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記:感謝大家的支持。前期在海拔3000公里的拉薩,感受了布達拉宮的奢華歷史,體驗了藏傳佛教徒向往的大昭寺。今天繼續一起走在西藏的路上,去戶外游玩。第5天戶外天堂-巴松措一大早從拉薩出發,今天的目標--巴松措。巴松措位于林芝工布江達縣50多
前記:感謝大家的支持。前期在海拔3000公里的拉薩,感受了布達拉宮的奢華歷史,體驗了藏傳佛教徒向往的大昭寺。今天繼續一起走在西藏的路上,去戶外游玩。
一大早從拉薩出發,今天的目標--巴松措。巴松措位于林芝工布江達縣50多公里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里,是紅教的一處著名神湖和圣地,拉薩到工布達江縣城約280公里,從現在起我們就一直沿G318這條大道—川藏線前行。
開往工布達江沿途風光(9點50分,下同)
01.沿途風光之一---米拉山口
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站在山口,山風勁吹,藍天白云下,五彩經幡在大地與蒼穹之間飄蕩搖曳,連地接天,將藏民們虔誠的愿望傳達上蒼神靈。
中流砥柱在川藏公路上的尼洋河中游,山高溝深,河流湍急,為尼洋河第一大峽谷。
所謂中流砥柱,乃江中一巨石兀然立于江中,相傳這塊巨石是工布地區的守護神——工尊德姆修煉時的座椅。它背靠神佛山,石柱上長著一棵松樹,并有多種植被裝點,遠處眺望,甚為壯觀,因之奇特的造型和險要的位置,被當地人奉為神物,每逢黃道吉日來此燒香朝拜,以求萬物生靈平安吉祥。
邊走邊玩,未到工布達江,安導開始推薦西藏必吃的石鍋雞。石鍋雞最正宗的是魯朗石鍋雞,先說鍋,據說石鍋都是從墨脫縣運過來的,之前不通車的時候應該是一個個背過來的,也是相當不易,由一大塊石頭手工雕琢而成,外觀看去,有一尺直徑,六七寸高,壁厚一公分,平底,腰略粗于上下,石色青黑,吸水率低,密閉性好,便于涵養水分。據說用這樣的鍋子熬湯,不直接近火而能充分吸納熱量,火勢強弱不均時鍋內溫度仍保持均衡。鍋雞的主料也很特別,藏香雞是雪域高原特有的地方雞種,據說這種雞是西藏人放養在外面的,跟藏香豬一樣絕對是純天然綠色食品,耐寒和耐缺氧,適應于高原寒冷惡劣多變的氣候環境,特殊的地域,特殊的飼養方式,使得藏雞成為肉質鮮美、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高、脂肪含量極低的優質天然食品。石鍋雞輔以人參、黨參、林芝特產手掌參、何首烏、當歸、藏貝母、山藥片、天麻、薏仁、百合、生姜、胡椒、紅棗、枸杞等藥材熬制,用雪山上流下的溪水慢慢燉兩個小時左右才正式上桌,客人點的時候其實已經是熬好的雞肉和湯,再配些輔助的蔬菜和菌類實在美食。先喝湯,后吃肉,再煮菜,值得一提的是松茸和手掌參,平時是吃不到的,這之后的3頓飯一直與石鍋雞為伴,回家很久仍想念這個味道,在此隆重推薦去西藏一定多吃石鍋雞。
距離巴松措風景區還有50公里,繼續向美麗的湖區進軍。“措”在藏語里是湖的意思。巴松措是AAAA級景區,進入風景區,一路上看到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景色殊異,名類野生珍稀植物匯集,難怪有“小瑞士”美譽。巴松措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的形狀如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輪新月,始建于十三世紀,由寧瑪派著名高僧桑杰林巴主持興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這個季節游客不是很多,已經接近下午4點,天藍藍,水綠綠,心情大好,我們悠哉地環湖一游。
巴松措不屬于西藏幾大圣湖,湖中有座島名為扎西島,島上有座廟名為措宗寺。“措宗”在藏語中的意思是湖中城堡,供奉蓮花生,雖不是西藏有名的紅教寧瑪派大道場寺廟,卻因其在這湖島上而聞名遐邇。
巴松措雨后,太陽光穿透雨的顆粒形成了彩虹,美!
