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05年11月6日,一架特殊的飛機載著榮毅仁同志的骨灰從北京上空飛過,它的目的地在江蘇無錫。葉落歸根,昔日曾任國家副主席職位的榮毅仁最終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老家。“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榮毅仁同志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我們如
2005年11月6日,一架特殊的飛機載著榮毅仁同志的骨灰從北京上空飛過,它的目的地在江蘇無錫。
葉落歸根,昔日曾任國家副主席職位的榮毅仁最終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老家。“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榮毅仁同志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但是,我們如何能忘記他在生前為祖國、為人民所作出的貢獻?
于是,11月7日到11月12日期間,無錫梅園的“樂農別墅”中迎來了無數前來吊唁、追思的人們。
一、青年時代的榮毅仁
1916年5月1日,榮毅仁在江蘇省無錫市的一個富裕家庭中誕生。
在榮家幾代人的努力下,構建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所以,榮氏家族在無錫當地也有著一定的社會地位。
正是由于榮毅仁父輩的遠見,使得榮毅仁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從小就能接觸到良好的教育。
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熏陶,使得榮毅仁并不是普通的,只知道剝削工人的資本家,他將“家國”二字看得很重。
而西方的先進文化的學習,為榮毅仁提高自己的能力,打開了另一扇窗。
1937年,榮毅仁順利在上海圣約翰大學取得歷史系學士學位。但是,此時的中國正處于風雨飄搖之中,日本侵略者發動了慘無人道的全面侵華戰爭。
青年時代的榮毅仁將祖國的苦難都看在眼里,卻無法投身到救國運動中,只能跟隨父親的腳步,慢慢接手家族產業,實業救國的理想一直埋藏在心中。
其實,在那個階段,民族資產階級發展并不迅速,無論是帝國主義的威脅還是當時的中國國情都并不樂觀。此時的民族資產階級可謂是在夾縫中求生存。
身為榮家子弟,榮毅仁并非一開始就任公司高職,就拿他曾任職過的無錫茂新面粉有限公司來說,他是先從小助理開始,一步步熬成有管理權的總經理。
然而,在1952年,還沒等榮毅仁徹底接手家族產業,他的父親便因為疾病猝然長逝。這對于榮氏家族和榮毅仁來說都是不小的打擊。
沒了父親的引路,榮毅仁接手榮氏家族企業時遇到了不少的阻力,但是他都憑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成為無錫茂新面粉公司、上海合豐企業公司、上海三新銀行等榮氏數十家公司的代理人。
1949年5月,在渡江戰役勝利后,解放軍戰士準備向上海發動進攻。
此時,大上海的資本家們都慌了神。蔣介石靠不住了,國民黨的日子到頭了,他們必須尋找一條新出路。榮氏家族的很多成員也跟隨著這波資本家,
早早規劃好出國的路,在這最后一刻,準備移民海外。
與眾資本家不同的是,榮毅仁并沒有和大家一同奔赴海外,他毅然決然地就在了中國,成為榮氏家族在上海的新一任掌舵人。
二、投身祖國建設的榮毅仁
“新中國成立啦!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隨著開國大典的順利舉行,中國人民奔走相告,榮毅仁同志對建設新中國的熱忱也燃了起來。
雖然,此時的榮毅仁對我黨了解并不深入,但是他能從民眾的擁護以及周邊的變化中體會到共產主義的好。
1950年,年僅34歲的榮毅仁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作為我國參政議政的民主黨派一員,他曾出任過包括民建中央常委在內的多項官職。
除了涉及政治上的民主協商工作之外,榮毅仁還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為祖國的經濟發展做貢獻。
比如,在建國后,榮毅仁曾出任過上海申新紡織印染公司總經理、華東軍政委員會財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上海市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等諸多要職,積極為國家的經濟恢復與發展出謀劃策。
在國家因為中央財政困難等問題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時,榮毅仁積極主動地認購了650萬份,著實解了國家的燃眉之急。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6月份,榮毅仁在參加首次出席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期間,有幸以客人的身份到毛主席居住的中南海頤年堂寓所吃飯。
在宴會中,他曾受到毛主席的親自接見,在與毛主席的交談中,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隨后,他和周總理同桌而坐,周總理親切而和藹,甚至幽默地給他起了個綽號“少壯派”。同桌而坐的都是我黨的高層領導人,而“少壯派”這個稱號自此流傳起來。
這次見面,更加安定了榮毅仁的心,看到這么好的領導人,他仿佛看到了中國光明的未來。
同年10月,中美之間開始了實力懸殊的抗美援朝戰爭,榮毅仁心系國家,他不但為當時抗美援朝的士兵捐獻大量衣物等物資,還為國家捐獻了可購買七架半飛機的資產。
1954年,國家為了發展經濟,迎來了三大改造的浪潮。針對舊時的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勢在必行。
然而,面對將自家企業拿出來和國家一起經營的政策,大多數企業家都退縮了,沒有人愿意當那個“出頭鳥”。
此時,榮毅仁站了出來,他一點都沒有藏私,將自己的數十家公司通通拿出來跟國家進行合營的模式,這對于當時急需推廣政策、發展工業的國家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
自此,“紅色資本家”成為大家對于榮毅仁的尊稱。
其實,榮毅仁為祖國做出的貢獻一直被國家銘記著。
