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天大概是中國自21世紀以來,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天,因為就在今天,國家第一次對醫療器械耗材“動刀子”了。據央視新聞報道,本次集采產品為鉻合金載藥冠脈支架,首年意向采購總量為1074722個。今日報價工作結束,10個產品擬中選,涉8家企業,
今天大概是中國自21世紀以來,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天,因為就在今天,國家第一次對醫療器械耗材“動刀子”了。
據央視新聞報道,本次集采產品為鉻合金載藥冠脈支架,首年意向采購總量為 1074722 個。今日報價工作結束,10 個產品擬中選,涉 8 家企業,支架價格從均價 1.3 萬元下降至中位價格 700 元左右,最低報價僅 469 元!
大部分老百姓看了都會覺得,青天大老爺開恩了啊,以后看病終于不那么貴了!另外一方面又想,以前的大夫可真黑啊,一個支架掙一萬塊錢!更有藥廠的兄弟感慨,以后可要下崗了啊!
那么王醫生就給你從醫療的專業角度講講,這次降價究竟意味著什么。
這是國家第一次對醫療高值耗材類大下“殺手”
一些人會覺得,不就是降個價么,至于這么大驚小怪。那不就是把醫療回扣給減沒了,讓醫生和醫藥代表別掙不該掙的錢,讓價格回歸正常,這不是挺好?以前藥不也“零加成”了么。
沒錯,但是這確實是第一次對高值耗材進行降價,而且降價幅度高達96%!
對于大部分知名的醫生來說,醫療耗材的“學術推廣費”其實占他們收入相當大的一部分比例,大部分醫生甚至都看不上藥物回扣那點“小錢”,所以大多數大專家是不吃醫藥回扣的,或者對于單價低的藥是不吃的。但是要說起器械,這部分巨大的利益就大概率會被藥企和醫生來消化掉。這也是政府多年所默認的以藥養醫的模式。
這種制度但凡適應了之后,就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很多小醫生雖然收入非常低,日子很苦。但是一旦熬到了某個特定的年資,擁有獨立使用高值耗材的權限的時候,例如心內科的支架,就有可能短時間獲取高額的回報,足以填平過去多年的清貧。
然而這次對高值耗材的壓制,讓很多醫生成為“富翁”的心基本可以告別了。以后再也不會讓一些醫生成為大富大貴的存在到處撈錢,很多做發財夢的醫生可以醒醒了。
未來的醫療,要靠技術,而不是靠開藥和使用器械了。換句話說,用最少的藥,用性價比最高的器械,高水平地完成醫療任務的醫生,更有價值。
這也確實是回歸了醫療的本質。
否則,那些水平最菜的醫生,用著最貴的器械,卻掙著更多的錢,這些醫生才是我們隊伍中的敗類。
醫生的收入會上漲么?
我認為會,而且是普遍性上漲。國家結余了大量的醫保支出,就能夠把這些結余的部分以一定的形式,例如績效或者補助等發放給醫生。更重要的是,我認為這項采購最有利的應該是小醫生群體,當收入普遍增長的時候,小時候的付出更能夠得到有效的回報。
而對于一部分靠“回扣”為生的大醫生,特別是心內科醫生的大專家而言,他們的收入將迎來一次前所未有有的暴跌。有一些醫生過慣了舒服的日子,也許短時間很難承受這么大的落差。但是他們需要清醒地認識,醫生拿自己的技術掙適當的錢才是常態,過去的醫療并非常態。享受過就當賺到。
舉我自己為例,我從實習醫生到住院醫師的時候,住院醫師開的抗生素的錢沒有了,等到了主治醫的時候,之前主治醫師開的PET-CT的錢沒有了,等到了副主任的時候,器械也沒有了。我們這代醫生才是挨打沒少挨,甜棗從來沒吃到的類型,但是作為我來說,我依然認為只要努力,醫生有很多可以向大眾提供服務并且合理獲得報酬的方式。
每天就想著能給患者多開點什么不必要的藥從而拿點錢的醫生,我真的覺得你愧對這個行業。
以后看病一定會便宜么?
我認為不一定。因為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醫療都并不是完全的免費。因為人對于醫療,永遠有著近乎無止境的需求。雖然現在采購的支架是最常用的支架,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依然可能會逐漸誕生更貼合人體,使用體驗更好的產品。
以支架為例,未來是否有能夠不需要長期抗凝的支架產品,那么這款新產品,沒有進行帶量采購,仍然是很高的價格,那么就會存在一部分高需求的患者愿意自費去購買這個支架,我認為這依然是合理的。
只有當這個需求不斷上漲并且成為常態的時候,新一輪的帶量采購才會開始,進行價格的制約。所以對于患者來說,看病的費用不一定會降,我們只能說,對于絕大多數的患者而言,我們最基本的醫療服務一定能夠保障,并且以非常合理的價格保障。
但是總體而言,中間的市場環節少了,需要“灌溉”的中間人越少,消耗就會少,看病的價格會逐漸進一步下降。
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