在這個不大的小島上,也密布著許多景點和神奇傳說:桃抱松、格薩爾王揮劍于石頭上留下的劍痕、樹葉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字母樹”、松藏干布在石上留下的足印、蓮花生洗臉的神泉……我們認真找了散落在地方和樹上的樹葉,希望能幸運地找到字母樹葉,心中不由得對這充滿神跡的小島頓生景仰之心。返程途中,那句“戶外天堂巴松措”廣告詞一直在耳邊縈繞。
之前行程途徑的米拉山、中流砥柱、巴松措均為林芝美景,今天住在林芝,讓我們真正近距離感受林芝,了解這個神秘的地方。
林芝地形起伏大,海拔高低差別大,市區海拔只有2900m,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著稱于世,并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異常豐富的植被及野生動物資源,山高水長,人力難及,原始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是世界僅存的絕少為人類所涉足的凈土之一,這里既有人文又有風景,也是西藏旅游勞頓高原反應身體不適時可以充分吸氧的好地方。駕車必來林芝。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林芝的1號旅游景點,很多人走林芝線是沖著大峽谷來。早晨出門,照例打開百度導航,來回折轉幾次,卻找不到大峽谷的正確路線,前方修路,沒有任何指示,問過幾個人包括警察都說不清正確的路線,心存疑惑。終于遇到一個去大峽谷的本地家庭自駕,才找到正確的路線,與導航指示相去甚遠,兩條路?這是新修的路?不得而知。行走幾十公里未見一個指向大峽谷的標牌,車到林芝機場路口終于見到檢查站,拿到了限速條。在西藏開車是不能著急的,邊走邊玩嚴格遵守時間吧!
途中美景
雅魯藏布江,全長3848公里,流經中國、印度和孟加拉三國,被藏族視為“搖籃”和“母親河”,以長度來說為中國第5大河(僅次于長江、黃河、黑龍江和珠江)、西藏地區第一大河,它的上游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也是中國坡降最陡的大河。在藏語中雅魯藏布江意為“高山流下的雪水”, 雅魯藏布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大峽谷最深處達六千多米,長約500多公里。
到大峽谷已經2點鐘,買好門票,中午飯就以小攤玉米充饑,安導說為了趕時間我們必須在3點半返回,事實上我們的實際游覽時間只有1個小時,咨詢了景區工作人員,游覽全程需要2個半小時,怎么辦?前進還是放棄?這是一個問題。大峽谷的游覽可以采用公路水路和徒步,我們必須選擇公路的觀光車,既來之則安之,什么也別管,我們4人排隊上觀光車。公路游在林芝派鎮的大峽谷景區大門開始,乘坐觀光車進入景區,車上的司機兼導游全程講解,往返車程約50公里,共有四個景點,每到一處景點,游客下車游玩拍照,司機說好集合的時間再前往下一個景點。先收拾起慌亂的心情跟著司機的講解欣賞美景吧!
大峽谷,是圍繞著南迦巴瓦峰的一處馬蹄形大峽谷,峽谷的一部分現在開放為景區供游人參觀,風光景色多種多樣又秀美壯闊,可以觀賞海拔7712米的南迦巴瓦雪峰、尼洋河雅魯藏布江水景、草原森林村落等多種景致。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將此處評為中國第一峽谷,將南迦巴瓦雪峰評為中國最美雪山。
第一個景點是千年大桑樹,傳說是由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親手種植的,樹干碩大掛滿了哈達,樹的背后即是南迦巴瓦雪山,向下看則是峽谷內河邊的美麗村落。
第二個景點是南迦巴瓦觀景臺,觀賞南迦巴瓦的視角不錯。
南迦巴瓦,這個充滿夢幻和潔白的名字,不過這座中國最美雪山的最美并非常年可見,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出現的時間每年平均約有65天,需要看天氣看運氣,我們今天是看不到了,司機給我們展示了他拍的南迦巴瓦雪山美景,我們為了套近乎每到一站提前上車和司機交流感情,好讓他幫我們找一輛返回的車輛。
