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濫用抗生素長江信息報訊記者羅凱陳墾黃誠成整理如果生病了,你會讓醫生開些抗生素嗎?開甲氧西林、阿莫西林、紅霉素或其他一些“西林”、“沙星”等特效藥?你可能會想:“開了又有什么不好?”但你知道不必要使用抗生素會給自己、家人和社會帶來什么風險嗎?
濫用抗生素
長江信息報訊 記者 羅凱 陳墾 黃誠成 整理
如果生病了,你會讓醫生開些抗生素嗎?
開甲氧西林、阿莫西林、紅霉素或其他一些“西林”、“沙星”等特效藥?
你可能會想:“開了又有什么不好?”
但你知道不必要使用抗生素會給自己、家人和社會帶來什么風險嗎?本期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濫用抗生素到底有多大危害?
上期,本報記者對城區市民使用抗生素藥物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市民都不知道什么是抗生素,它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近,卻又很遠”。
在“全民輸液”的時代,抗生素關乎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平時存在哪些錯誤的觀念?濫用抗生素藥物究竟危害有多大?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本報《城市客廳》欄目邀請了市內行業專家、市民代表共同探討,一一解讀大家的疑惑。
岳陽日報社黨組成員、副社長肖艷娟:
抗生素藥品的誕生,對臨床醫學的迅速發展至關重要。正確使用抗生素,治病療效顯著。但是,我們萬萬不可忽視它的“兩面性”,一旦長時間濫用抗生素,它誘發細菌耐藥、損傷人體器官、導致二重感染等危害也是極其嚴重的。這些“濫用抗生素的病例”越來越多,社會各界的質疑聲也就鋪天蓋地,昔日的救命利器被貼上了“警示”的標簽。這讓我們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濫用抗生素問題,不得不引起高度警覺,認真思考。
抗生素藥品的使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一般的明確有細菌感染才能使用。過去我對這一醫藥知識也不清楚。有一次我婆婆做白內障手術,事先醫生已知道患者青霉素有不良反應,因接班的護士失職,對我婆婆錯誤注射了青霉素,經緊急搶救最終脫險。這一事故告誡我們:錯用一針青霉素,可能奪走一條命。我們身邊發生濫用抗生素之類藥品的現象很普遍。我有一位朋友,身體稍有不適,就寄托于藥物,上藥店每次買的藥品中都有兩三種抗生素。不聽勸阻,反而覺得吃藥治病是“硬道理”,盲目追求“見效快”,根本不知道濫用抗生素藥物可能產生一系列危害。
岳陽市衛計委分管醫政副主任徐偉科:
抗生素的使用見證了時代的發展,也改變了人類醫學史的發展進程,我們對待抗生素不能一味地拒絕使用,而是要正確地使用,根據臨床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癥狀,采用對應的使用方法。
在我看來,濫用抗生素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據統計,國家每年投入到抗生素的建設就高達400多個億,中國人每年使用抗生素的量超過西方國家20倍以上。每家每戶的常備藥品中,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但有時藥品甚至放置到過期都未使用,這造成了極大的藥品浪費。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視,錯誤使用抗生素,將對病人身體的造成永久性損害,甚至失去生命,國家每年有不少于8萬人因濫用抗生素而死亡。此外,抗生素的濫用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從而導致近年來敗血癥的發生率陡然增加,若老百姓不加強正確使用抗生素的意識,醫療機構也不采取相關的措施,濫用抗生素的危害將不斷擴大。
岳陽市一人民醫院副主任藥師劉凌云:
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菌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如:磺胺、氧氟沙星、甲硝唑)均屬于抗菌藥物。抗菌藥物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這類藥物挽救了數以萬計細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生命,在保障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全球人均壽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很多老百姓誤將它等同于消炎藥或感冒藥,這是錯誤的觀念。抗菌藥不是消炎藥,因為很多炎癥并不是細菌感染引起的,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性鼻炎等,這類疾病使用抗菌藥無效。抗菌藥也不等同于感冒藥,約90%的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所以病毒性感冒使用抗菌藥物也是無效的,并且不能縮短病程,就算是病毒性感冒并發了細菌感染,患者也需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做進一步檢查,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選用合適的抗菌藥物品種,制定合理的給藥方案和療程。
