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繳費開始了,今年再漲40元,達到歷史新高320元。為什么農村醫療保險年年漲價?看完下面幾點后,或許你會有些新想法。一個三口之家,一年要交近1000元。如果是6口人,一年下來要近2000元。這還是全國最低標準,有些地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繳費開始了,今年再漲40元,達到歷史新高320元。為什么農村醫療保險年年漲價?看完下面幾點后,或許你會有些新想法。
一個三口之家,一年要交近1000元。如果是6口人,一年下來要近2000元。這還是全國最低標準,有些地區個人需要繳納400~500元不等,如果家里人口多,需要交好幾千塊錢。對農民來說壓力很大,有人提出疑問,為什么農村醫療保險年年漲價?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一看。
第一,各地個人繳費標準不同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障資金由國家補助和個人繳納共同籌措。統籌資金要根據國家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綜合衡量制定,在新農合實行之初,每人每年只需交費10元。
經過這么多年的改革發展,升級成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后,個人需要承擔的部分,從220元漲到250元和280元,每年以30元的速度上漲。到了今年,又再次上漲40元,達到了每人320元的標準。
請注意,這是國家規定的統籌最低標準,但各地還可以根據自身財政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制定符合當地情況的實際繳費標準。也就是說,現在全國最低標準是320人一人,但還有400元一人和500多元一人的地方。
各地的標準并不相同,大家不需質疑,按照所在地的標準積極繳納就可以了。
第二,國家財政補貼不斷上漲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障資金中,除了個人需要繳納一部分外,絕大部分由國家和集體統籌解決。在新農合試點之初,個人只需繳納10元,而國家補貼40元。
從中就可以看出,在整個新農合的資金籌措中,個人只占到了1/5左右的份額,大部分都由國家和集體來承擔。
經過這么多年的改革發展,現在每年統籌的資金標準要達到八九百元一個人,比如2020年是830元,其中個人承擔280元,而國家補貼550元。到2021年,每人籌措資金的標準再次提高到900元,其中國家補貼580元,個人交納320元。
從2007年開始試點時的40元到2021年的580元,國家補貼的資金越來越多。
第三,醫療報銷范圍和比例不斷擴大
根據今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的相關規定,在外打拼的農民不需要再回農村老家繳費參保,可以直接在工作所在地申請參保。這樣一來,極大地解決了城鄉居民醫保異地看病報銷問題。同時,在醫療保障的范圍和比例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
1.全國報銷比例提升到70%。
城鄉居民養老保障資金繳費額度變高了,但報銷的比例也更高了。過去有些病只能報銷50~60%,但現在規定全國最低的報銷比例達到70%。有些條件較好,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自己規定的報銷比例更高,可以接近80%。
2.慢性病報銷范圍進一步擴大。
過去慢性病報銷的種類很少,只有兩三種,像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規的慢性病都無法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之后,已經將大部分常見病都納入到醫保范圍,截止到目前已經可以報銷63種常見病,極大緩解了慢性病群體的醫療費用支出。
3.特種疾病報銷范圍擴大。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參保人員之所以不愿意繼續繳費,是因為遇到一些特種病癥,無法及時報銷,大部分費用都需要自己支付。但是,經過多年努力,很多國家談判藥和國家確定的抗癌藥,都已經納入到醫保范圍,根據自己需要進行報銷。
4.不斷降低藥品銷售價格。
很多人說,到醫院去看病,在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藥品價格太高,報銷之后還要掏一大筆錢。如果自己直接去外面藥店購買,比報銷之后購買還要便宜些。國家早已關注到這種情況并進行了多輪的改革,從今天開始,很多醫保藥品的費用會逐年下調,確保老百姓能用得起藥,能夠治得起病。
總而言之,正是因為一系列醫保政策的調整和醫保待遇的提升,讓保障基金的支出進一步擴大,但同時也讓更多的城鄉居民感受到了醫保的實惠和好處。
之所以醫保費用年年上漲,是為了維持醫保資金的收支平衡,確保其可以長久健康有序運行。可能很多人只關注到個人繳費部分上漲,沒有看到國家補貼標準同步上揚。
事實上,個人繳費和國家補助都在同步上漲,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風險保障理念,最大限度地體現出醫保的好處來。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有什么感想,您對醫保費用年年上漲還有什么疑問嗎?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說一說您的觀點。
金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