1957年1月,在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受到毛主席的指示來上海處理相關事務的時候,對于榮毅仁為黨和國家所做出的一切表示深切地認可:“因為他既愛國又有本領,應當選為國家領導人。”
要知道,陳毅同志曾擔任過上海市市長,他與上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上海的情況所知甚詳。
他這句褒獎的話,其實影響甚廣,為榮毅仁成功競選上海副市長作出了很大的鋪墊。
也就是在這一年,榮毅仁迎來了自己身份的新轉變,在大家的支持下,他順利當選上海市副市長。
此外,由于榮毅仁在商業上的卓越成就,他不但當選了紡織工業部副部長、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副主任委員等職位來促進國內工商業的發展,還當選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上海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促進中國商業走出去。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自1966年起,曾叱咤商海,初入政壇的榮毅仁迎來了人生的低谷,哪怕這一刻他吃盡了苦頭,依舊心懷希望,他知道,困難只是暫時的,中國還需要人才,中國必將騰飛。
如今,他要做的就是忍耐、蟄伏還有等待。
1978年12月,我國開始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作為全部工作的重心,改革開放新政策實施
我國的經濟發展迎來了新節點。此時,榮毅仁有了為我國經濟建設大顯身手的機會。
1979年1月,榮毅仁有幸被當時的鄧小平同志親自接見。
在與鄧小平同志的交流中,榮毅仁就當時國家存在的發展問題,從專業角度提出引進技術、管理,發展金融、貿易等思路,這與當時的鄧小平同志不謀而合。
鄧小平同志鼓勵榮毅仁:“只要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搞好,就不要猶豫。”
隨后,在當時的主席鄧小平同志的信任和支持下,榮毅仁組建了當時的中國唯一一所國際信托投資公司。
他開始在國家進出口、國家外國投資等領域擔任要職。
1985年7月1日,在莊嚴地宣告之后,榮毅仁同志終于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他終于達成了自己多年追求的目標。
1993年3月,榮毅仁同志當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從國民經濟領域到國務活動、外交活動,榮毅仁同志堅定不移得推動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998年,為祖國奮斗了近一輩子的榮毅仁同志終于從要職上退了下來,但是,哪怕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他依舊時刻關注著國家和人民,他的一顆紅心緊緊與國家的發展聯系在一起。
三、送別榮毅仁同志
2005年, 榮毅仁同志的身體情況惡化,在此期間無數國家領導人紛紛前來探望、問候,其中便包括當時的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等人。
然而,哪怕一眾領導人深切關懷著榮毅仁同志的身體情況,依舊沒能遏制住病魔的步伐。
2005年10月26日,年僅89歲的榮毅仁同志在久經病榻之苦后,徹底離開了人世。
有人將此稱之為:“這是一個時代的句號。”確實,榮毅仁同志出生在民國時期,經歷了日軍侵華戰爭的苦難,也見證了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的偉大時刻。
他與我國中央幾代核心領導都曾有著合作與交流。
無論是在毛澤東時期的實業救國、捐款捐物,還是在鄧小平時期為我國經濟發展所作出的引導,都值得被我們永久銘記。
2005年11月3日清晨, 榮毅仁同志的遺體送別儀式于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
由于榮毅仁同志的追悼會規格極高,所以,安保控制極其嚴格。
自當日清晨6時,通往榮毅仁同志遺體告別室的三個大門就已經不允許無關人員進出。在這三個大門外,聚集了大量指揮過往的車輛和行人的值勤的警察。
到了早晨7時,在通向八寶山殯儀館大告別室的主要大街上設置了四五批警察專門在此值勤。
在被無數花圈圍著的第一遺體告別室正廳,榮毅仁同志于鮮花翠柏叢中安詳地“睡”著,一張黨旗被輕輕地覆蓋在他身上,仿佛對他一生貢獻的嘉獎。
“沉痛悼念榮毅仁同志”,寫在一條黑底橫幅上,橫幅的正下方就是榮毅仁同志的遺照,溫潤儒雅的笑容讓人倍感親切。
11月3日上午9時,我黨多名國家要員伴隨著深沉的哀樂,來到榮毅仁的遺體前默哀。隨后,這些中央領導同志們向榮毅仁的遺體三鞠躬。
與此同時,他們深切地慰問了榮毅仁同志的家屬。除了國家領導人,以及榮毅仁生前的親朋好友之外,還有一些社會人士以及學生群體前來參加榮毅仁同志的追悼會。
這其中有榮氏集團公司的員工,比如榮氏集團旗下的中信銀行員工,他們穿著統一的著裝自發前來送別參加榮毅仁同志。
原來,榮毅仁曾擔任過中信集團的董事長,中信銀行的員工始終都記著這位慈祥的老者。
在送別隊伍中還有幾名年輕的大學生,他胸前戴著白花,表情哀慟。那名緊緊地攥著榮毅仁逝世的新聞報紙的年輕人,叫翟東方。
他是一名北方工業大學工商管理系二年級的學生。
他是專門請假來到這里送別榮毅仁同志的,雖然他沒有機會同生前的榮毅仁見面,但是榮毅仁同志率領榮氏集團所做出的事跡讓這個年輕人格外欽佩,他親切地將榮毅仁同志稱之為自己的偶像。
身著黑衣的悼念隊伍自發地排起了長隊,當他們向榮毅仁同志三鞠躬后,與榮毅仁的兒子榮智健等人握手慰問,悲痛地榮智健雙手有些顫抖,他嘴里不斷地說著:“謝謝!謝謝!”
2005年11月6日,榮智健帶著父親榮毅仁的骨灰乘著專機返回江蘇無錫老家。
11月7日,榮毅仁同志的“追思會”于無錫梅園榮氏家族“樂農別墅召開。
由于榮毅仁同志在當地的影響力巨大,吸引了無數父老鄉親前來悼念。絡繹不絕的人流來往了整整五日。
11月12日,榮毅仁同志的骨灰被送往無錫馬山華僑公墓安葬。
誠然,人固有一死,但是,諸如榮毅仁這種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哪怕永遠離開了我們,也依舊被我們永遠銘記!珍惜美好生活,感恩偉人貢獻!
張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