不規范使用或者濫用抗菌藥物將導致一系列危害。如引發病原菌耐藥,導致對大多數抗生素不敏感,最終造成感染性疾病變得難以治愈;引發患者菌群失調,如消化道二重感染、肺部二重感染、引發女性念珠菌性陰道炎等;引發肝腎功能損害,第一、二代頭孢菌索、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可引發腎功能損害;頭孢哌酮、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唑類抗真菌藥物、可引發肝功能損害;損害聽力,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損傷第八對腦神經、導致聽力永久性損害;與患者使用的其它藥物可能發生相互作用;若入院前使用了抗菌藥物可能導致患者入院后無法培養出病原菌,造成抗菌藥物選擇困難;抗菌藥物的局部應用宜盡量避免。因為,皮膚黏膜局部應用抗菌藥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達到有效濃度,反而易導致耐藥菌產生,還可能引發患者發生過敏反應。僅少數情況可考慮局部給藥,但需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省政協委員、市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研究所所長王曉岳:
目前正值冬季全國性流感流行的季節,來談談這個直接關系民生的問題,是非常及時和有必要的。
30多年前,當我還是年輕醫生的時候,帶我的高年資醫生就提出“三素一湯”,“三素”就是抗生素、激素和維生素,“一湯”就是葡萄糖水,后來我們發現“三素一湯”在基層非常流行。把抗生素藥物當成消炎藥,激素對癥治療則改善癥狀比較明顯,生病以后不能進食就輸葡萄糖。所以一般的小毛病打點滴,總覺得癥狀就很快緩解,其實是個錯覺,大部分的小毛病是沒必要用“三素一湯”的。這就跟“雞叫也天亮,雞不叫也天亮”一個道理。
那個時候,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我國基層衛生機構的建設一度十分滯后,許多一級醫院,甚至二級醫院,技術力量薄弱,基層醫療單位人才缺乏,醫生成才周期長,醫療指南等新知識難以普及到鄉村和社區醫療單位導致抗生素的濫用。
岳陽市中醫醫院臨床藥學室主任、主任藥師黎春輝:
“凡病皆吊瓶”的現象非常嚴重,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輸液其實是不必要的。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其中95%以上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靜脈用藥直接進入血管要比口服用藥存在更大的風險,而濫用輸液會給病人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其實只要患者胃腸功能正常,靜脈輸液和口服藥物的最終效果是完全一致的。只有當患者存在以下情況:如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嚴重脫水、休克、病情危重、病情發展迅速時,需要藥物在組織中迅速達到有效血藥濃度才靜脈輸液。
抗生素是對抗細菌的最后一道防線,而不是感覺不舒服時就隨便拿來使用。老百姓在使用抗生素時存在以下誤區:如出現感冒、咳嗽、發燒就用抗生素;抗生素軟膏隨意用;注射抗生素好過口服用藥;貴的比便宜的好;一有效就自行停藥等。
岳陽市中心血站黨委委員、業務質管科科長彭海波:
我認為我國在抗生素的使用上還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現在指針不強的預防和治療用藥,抗生素使用的劑量、途徑和療程不對等。像我的小孩就曾經因肺炎入院,常規檢查后,醫生就開始使用頭孢類抗生素輸液治療,連續治療5、6天后癥狀沒有任何緩解,反復發燒發熱,家屬要求更換治療藥物被醫生拒絕,最后在家屬簽字的前提下使用針對支原體感染的阿奇霉素治療,很快就康復出院,說明現在醫生憑經驗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現象比較多。
濫用抗生素的原因有:有些疾病見效快,治療病程短;經濟利益驅動等。抗生素濫用的危害主要有:病人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誘發細菌耐藥性產生;損害人體器官;增加病人經濟負擔等。
下期看點:
既然濫用抗生素給我們帶來這些大的危害,我們普通市民和醫療機構應該怎樣正確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濫用?敬請關注下期《城市客廳》欄目,將由市內各大醫院專家為您解讀。
何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