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毛坯房裝修,最常見的一項施工肯定要數“鏟墻”,裝修工人一言不合就說要鏟墻重做,理由是開發商做的墻面質量太差,如果不鏟掉重做,后期墻面就很容易出現開裂、脫落等問題。很多業主不懂,交給裝修工人決定,最后也不知道有沒有效果,反正是花了不少錢。相信
毛坯房裝修,最常見的一項施工肯定要數“鏟墻”,裝修工人一言不合就說要鏟墻重做,理由是開發商做的墻面質量太差,如果不鏟掉重做,后期墻面就很容易出現開裂、脫落等問題。很多業主不懂,交給裝修工人決定,最后也不知道有沒有效果,反正是花了不少錢。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一開工就說要鏟墻的裝修工人,是不是想坑我們呢?房子裝修,到底要不要鏟墻皮呢?什么時候要鏟?什么時候不需要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些問題。
墻體構造
墻皮要不要鏟?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了解墻體的構造以及它們每一部分的作用。墻體的構造,可以分為五個部分:墻體、水泥砂漿層、石膏層、膩子層、飾面層。
墻體:常見的材質有鋼筋混凝土、紅磚、輕質磚等等,主要起到承重、隔斷的作用。
水泥層:墻體砌筑完成,表面會進行水泥砂漿抹灰,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墻體,防止墻體被破壞腐蝕,另一方面也起到找平的作用,提高墻體的平整度、垂直度。
石膏層: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墻體依靠水泥砂漿找平可能還達不到平整和垂直,當誤差不大于2cm時,還需要用石膏進行再次找平。
膩子層:我們常說的“刮膩子”,其實就是這一層的墻面施工,它的作用是給墻體表面的裝飾層(乳膠漆、壁紙、墻布、硅藻泥等等)提供一個基層,確保裝飾層可以有效粘結在墻面上,可以理解為化妝時的“粉底”,所以它在墻面裝修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謂的鏟墻皮,其實就是把墻體的表層給鏟掉。
膩子粉按照特性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膩子,一種是耐水膩子,單純從名字來看,耐水膩子肯定要比普通膩子更好,強度更高,耐水防潮。
從墻體的構造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墻體每一個部分都承擔著不同的作用,水泥砂漿、石膏層、膩子層任何一個部分出現問題,都很有可能影響后續的施工。
裝修時一定要鏟墻嗎?
上面也說過,墻體每一個部分都會影響后續的施工,鏟墻,其實就是為了把質量不好的部分給鏟掉重做,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墻面裝修不出問題。
所以,裝修時一定要鏟墻嗎?關鍵還要看墻面的情況來決定,如果墻面質量沒問題,完全可以直接涂刷界面劑找平,然后再刮膩子上乳膠漆,反之,我們則需要花錢找工人鏟墻了。
什么時候鏟墻?鏟到什么程度?
我們新買的毛坯房,開發商在交房的時候,往往墻面都已經刮了一層薄薄的膩子,上面也說過,膩子又分為普通膩子和耐水膩子兩種,如果開發商做的膩子是普通膩子,不夠結實和耐水,那么在后續裝修時,墻面就很容易出現起皮、開裂、脫落等問題。
因此,墻皮鏟不鏟,判斷標準有兩個:膩子層是否有空鼓?是否為耐水膩子?如果膩子層出現空鼓,不耐水,都需要鏟掉重做,否則并不需要鏟墻皮。膩子層空鼓的判斷只需要敲擊聽聲音,而判斷膩子是否耐水的方法,只需要往墻面上灑水然后用手搓一下,如果能輕松刮掉,證明不是耐水膩子。
上面我們也提到過墻體的構造,膩子層底下還有石膏層、水泥砂漿層,如果要鏟掉原來的墻皮,那我們要鏟到什么程度呢?
正常情況下,鏟墻只需要把表面的不耐水膩子給鏟掉,但是,如果墻體的找平層材料太差,出現空鼓、開裂、松散,這種情況下重新做膩子跟沒做一樣,我們還要把找平層給鏟掉,直到墻體基層,然后重新進行找平。
找平材料太差,同樣適用于墻面是素灰墻的毛坯房,如果開發商交房時沒有刮膩子,但素灰墻表面起砂、開裂、松散、空鼓,也是需要把素灰層給鏟掉的,直至鏟到墻體基層。
如果毛坯房是單純的水泥墻面,新房交房后,我們要做的是檢查墻面是否結實,平整,有沒有裂縫和孔洞,如果有這種情況出現,就不屬于鏟墻能解決的問題范疇了,我們需要找開發商或物業進行修補。
另外,如果我們買的是二手房,墻面已經有裝飾層(壁紙、乳膠漆),我們在二次裝修時應該把表面的裝飾層給清除干凈,然后再根據膩子的情況來考慮是否要鏟掉重做,判斷的方法跟上面提到的一樣。
張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