第三個觀景臺是峽谷拐彎,這個并非傳說中的南迦巴瓦大拐彎,但是也可以看到河水拐彎山勢蜿蜒的視角,抓緊拍照攝影。
最后一個停車點即為終點直白村,這里也是觀看南迦巴瓦的最佳地帶,可以在最低處欣賞雪山的壯闊。
直白村可以留宿,會不會遇到會下毒的門巴族人?門巴人也僅有5萬人,主要在門隅和上珞渝的墨脫及與之毗連的東北邊緣,大峽谷內有門巴人,直白村也是徒步旅行的起點,觀賞完直白村后可乘坐區間車原路回到派鎮入口。
我們沒有這個機會了,因為好心的司機在第3站給我們找了有空位的返程車,第4站直接放棄。
站在純觀賞的角度我們已經深深感受了大峽谷的偉岸和雄壯,就像烏蘭圖雅的那首歌《雅魯藏布江》:你像駿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你像百靈歌唱,在傳說的地方,你像雄鷹翅膀,有神奇的力量,你像雪域的陽光,把我的心照亮,雅魯藏布江,日夜奔騰在流淌,跳著那鍋莊,送來安康和吉祥,雅魯藏布江,流向夢中的天堂,用你的生命托起希望自由的飛翔。
之所以著急趕路,目標為了南伊溝,時間比較緊張,從大峽谷出發,已經4點多,還有90多公里的路程,開足馬力往前跑。終于在5點半鐘到達南伊溝,買票車子直接進入,里面有一個邊防檢驗站,所有人下車將身份證押上,辦妥通行卡終于開到景區里。人不多,天上下著小雨,似乎進入人間仙境。快好好品味南伊溝的典故和姣好面容吧!
南伊溝位于米林縣南部的南伊鄉境內,距離米林縣城約5公里。南伊為藏語,意為仙境。相傳當年藏藥始玉妥·云丹貢布在此地煉丹行醫并授徒,是藏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有藏地藥王谷之稱。溝內有保護完好的天然原始森林,四周群山環抱,云霧繚繞,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地球上最高的綠色秘境”、“中國綠色峰級的森林浴場”。
神秘、原始的南伊溝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珞巴族的最大聚居地,總人口不足3000人,信奉原始巫教。在印度占領的藏南等地區生活著60萬珞巴人。“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南方就是今天的藏南和印度。景區內有珞巴民俗村、藏藥觀賞園、千年云杉王、扎貢原始森林、甘露洞(藏醫藥鼻祖玉妥·云丹貢布大師行醫授徒之地)等景點。
西北來的我們,對于雨水本就有幾多好感,今天的天氣實在給力,小雨蒙蒙,眼前展現一副美麗的畫卷:看山下小橋流水,山上霧氣繚繞,因氧氣充足形成的真菌掛在樹上,如同老爺爺的白胡須,氣溫如此宜人,周邊幾乎沒有游客,似乎這里就是我們幾個人的世界,忍不住歡呼跳躍,錄像錄影擺pose,開心的無以言表,才真正體會到“人間秘境”,脫離世俗的世外桃源。
據說觀光車的路線有珞巴民俗體驗,可以體驗珞巴族服飾,品嘗珞巴族美食,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珞巴族狩獵捕獲的獵物。珞巴村前面的洛巴吊橋是村莊與原始森林的分界線,吊橋上常年經幡飄揚,是珞巴人祈福的場所。可以走走吊橋,也許能沾染到一些珞巴人的好運氣。
原生態森林浴觀景棧道是一定不能錯過的,長約1050米的木棧道穿過牧場抵達原始森林深處,漫步在棧道上,兩邊古木參天藤蘿蔓延,令人心曠神怡。
棧道的盡頭有一株珞巴族供奉的陰陽神樹。神樹生有四種不同顏色枝葉,奇特的是樹干天然生成酷似男女生殖器官的形狀,所以被生殖崇拜的當地珞巴人稱為“陰陽樹”,珞巴人常在神樹前祭祀、祈福,據說心誠者在樹下吐納能滋陰壯陽,但效果如何則不得而知。
因南伊溝臨近邊境,附近部分區域為軍管區,景區附近也時有軍事演習,可能會妨礙游人繼續向南伊溝深處游玩。我們是開車自行前往的,并沒受觀光車時間景點限制,盡情游玩到下午7點多天快黑了才依依不舍返程。
晚上不趕路,夜宿米林縣城南迦巴瓦大酒店。
今日行程結束, 你喜歡今天的風光嗎?分享有點長,感謝閱讀!
下次再見!
張悅一