級球迷,在他看來,籃球比賽和經營企業本質上并無差別。
二者都是在特定環境下的公平競爭、在適當的時候必須調整戰略戰術、需要多方面考慮場內場外的各種因素,而且追求勝利永遠是他們的第一目標。
其次,這種新型的廣告方式所產出的投資收益并不亞于傳統的廣告投放。
籃球俱樂部所帶來的名氣,依然能為潯興集團獲得不少的曝光量,并且投資籃球俱樂部的成本要低于直接在電視上打廣告。
從長期來看,非常劃算,這一廣告方式可謂是一箭雙雕。
施能坑想到的這一廣告奇招,很好地體現了他的商業頭腦,不隨波逐流,永遠保持自己的節奏。
這也許也是他的成功秘訣,在商業的洪流中開辟出自己一條獨特的道路,等到他人爭相效仿的時候,他又早已找到另一條更先進、更便捷的路線了。
他永遠快人一步,永遠勇于探索、勤于創新。
06、“我的目標是追趕YKK”
施能坑曾直言:“我們離世界拉鏈冠軍YKK公司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短期內還沒有能力超越他們,這個我們必須要承認,但我們相信,只要不斷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這個愿望早晚會實現的。”
YKK的全稱為Kabushikigaisha,是一家日本企業,由日本人吉田中雄創立于上世紀30年代。
和SBS相同,YKK在創立之初就以質量取勝,采用了日本精確的工藝、原料和管理方法,這也是他至今未被超越的獨家武器。
但與SBS不同的是,YKK拉鏈售價高昂,其品牌的拉鏈是其他拉鏈的10倍左右,但高昂的價格并未擊退來者,現在,YKK仍是拉鏈和紐扣行業的最大市場份額擁有者。
熟悉施能坑的人都知道,這個來自晉江小村莊的男人,他的目標一直是日本YKK公司。
和施能坑的身世相似,吉田忠雄也出生于日本富山縣的一個小市,魚津市。
家里兄弟姐妹眾多,吉田是家里最小的兒子,他們家境貧寒,很難負擔起三個孩子的學費,所以吉田早早出了社會,開始賺錢補貼家用。
他進入拉鏈行業的契機也是因為當時日本國內拉鏈質量太差,所以吉田想要填補這個市場缺口。
他進口次品拉鏈,將里面較好的部分剪出來拼接,以此形成一條完整的、高質量的拉鏈。
而這一初代生產方式也恰好說明了YKK拉鏈為什么售價高昂,一條高質量拉鏈的產生,往往是多個次級拉鏈拼湊的結果。
吉田忠雄和施能坑這兩個世界頂級的拉鏈大王,有著極其相似的童年經歷和創業歷程,而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將憑借不同的優勢在行業內繼續開拓自己的市場。
07、從未間斷地創新
夜光拉頭、防潑水拉鏈、隱形拉鏈、紫外線光變拉鏈、潯興抗菌拉鏈、溫變拉頭、掛耳機拉鏈、防輻射拉片……
如今,只要在購物網站上搜索SBS拉鏈,你會發現如上所述各式各樣的創新拉鏈。
其實,人們對于拉鏈的需求只不過是順滑耐用,再加上美觀大方罷了。
施能坑已經奪得了中國市場大部分的份額,即便不做那么多的款式,他在中國的龍頭地位依然很難被撼動。
在旁人都覺得一條細長的拉鏈沒什么花樣可變的時候,施能坑拒絕停下創新的步伐,他一次又一次地拿出新鮮的拉鏈品種,不斷地給消費者帶來新的驚喜。
掛耳機拉鏈在人們運動時,可以將耳機掛在運動服上,巧妙地為消費者省去了買運動耳機的錢;
夜光拉頭可以提高消費者在夜間行走的安全度;紫外線光變拉頭可以提示消費者紫外線是否強烈,是否需要涂防曬霜……
若不是施能坑團隊一次次的創新,沒有人能想到一條小小的拉鏈可以玩出如此之多的花樣,這種耐心鉆研,不驕不躁的精神,就是我們社會所推崇的“匠人精神”。
08、晉江的匠人精神
說到“匠人精神”,施能坑當之無愧,一條小小的拉鏈要將其做到世界頂尖,這其中所要求的工藝并不如想象中的簡單。
施能坑堅持走技術創新道路,堅持不懈地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在公司成立幾十年間,分別獲得“埃及金字塔獎”、“第三屆科技博覽會金獎”、中國馳名商標等十幾項榮譽,并且成功入選科技名牌500強,榮獲07年中國商業科技100強企業入選……
入行30余年,潯興集團獲得的名譽數不勝數,最基本的還是要歸功于他們對質量的堅持,對品牌形象的維護,讓這個最初的小作坊成長為市值22億的世界型企業。
潯興集團的“潯”取自施能坑的老家潯光村,這個名字或許提醒他無論事業做得多大,無論他到過世界上多少個地方,都要記得他的家鄉在晉江潯光,記得常回家看看,記得為自己的家鄉出一份力。
施能坑常常提到這樣一句話:“人要學會感恩,窮時不能忘父母,富了不能忘鄉親。企業興旺了,就要為社會公益事業辦實事。”
“做人不能忘本”,這是上一輩的人常說的老話。或許出生在那個到處奔波、生活不穩定的年代,年輕人總是會去大城市以謀求更好的發展,會在大城市定居、結婚、生子。
但我們總是不能忘記養育自己長大的地方,到了大城市依然忘不了曾經的小山村。
現在,我們似乎總是在談論鄉愁,中國像施能坑一樣的企業家還有很多,把自己家鄉的名字冠在企業名上,也不失為緩解鄉愁的一種好方法。
施能坑的創業之路可謂艱辛、也可謂順暢,他走向成功的秘訣也許可以歸結為勤奮、創新、探索和堅持,當然必不可少的是他過人的商業天賦。
他憑一己之力走出一條“冷門”的致富之路,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也給予了消費者低廉的價格,讓世人驚嘆一條售價3毛的拉鏈也可以創造出22億的收益。
SBS公司現如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拉鏈制造企業,銷往全世界70多個國家。
這一切成就離不開施能坑的努力,也離不開他帶領的人才和技術團隊的創新,在巨大的成就背后,往往是一個富有凝聚力的團隊在共同努力。
20年前,如果有人告訴你做拉鏈也能賺大錢,你肯定不會相信,但施能坑做到了。
參考文獻
晉江新聞網 《潯興俱樂部、晉江經濟報向特教學校捐贈愛心物資》
三聯生活周刊 《從晉江小廠到“挑戰耐克”,一家鞋企的突圍之路》
中國企業家 《僅靠3毛、5毛的拉鏈,他愣是把1.6萬的小本買賣,折騰成50億的大生意》
何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