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生活中有很多“剛需”的出行,上班族的上下班出行是“剛需”,老年人日常需要溜溜彎、買買菜也是出行的“剛需”,不少家長們,需要接送孩子上下學也是一種“剛需”,而這些出行的方式,都能歸類于短途出行,而短途出行很多人都會選擇電動車出行。如果以上3類
生活中有很多“剛需”的出行,上班族的上下班出行是“剛需”,老年人日常需要溜溜彎、買買菜也是出行的“剛需”,不少家長們,需要接送孩子上下學也是一種“剛需”,而這些出行的方式,都能歸類于短途出行,而短途出行很多人都會選擇電動車出行。
如果以上3類出行,哪一種最依賴于電動車,電動車更能體現出方便,我會選擇家長接送孩子,我身邊有很多親朋友好,都有著接送孩子上下學的習慣,而接送的交通工具,正是電動車,難道都是因為買不起、開不起汽車?才會退而求其次地選擇電動車,當然不是,有的家庭甚至有2輛汽車,接孩子依舊會選擇電動車。
電動車接孩子很方便,但有一定的限制
為什么有車還寧愿用電動車接送孩子?想知道只要站在即將下課的校門口就能知道答案,在這里,家長們排著長隊在等待著孩子,如果是開車的家長,要不選擇特別遠的地方停車,要不只能在冒險在非機動車道停車,而騎行電動車的家長,直接可以在校門口一邊坐在電動車上,一邊等著孩子放學,電動車比汽車在接孩子方面絕對更方便,因此,廣大家長總結了一個經驗:生小孩之后必須有輛汽車,孩子上學之后必須有輛電動車。
接孩子用電動車的方便是作為家長都會深有體會的,但隨著電動車新國標實施之后,在電動車載人方面有了不少的“規矩”,讓電動車接孩子有了一定的限制,不再只是什么電動車都能載人,什么樣的年齡段都能接送,讓電動車的接孩子有了不方便。
根據電動車新國標的規定:時速25公里/小時的電動自行車載人年齡不超過12周歲(廣東地區不超過1.2米),時速在25公里/小時以上但小于50公里/小時的電動輕便摩托車,不能載人,時速大于50公里/小時的電動摩托車,只能載1名成年人。
而對于大多數家長來說,要不騎行的是電動自行車,要不騎行的是時速50公里/小時以下的電動輕便摩托車,這樣的載人規定一旦嚴格實施,很多家長就無法使用電動車接送自己的孩子上下學,不少家長為此發了愁。
多地出現定制版“接娃電動車”,安全不受限
我國人是勤勞且極具智慧,普通的兩輪電動車接孩子受到了限制,家長不能使用普通的兩輪電動車接送孩子,這就存在了“商機”,而“商機”對于商家來說就是一種“機遇”,曾經的老年代步車即使如此,是商家通過觀光電動車衍生出老年代步車,解決老年人的出行需求,現在針對接娃的家長一族,商家通過電動三輪車衍生出“接娃電動車”,這種定制版的車型,最早在廣東出現,如今已經遍布全國各地。
為什么說它是定制版“接娃電動車”,因為它的所有的配置都是以“接娃”專屬定制,家長接孩子看重的就是“安全”,而這款車在這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首先是它的三輪設計,比普通的兩輪車輛穩定性更高,安全性更高,并且它和普通的電動三輪車還有區別,它采取大輪的設計,讓車輪與地面接觸面積更大,這樣剎車距離變短,平穩性增高,會更加安全,而且,它還是低重心的設計,減少了翻車的風險。
其次,這種定制版“接娃電動車”,還多了不少的安全輔助的功能,它擁有新國標明確要求的“兒童座椅”,避免孩子調皮發生的風險,而且還貼心的配備了新國標沒有要求的“安全扶手”,在顛簸路況下,行車也會更安全。
最后,除了安全之外,這款車價格也比較便宜,作為一款專門接娃使用的電動車,它的功能有限,家長沒必要花大錢購買,否則就會得不償失,這一點商家也心知肚明,所以,都說家長的錢最好賺,但這款電動車價格還是比較合理,它和普通的電動自行車價格相差無幾,是大多數家長能夠接受的。
“接娃電動車”能替家長解決哪些難題?
這款“接娃電動車”出現時間并不長,就快速的在全國多個地方能夠看到它的身影,甚至還有愛嗎、金彭、淮海等電動車品牌相繼推出這樣的產品,為什么一款小眾化的交通工具,會快速的獲得現在的成績?小行家認為,根本原因還是解決了家長接娃的以下難題。
01上路門檻低,用起來更方便,這種“接娃電動車”的處境和“老年代步車”如出一轍,在管理上沒有對應的標準,因此,在上牌、持證、載人方面沒有明確的約束,而一款交通工具,上路門檻低其實是很大的優點,不用擔心上路會被攔車處罰,不用顧慮接的孩子有沒有超過12歲,低門檻讓家長用它來接孩子,用起來更加的方便。
02老年人用起來更放心,我國有不少雙職工家庭,爸爸媽媽都需要上班,這樣接孩子的任務就交到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身上,而老年人用電動三輪車接孩子,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嚴查違規載人,用兩輪電動車接孩子也有要求,并且道路行駛也不夠安全,這類既低速、又穩定的“接娃電動車”,在安全性上會更高,非常適合老年人接孩子、日常的買菜、遛彎使用。
結語:“接娃電動車”的出現,是迎合了的市場需求,而存在即合理,它能夠出現和在多地被使用,自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小行家最后還是要提醒,合理并不代表“合法”,目前這類“接娃電動車”并沒有出現在工信部的機動車產品目錄公告,一旦數量過多,很可能會面臨老年代步車一樣的整治,所以,對于這類的電動車購買和使用,我認為在農村或縣城、鄉鎮可以考慮,但如何是北上廣深等這些一二線城市,還是要慎重選擇,等車輛被明確之后,具有了“合法身份”,再進行選購,以免造成“能買不能用”的情況出現,帶來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那么,這樣的“接娃電動車”,您覺得怎么樣?歡迎大家評論交流,關注電動車小行家,每天分享電動車相關資訊和觀點。
劉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